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乙辛見奸計得逞,便組織人員,對皇太子嚴加審訊。耶律濬不但沒有屈打成招,還在獄中大罵乙辛。可年少氣盛的他,終究沒有逃脫乙辛這個老奸臣的掌心。耶律燕哥的出現使他徹底陷入了乙辛的圈套之中。耶律燕哥,字善寧,皇族,其四世祖鐸穩,為太祖阿保機同父異母的弟弟。《遼史》記載,“燕哥狡佞而敏”。他不但頗受乙辛器重,還與太子保持兄弟般的情誼。當耶律濬見到燕哥時,便將燕哥視為救命稻草,極為懇切地說:“帝唯我一子,今為儲嗣,複何求,敢為此事!公與我為昆弟行,當念無辜,達意於帝。”一直在獄外等候的蕭十三,見燕哥出來,急忙上前詢問審訊結果。耶律燕哥便將獄中太子所說的話和盤托出。蕭十三當然不會讓太子見皇上,就想了想,說:“宜以太子言易為伏狀。”第二日早朝,耶律燕哥便遵照蕭十三的意思,將虛假的認罪書,呈給了道宗。為了迎合這則認罪書,也為了使整個事件看起來更為真實,耶律乙辛便自編自導了一出逼供的戲,使道宗相信。他將幾個名冊中人,托到道宗麵前,稱這幾個血肉模糊之人,便是鼓動太子叛亂的奸黨。眾人不堪酷刑,均要求一死了之。乙辛見時機成熟,便上奏曰:“別無異辭。”道宗見太子果然有謀反之事,便立即下旨將太子押送上京囚禁。誰知太子這一去便沒有了回來之日。太子出發後不久,乙辛便命令其黨羽蕭達魯古、撒把在途中殺掉太子。這樣年僅20歲,能文能武、聰慧過人的太子,死在了乙辛這個大奸臣的手中。道宗聽到太子在去上京途中病死的消息後,覺得事有蹊蹺,便要傳召太子妃,可還沒等見麵,太子妃便命喪乙辛一夥人手中。蕭觀音和耶律濬這對母子的冤案,成為了遼朝第一大冤案。直到太康五年(1079年),乙辛謀劃殺害皇太孫耶律延禧時,道宗才識破他的真麵目,下旨削其藩位,降其官位。太康七年(1081年),道宗追查出皇後、太子一案實則乙辛一手策劃。他們本無奸情及篡位之事,卻因自己輕信乙辛之詞,而錯殺了兩個自己最為親近之人。盛怒之下,派人將乙辛處死。道宗對皇後及太子的冤案,悔恨不已,下令追諡昭懷太子,並以天子之禮改葬玉峰山。隨後命張琳為蕭觀音造哀冊曰:
……時不來兮杳隔霄壤,事已往兮空成古今,嗚呼哀哉。樹蕭蕭兮秋巒,草萋萋兮春渚,皆從來巡幸之地,盡伊者宴遊之所,靈跡何在,慈顏如睹,嗚呼哀哉。載念寵渥,失於奸臣。青繩之舊汙知妄,白璧之清輝可珍。如金石之音,默而複振;如鏡鑒之形,昏而複新……
天祚帝(耶律延禧)於乾統元年(1101年)登基後,追諡懿徳皇後為宣懿皇後,將其與道宗合葬於永福陵。追尊父親昭懷太子為大孝順聖皇帝,廟號順宗。至此,這一冤案才最終宣告結束。
後人為了表達對蕭觀音的緬懷之情,紛紛以洗妝台(即蕭觀音梳妝的場所)為題,作文悼念她。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數清代詞人納蘭性德所作的《台城路·洗妝台懷古》。
六宮佳麗誰曾見,層台尚臨芳渚。
露腳斜飛,虹腰欲斷,荷葉未收殘雨。
添妝何處。試問取雕籠,雪衣分付。
一鏡空蒙,鴛鴦拂破白蘋去。相傳
內家結束,有帕裝孤穩,靴縫女古。
冷豔全消,蒼苔玉匣,翻出十眉遺譜。
人間朝暮。看胭脂亭西,幾堆塵土。
隻有花鈴,綰風深夜語。
雖然有人提出此詩為納蘭性德為懷念妻子所作,但字裏行間,我們仍可以清晰地看出,詞人對蕭觀音的不幸遭遇的同情與憐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