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箴塞位於武勝縣寶箴塞鄉方家溝村,始建於1911年,係當地豪□段氏家族為避戰亂而修建的集防禦、起居於體的全封閉式川東民居。寶箴塞依山形而建,既有閩南團城建築風格,又有江南民居特色。房屋設計精巧,重疊有序,古色古香。寨內廳堂房廊氣勢恢宏,倉庫池井部署齊全,有大小房屋百餘間,8天井,108道門,環形寨牆高65米,長達2000餘米,設有槍械加工作坊。塞外有地下通道和段家舊宅緊密相連,段家大院內甚至有手搖電話通向縣城,附近山岡上另有23處外圍小寨。寶箴塞的防禦工事,融碉樓、城堡和閩南團城建築風格為體,被譽為“國內罕見、西南第”的川東軍事要塞。
絲綢之都南充南充被譽為“絲綢之都、三國文化之源、古天文中心、紅色經典”。南充是四川第二人口大市,為古巴國屬地,居於“西通蜀都、東向鄂楚、北引三秦”的特殊地理位置,素有“川北心髒”之稱。唐代因盛產黃果(橘)而定名果州。西周南充即有蕎蠶,唐代南充絲綢已成為名噪京城的貢品,享有“質優蘇杭”的盛譽,如今是中國四大絲綢基地之。這裏是漢賦大家司馬相如和《三國南充閬(讀6中是古天文研究中心。西漢天文學家、曆史學家落下閎在家鄉閬中蟠龍山建立了我國最早的民間觀星台、創製了第台渾天儀,奠定了世界最早的渾天說的基礎,發明了我國第部新曆《太初曆》並被漢武帝采納頒行,從此有了舂節。南充也是紅色旅遊的經典區域,曾是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主要紅色景點有朱德舊居、羅瑞卿故居、順瀘起義遺址等。
南充還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包括曆史文化名城閬中市、白塔古廟、嘉陵江第山錦屏山和太蓬山、金城山、淩雲山等宗教名山,以及萬卷樓、滕王閣、張憲祠等古跡。新南充八景為西山宛如“睡美人”、北湖勝景迷人眼、清泉寺廟成聖地、萬卷樓上“破萬卷”、奎閣風采依舊、川北行署舊址風光美、瑞卿故居成勝景、老君道觀名遠揚。另有2011年複建的宋代南充文廟、西南地區最大的升鍾水庫、“嘉陵第桑梓”司馬相如故裏、老君鎮的淩雲山風景區(在造99米高的世界第高石窟立佛像)及白山寺、南部禹跡山、馬鞍古鎮等。陽舂三月高坪區“果州之源”競放的橙花也是道風景。大木偶、皮影、燈戲、剪紙被譽為“川北四絕”,在多元地方民俗文化中獨樹幟。如今南充市以111贓區的五星公園和北湖公園為中心。
西山風景區南充古八景中的“金泉夜月”“果山秋色”“棲樂靈池寶山、棲樂山、火鳳山、馬鞍山、插旗山等淺山構成,宛如道綠色屏障。西河從山前過,形成山水相接、樹木蔥鬱的“西山十二峰秀色”。傳說陳壽在這裏寫完的《三國誌》。景區以棲樂山為中心,主峰上有棲樂觀,山頂的開漢樓可俯瞰南充全景。南邊的萬卷樓始建於三國,倚岩而建,為三重簷式木石結構,飛簷鬥拱,氣勢雄偉,唐代又在樓前建甘露寺,1990年重建了萬卷樓,由陳壽讀書樓、陳壽紀念館、藏書樓組成,彩繪的16幅三國壁畫堪稱絕。
旅遊行知位於順慶區西郊,門票0元。市內3、4、13、4、2路車可直達。棲樂山有上山索道。
譙公祠漁周,三國時蜀漢巴西郡人,蜀漢著名的儒學大師和史學家,被稱為“蜀中孔子”,為陳壽老師。魏國伐蜀時,燋周力勸後主劉禪降魏引諸多非議,也有人說他是用名節換來方平安。蜀國降魏後,燋周數次拒絕了魏王封賞,是非曲直,隻能任由後世評說。進公祠始建於漢魏,祠後就是譙周墓。“文化大革命”中祠、墓均毀,2006年完成重修。
南充譙公祠閬中古城閬中市位於嘉陵江中遊,是國家曆史文化名城,號稱“嘉陵第江山”,素有“閬苑仙境”之譽。城區南側的閬中古城與麗江、平遙、歙縣並稱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這裏相傳為伏羲出生之地,周朝時為巴子國國都;公元前314年置縣,張飛曾鎮守閬中7年;川北道台衙門設在閬中長達536年,共轄20多個州縣;明末清初閬中度成為四川臨時省會達17年,並設有貢院,率先興學,人才輩出,文風熾盛。在漫長的曆史中,逐漸成為風水、科舉、天文、三國、宗教等多種文化的薈萃地。
129平方公裏的閬中古城山圍四周,水繞三麵,契合中國傳統的風水格局,是當今保存最完好的座“風水古城”。西漢天文學家閬中人落下閎編製《太初曆》,確定正月初為新年的第天,被尊稱為“中國舂節老人”,閬中成為中國舂節的源頭。閬中古城是四川唯保存完整的古城,以117條縱橫街道的唐宋格局,明清風貌的古街、古院、古寺、古屋以及點綴滄桑之意的古樹組成建築文化的奇葩。福音堂是西南最大的基督教堂,錦屏山上可觀賞古城全貌。舂勞前後古城裏、白塔山和錦屏山下的鄉鎮上,都會跳特有的巴渝舞(邊擊鼓,邊舞戈),打八仙鼓、表演川燈戲的熱鬧民俗場麵閬中古城也是中國著名的“醋城”,建有醋博物館。新登5級景區。
閬中古民居融北方四合院和江南園林的特點,形成“串球式”“多字形等風格迥異的建築群。特色院落有張家大院、馬家大院、蒲家大院、李家大院、秦家大院、胡家院,也有孔子第七十六代孫的孔家大院。變化萬千的雕飾縷刻,是閬中古建築的主要特色。房屋平麵為菱形,大多有雕飾,這些雕刻圖案質樸,做工精細,恰到好處地點綴著構件,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古民居的窗花達百餘種,為“中國民間建築的大奇觀”。
俗稱張飛廟,明代又稱雄威廟。張飛鎮守閬中7年,被屬下張達、範疆所害後,諡為桓侯,即葬於此。桓侯祠為明清時重建的四合院式古建築群,規模恢宏,建造精美,由山門、敵萬樓、左右牌坊、廂房、大殿、後殿、墓塚等組成,為三國文化的勝跡。尤為珍貴的是失張飛手書的石碑。
川北道貢院,俗稱清代考棚,清嘉靖年間所建,原由山門、廊道、考房、大殿、二殿、後殿和考生宿房組成。現存卷棚式廊道、考室等,是全國僅存的兩處考棚之。
華光螻又名南樓、鎮江樓,矗立於古城南邊。始建於唐,屢遭火焚,曆代複修,現存為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是閬中古城的標誌性建築。該樓為過街樓,建於5米高的石砌台基上,通高36米,挺拔典雅,有“閬苑第樓”之譽,是感受山勢鎖煙霞”的好去處。城北玉台山山腰上的滕王閣,係唐初膝王李元嬰所建,閣前座魚瓶狀石塔極為神奇,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塔身仿佛都向旁傾斜。
旅遊須知南充城北車站有直達閬中的班車,行程138公裏,約2小時;廣元上西車站,成都的梁家巷、高筍塘、北門、新南門各車站均有班車,成都自駕25小時可到閬中從閬中去天宮院40多公裏。古城通票80元,景區內交通車10元。閬中有鹽市口街、北街、禮拜寺街等美食街,各有特色。閬中古城中賓館較少,客棧很多,如李家大院、杜家客棧、秦家大院、天青年旅舍等,李家大院的小姐繡房尤為別致。保寧醋、張飛牛肉、白糖蒸饃、保寧壓酒是閬中“四絕”。在古城南麵臨江的酒吧街,喝酒、放河燈很是愜意。閬中的羊雜麵、牛雜麵,謝炸醬的鹵菜和炸醬麵味道極好,李家廚房有道菜叫閬苑三絕,還有桂花酒。江邊的王皮影演藝中心時有演出。每年春節,“春節老人”都會在古城向遊客拜年、發紅包。距古城公裏的構溪河是徒步的好線路。閬中博物館位於學道街,陳列閬中曆史、古城發展史及民俗文化,是四川最大的縣級博物館,可免費參觀。山水實景的《閬苑飛歌》常態化演出新建的春節文化主題公園與閬中古城隔江相望。
嘉陵江第一曲流青居曲流是世界封閉率最大的曲流之。嘉陵江廣元至合川的中遊河段直線距離200多公裏,但它竟走出了長達640多公裏的蜿蜒河道,形成百折幹繞的曲流奇觀,並在南充出現罕見的環形曲流群,演絳出千裏嘉陵最為蕩氣回腸的樂章。嘉陵江由北而來,在此受到煙山所阻,被迫在青居古鎮東麵的上碼頭折向西,往南,再北上,來了個近180度的大轉折,繞行175公裏,形成近乎完美的紡錘形橢圓環後,又來到了滇東麵的下碼頭,人們俗稱為“359度曲流”。青居古鎮正處在這個僅寬約400米的曲流頸部,造就了古鎮“行船走天,步行袋煙”的地貌奇觀。古鎮四季煙霧飄繞,老街上下蜿蜒近4公裏,深秋金黃的柑橘掛滿枝頭。下街江邊船隻字排開,煞是壯觀。按最新規劃,這裏將投巨資建設水上、草地運動中心,兒童水上樂園,青居纖夫文化古鎮等項目。
達州古為巴國屬地,大巴山橫亙於萬源宣漢北部,明月山、銅鑼山、華釜山由北而南,縱臥其間,將全市分割為山區、丘陵、平壩。“靈穀有英氣,盤結在巴山:雲蒸雨朵欲遣,奇怪出人間。”宋代詩人將達州的自然地理做了恰如其分的描述。達州是有名的“氣都”,宣漢普光氣田是國內探明規模最大、豐度最高的特大型海相氣田。 達州自然景色絢麗多姿,曆史文化悠遠,被徐霞客讚為“西南奇勝”。“斧頭劈開新世界,鐮刀割斷舊乾坤”,這片土地走出了9位紅色將軍,是陳伯鈞、張爰萍等名將的家鄉。主要名勝有通川區的龍爪塔、夏雲亭;達縣的真佛山、石梯鄉紅軍留下的列寧主義街;宣漢縣的百裏峽;開江縣的金山寺;萬源市的八台山、花萼山、觀音峽以及萬源保衛戰陳列館;有“川東大竹海”之稱的大竹縣五峰山國家森林公園;羅家壩巴人文化遺址;渠縣雕刻精美的漢闕群、漢代宕渠城遺址、文廟、三彙文峰塔等。
旅遊行知可選擇入住達州市區的達州、華夏、金翎、沁園春、威仕登、郵政、雙獅等賓館。特產有燈影牛肉、東柳醪糟、三彙果醋、大竹觀音豆腐幹、風凰柚、舊院黑鳴。
宣漢百裏峽位於大巴山南麓的宣漢縣境內,峽長140公裏。屬喀斯特地貌,6大山脈托出10大主峰,平均海拔2200多米,常年雲遮霧繞,以雄、險、奇、秀、幽著稱,整個風景區分為四穀、五區、六脈、七絕(景、岩、洞、水、物、漏鬥、民俗)、八怪(颶風洞、水色鬥、山上魚、岩裏湖、鳥鳴燈、井噴彩、葉呈字、吞吐河)、九曲、十峰、百洞、千景。峽穀兩岸高崖列屏,劍峰幹刃,奇崖怪石,千姿百態。兩岸還發育眾多的推覆褶皺,其形態之美,類型之豐富,堪稱“褶皺的天然博物館”,與萬源八台山共同申報為大巴山國家地質公園。百裏峽開發了漂流運動項目。
旅遊行知距縣城公裏,有班車至景區內的樊噲鎮、龍泉鄉,也有專線麵包車,路況較差。門票9元。可漂流兩段,分別收費58元和120元(網購有折扣)景區內有農家樂,食宿條件般,建議不要食用野味。
萬源八台山因地貌成層狀梯級遞降,有八層之多,故名八台山。主峰2348米,為川東第二高峰。八台山聳立群山之上,高峻雄偉,氣勢巍峨,是大巴山國家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峰穀高差達1501700米。站在峰頂,腳下群山起伏,延綿幹裏。八台山地區斷裂深大,加之河流深切,使得山高穀深,穀坡奇特,還呈現出多層斷層——重崖梯疊。灰岩經受強烈溶蝕而形成了各種岩溶景觀,如獨秀峰、棋盤山等。東側的絕壁是峨眉山舍身崖高度的23倍,山頂有四川最大的木竹林。
旅遊行知萬源市八台鎮的東部,距市區5公裏,後河車站有班車。景區食宿不便,可在萬源市選擇食宿,有萬源大酒店、穗豐大酒店等,萬源火車站有班車到八台鎮。現和宣漢峽起打造國家地質公。
真佛山位於達縣城南的七裏峽山脈中段,海拔910米,山勢陡峭,是遠近聞名的佛教聖地。從山腳至山門,鬆柏密繞,翹簷朱梁,有幹步石級直伸山頂,猶如半空垂下的雲梯。山中寺廟原為關帝廟,1810年後改建為“德化寺”,佛、道、儒“三教合”。建築依山取勢,殿堂錯落有致,寺周古樹相擁,使人有“萬籟此皆寂,唯聞鍾磬聲”之感。農曆六月十九舉行傳統廟會。
旅遊行反 、位於達縣碑廟鎮帶,以帶狀疊層方山、赤壁丹崖、寨堡峰叢為典型,大型砂岩洞穴為罕見,飛瀑流泉、林海竹篁、五彩梯田為特色。山如龍形,嶺若虎脊,峰嶺兩側或崖如斧劈,或壁立如丹。登上山頂,豁然開朗,屋舍儼然,良田美池桑竹相映成趣。遠眺群山起伏,雲霧嫋嫋,穀嶺之間,五彩梯田層疊,與起伏的丹霞地貌相得益彰。梯田如鏈以帶,從河穀盤繞至山腰,舂如金毯、夏披綠波、秋壘五彩、冬盤銀龍,流動的線條和變幻的神韻令人心醉。若遇雨季,這裏仿佛“四麵青山列翠屏,雲蒸霞蔚入畫來”。
巴中市地處川陝兩省交界的大巴山係米倉山南麓,四季分明,是巴人文化的中心和漢文化最為豐富的區域。置州縣的曆史長達1900多年,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漢高袓劉邦在南江大壩建牟陽城築巴峪關,張飛夜襲巴州智擒嚴顏,張飛駐兵於巴河南岸等故事均發生於此。浩瀚的巴中林海中勾連蜀漢的“幹裏棧”、西晉的岩墓等保存了下來,當代成為川陝革命根據地的腹心地帶。巴中市區被巴河分為江北新城和江南老城兩部分,市中心的巴州大橋連接了北岸的巴人廣場和南岸的八角樓及南池商業區。
旅遊行知區號0827。成都北門車站有班車,經成德南、巴南高速,最快3個多小時可到巴中。廣元到巴中僅1個多小時車程。巴州大橋旁的濱江路夜市最熱鬧。江北客運中心有發往南江(光霧山)和諾水河等地的班車。特產通江銀耳、川明參、蘆筍等。 始建於梁魏、盛於唐代的南龕、西龕、北龕、水寧寺等地的摩崖造像多達5210餘龕、7200餘尊,以布局精巧、風格平實而著稱,被譽為“巴中盛唐彩雕全國第”。以縣城南郊化成山的南龕摩崖造像規模最大、最集中、最為完整,多為唐代造像,現存龕窟133個,造像2100餘尊。造像分布在雲屏石、山門石、幹佛岩、大佛洞、佛爺灣帶的崖壁上,以大佛洞最為集中,會聚了佛教各教派的造像,為全國十大石窟之。
以峽穀為特色,呈樹枝狀,主峽長5公裏,多寬525米,最窄處僅24米。峽穀深700餘米,陝璧如削,穀中林深似海,穀底河水奔涵,遠望如長龍碗蜓,雲霧時現。峽穀兩壁有許多瀑布,向穀中噴湧,構成亮麗的立體景觀。
典型的高山岩溶盆地,喀斯特地貌東西長85公裏,南北寬15公裏。最低處海拔50米,高出大通江河穀約600米,故稱作“空山天盆”。盆地底部平坦,中央聳立著4座小山峰,高度為200米,盆周13座山峰環顧,諸峰皆美。
旅遊行知巴中江北客運站有班車。通江縣城至景區70公裏,有麵包車前往,景區有多家賓館。板橋麻花、香菇燉臘肉、銀耳是通江美食。門票按景點收費,諾水河20元,中峰洞80元,獅子洞、龍湖洞、樓房洞各30元,漂流80元,溶洞暗河劃船30元峽穀景色適合在秋天攝。
光霧山風景區 米倉山腹地的光霧山,因常年被霧氣所籠罩而得名,主峰海拔2500米,峰巒疊嶂,洞穴幽深,山泉密布,雲蒸霧繞,集峭壁幽穀、溪流瀑潭、原始山林於體,以“峰奇”“石怪”“穀幽”“水秀”“山綠”為五絕。有詩稱讚“九寨看水,光霧看山,山水不全看,不算到四川”。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包含桃園、米倉山國家森林公園、十八月潭、神門洞、小巫峽五大景區。韓溪河因蕭何追韓信經此而得名,古珍稀動植物為四川名山之首。光霧山的秋景最為出彩,被譽為“亞洲最長天然紅地毯”。紅葉觀賞麵積達680平方公裏,色彩豐富,觀賞期長,種類多。植物專家把光霧山景區稱為 “金區”,把光霧山紅葉稱為“金葉”。香爐蜂則是攝曰出和雲霧的絕佳位置。
旅遊行知距南江縣城和陝西漢中市均70公裏,成都北門車站有班車發往南江,自駕車經過德南、巴南高速,最快4小時可到南江縣。桃園景區距南江縣城65公裏,麵包車25元人,門票98元(含觀光車);米倉山大壩景區(牟陽故城),距光霧山鎮35公裏,需自駕車或包車,門票70元(含觀光車),景區內有兩條步行道。隧洞漂遊比較刺激,景區賓館和客棧、農家樂較多,秋季住宿十分緊張。月20日月川日觀賞紅葉最佳,最佳拍攝點為十八月潭和黑熊溝。以農家菜為主,野生菌、臘豬蹄燉竹筍、包穀饃饃蘸蜂糖、南江核桃最有特色。
位於四川盆地與山地的過渡地帶,摩天嶺、米倉山橫亙北部,分別為川甘、川陝界山;龍門山北東南西向斜插西側;南部則為廣袤的成都平原。這裏是古蜀文化最精彩的華章;古蜀道最艱險、文化最厚重、自然風光最美的區域;女皇武則天的故鄉;三國文化底蘊豐厚、遺跡最多的地方;李白文化、文昌文化曆史悠久,積澱深厚;紅四方麵軍的主要活動區域及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川西明珠”德陽位於成都平原東北邊緣,沱江上遊,距成都58公裏。德陽市域狹長,西北部為龍門山的中段,發育中高山峽穀;中部為成都平原,農耕文化源遠流長,素稱“天府糧倉”;東南部為盆中丘陵,以紅色丘狀方山為特色。杜甫詩中“及茲險阻盡,始喜原野闊”,就是對德陽地細勺恰好概述。 、、、 '德陽曆史文化深厚、神秘而悠遠。有“沉睡數千年、醒驚天下1的三星堆遺址,是巴蜀文化發祥地之;有西南最大的德陽文廟;有中國四大年畫之的綿竹年畫;有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之的“門三孝”發源地;有白馬關龐統祠墓、諸葛雙忠祠等三國文化遺跡。德陽是中國重大技術裝備製造業基地,汶川大地震中,漢旺、紅白兩個工業重鎮被夷為平地,引以為傲的沿山旅遊也遭到毀滅性打擊。如今漢旺新城等正在拔地而起。
偉大的廣漢三星堆三星堆是古蜀文化最為精彩的華章,被譽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欲了解四川,必先了解三星堆(參見第部分第章“我是誰?三星堆密碼”)。三星堆文化總是與“神秘”與“神奇”聯係在起,出土的文物讓人眼花繚亂,恍如隔世……
三星堆位於成都平原北部的廣漢市鴨子河畔,因原有三個高出地麵的黃土堆而得名,它與月亮灣隔河相望,自古就有“三星伴月”和“風水中心”之譽,距“中國飛行員的搖籃”廣漢城區8公裏。1986年發現祭祀坑後,發掘出土了包括青銅器、玉器、金器和陶器等1200餘件文物,稀世文物臝得了無數個世界之最,現存展在1997年落成的三星堆博物館。博物館本身就是座建築藝術品,它那螺旋狀盤繞上升的圓弧外形以及頂部尖塔上的麵具雕塑,如神秘的通天塔。
三星堆距今上限5000年,下限約2800年,延續2000多年。三星堆,將中華文明的曆史推到了4800年前,有人說,“中國有5000年的曆史,不是因為傳說中的炎黃二帝,也不是因為夏、商、周,而是因為我們有三星堆及良渚”。三星堆分為古城遺址和大型祭祀坑。對月亮灣古城牆等遺址的發掘,使這座古蜀國城漸漸浮出水麵。古城由內城和外城構成。北麵有鴨子河作為天然屏障,南麵馬牧河穿城而過,組成城郭與河流相結合的早期蜀國者。
三星堆出土的文物精致、怪異,最令人瞠目結舌的便是那些青銅器和玉器。青銅人雕像以及神樹、神壇、酒器等造型精美,此前青銅器人物雕像僅在埃及、希臘才有出土。那件戴冠縱目青銅麵具極為怪誕,讓人想起傳說中的“千裏眼、順風耳”。它是淮9鑄它何用9有人考證是古蜀先祖甚至說是外星人的形象。高達262米的大立人,秀衣峨冠,氣宇軒昂。他是國之君還是巫師9眾說紛紜。395米高的通天大神樹是國內最大的件青銅器,工藝之高超已達極致,構成樹枝的是種嘴巴很大的神鳥,古蜀人相信通過太陽神鳥可以天人相通。玉琮、玉佩、玉戈等精美玉器,在擁有現代化工具的今天也會讓人歎為觀止。這些玉石從何而來9用何工具雕琢而成9此外金杖上鐫刻的神秘文字、仿若汽車方向盤的輪形文物……同樣無人能說清楚。
三星堆有太多的未解之謎,在眾多的符號中,有人認為是長江文明的發祥,有人解讀到與其他古文明甚至外星文明之間的神秘聯係。現代人的智商麵對3年前的古蜀人顯得辭笨拙。三星堆為我們打開了扇了解古蜀文明的門。穿過它,那個神秘而古老白勺國度將逐漸清晰。
旅遊行知綿竹市被譽為“天下七十二洞天福地之”,以“六山水三分田”為特點,因漢代綿水兩岸多竹而得名,被認為與三星堆有淵源的神秘古蜀文化發祥地。具有2200多年的悠久曆史,康熙年間繁榮的綿竹就有“小成都”的美譽。這裏有濃鬱的民俗與豐富的自然景觀:以綿竹年畫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劍南舂為代表的酒文化;三國文化尋蹤的終點;汶川大地震時這裏也是重災區,集中於山區的景區如銀杏溝、楠木溝、雲湖等幾乎遭到毀滅性破壞。新建的漢旺工業地震遺址數字紀念館、重建的綿竹年畫特色景區、涪江六峽、安縣生物礁國家地質公園、羅浮山溫泉沿山的九龍山麓棠山旅遊區均成為新的特色。城區內的祥符寺八百羅漢,形態各異。北部的九頂山是“古蜀人的神山”和氐羌文化的發祥地,適宜徒步穿越。
綿竹年畫與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江蘇桃花雞並譽為“中國年畫四大家”。素有“四川三寶(年畫、熊貓、川菜)”“綿竹三絕(畫、酒、菜)”的美譽。年畫作為中國民間藝術的朵奇葩,在世界上尤其是在東南亞有較強的影響力。綿竹年畫源於北宋,明末清初達到頂峰,清光緒年間的《迎舂圖》是綿竹年畫的極品,可與《清明上河圖》媲美。綿竹被命名為“中國年畫之鄉”,1月2月會主辦“年畫節”。綿竹年畫館藏品很有民族特色,在劍南舂老街的年畫作坊裏,可以自己動手創作年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