正文 俯視顧客的六個角度(2 / 3)

上帝這個尊貴的職稱對於顧客已經沒有什麼吸引力,但顧客卻非常願意結交一個強大又體貼,靠得住的,願意在自己遇到困難時提供幫助的朋友,你的企業做到了,顧客的忠誠自然就產生了。

顧客是學生

顧客雖然個個明明不會輕易相信商家的話,但是,他們其實很相信專家給出的購買意見,或更相信專業的企業,而不是“信徒”眼巴巴期待“上帝”施舍的目光。現在很多企業打出“XX專家”的旗號,就是在迎合消費者迷信專家的心理。這種情況在產品專業性強,信息高度不對稱的行業中更加突出。企業抓住顧客的這種心理,以一個權威的形象向顧客銷售產品,交易會很容易達成。

早年,許多國內企業找到惠普中國,問能不能開辦學習班,請惠普傳授一些先進的管理思想與經營方法。開始時,惠普隻是在中國零散地開辦一些培訓班,卻受到了企業熱烈的歡迎,於是,惠普創辦了企業大學。惠普商學院的師資均是中國惠普公司的高層管理者,惠普商學院通過這種特殊的形式,不僅賺取了相當可觀的收入,還通過與我國各行業企業學員的互動探討研究,了解與掌握了中國企業的各種需求並學習到許多中國企業經營管理的優秀經驗,使其在中國的本土化運作更加得心應手。而更重要的是,通過教學的形式,非常輕鬆的便和平時很難接觸到的大客戶成為了朋友,這些客戶也因為信任中國惠普商學院而對惠普的產品產生好感與認可,這對於惠普銷售商用計算機無疑是具有很大幫助的。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調查:學生對老師的信任,超過對父母的信任,年紀越小的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度越高,老師說的話學生幾乎會100%的相信,而父母所說的話學生卻希望從老師那裏得到證實。對於一些專業性強的行業,顧客就等於是一個無知的小學生,企業這時正應該發揮師長的特殊身份與作用,來教育、引導顧客,而不僅是隻用周到的服務來等著顧客做出購買決策。

顧客是追星族

我們大多數的企業每天追著顧客跑,疲憊不堪卻還業績不佳,但有很多企業卻高高在上,等著顧客擠破門檻進來消費。比如google推出一批google帳號,但不公開發行,隻有接到邀請函的人才有資格擁有,或是老用戶進行推薦,審核通過了才可以獲得。這麼高的門檻造成了一種稀缺效應,引得大家紛紛想擁有這個帳號。

勞斯萊斯汽車也是采用這種策略,使顧客趨之若鶩。高昂的價格使這款車高高在上,讓絕大多數消費者望車興歎。但銷售公司反其道行之,不但不去促銷產品,反倒嚴格控製產量,早期還對購買者的身份有嚴格的要求,如果你不符合其要求的標準,即使出雙倍的價格廠家也不會把車賣給你,而越是這樣,顧客越是攪盡腦汁的想各種辦法來得到這款並非誰都可以擁有的轎車。其實,對於很多行業中的企業來說,定義顧客的身份為“追星族”反而可以取得很好的業績,比如奢侈品行業、流行性商品等。如果行業或產品適合,企業不妨換一種思路——既然追著顧客跑很辛苦,那就讓顧客追著你跑吧。

顧客是戲弄、娛樂的對象

戲弄顧客顯然是一種愚蠢的行為,但這裏說的戲弄顧客是以一種帶有娛樂性色彩的方式來取悅顧客。比如,製造一些獨特並具有稀缺性的新聞及事件來吸引顧客獵奇的目光,也可以使用一些愚弄的手段來開一些善意的玩笑,用巧妙的點子把顧客拉進來一起娛樂,讓觀眾即使知道了自己被利用或愚弄也心甘情願或樂在其中。美國一家餐廳在門前擺放了一隻大大的啤酒桶,上麵寫著四個醒目的大字:“不許偷看!”越是這樣,路人越好奇,很多人都湊到酒桶旁向裏看,啤酒桶裏放著一塊牌子,上麵寫著:“本店啤酒6折促銷,歡迎品嚐”,看過的人多是會心一笑,既然都走到店門前了,不如進到店中喝上一杯。隻要手法與尺度得當,不必擔心愚弄顧客會有不良後果,從大家非常喜歡參與到愚人節、萬聖節就可以看出,隻要方法得當巧妙,並且沒有惡意,我們都很樂於接受這種善意並為我們帶來歡樂的愚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