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你好
到達莫斯科是北京時間21點30分,這裏正是夕陽西下時分。從飛機上看莫斯科,隻見一片起伏的森林和掩映其中的一片片的建築,還能看到時隱時現的銀色河流。莫斯科就建在莫斯科河畔的七座小山上。沒想到這座飽經戰亂的古城依然這樣林木蔥鬱田園般安祥。1238年西征的成吉思汗曾把莫斯科公國的都城化為灰燼,卻沒讓這個年輕的城市屈服。1812年拿破侖的軍隊把莫斯科變成了一片廢墟,卻在暴風雪中敗退。1941年冬天,希特勒的坦克師已經包圍了莫斯科並看到了克裏姆林宮鍾樓的塔尖,但是還是沒能攻入莫斯科,最終被趕回老家。“彈洞前村壁今朝更好看”。當年被坦克群蹂躪的土地是縱深達20公裏的五層防護林,如綠色的近衛軍簇擁著自己的都城,讓任何敵人無法接近。如你走進林中,處處都有俄羅斯色彩抒情詩人列斯坦筆下的風景。在展覽畫派的大師中,我最喜歡列斯坦和希什金。
走近莫斯科也讓我們吃驚,最著名的國際機場科舍列緬季沃機場陳舊落後得使我們想到中國改革前的首都機場。當年顯示工業實力地用園柱式的鋼管裝飾的屋頂,顯得粗糙笨重。推行李的車子吱吱呀呀叫著如推煤車一樣。座席短缺,廁所難尋,排著長隊,慢慢吞吞地辦著手續,對我們這些有“戀俄情結”的中國人更是格外的嚴格。經過兩個多小時的盤查,走出機場時,天色已昏暗下來。街燈閃著憂鬱的目光。沉重龐大的俄羅斯正經曆一場曆史變革,如巨人轉身一樣緩慢。在門外等侯多時的導遊蓮娜小姐已經習慣了,她招呼我們上大巴司,她的漢語還可以,她說是在長春的吉林大學學的。我告訴她,我們是東北老鄉,她說去過哈爾濱,和到俄羅斯的一個城市的感覺差不多,她很喜歡。
從機場進入市區,路旁還是一片片的森林,高聳密匝的鬆林和風姿婀娜的白樺林,一派俄羅斯的風情。路邊是荒草萋萋的草地,看不到精心修剪的草坪。莫斯科地盤太大了,也許沒有那麼多的人力去修剪草坪,也許他們喜歡更自然的環境。歐洲許多城市的精細和俄羅斯城市的粗放形成鮮明的對照。莫斯科的路象寬闊的河流,路上的車象飛馳的快艇。在這個節奏沉穩緩慢的城市隻有車速超乎尋常。路旁的建築象俄國一樣人高馬大,墩厚結實,又象俄羅斯文化一樣豐厚繁複。一座座高聳天際的園錐形蔥頭形教堂,顯示了東正教對這個國家長久的精神統治;眾多哥特式巴洛克式建築的石柱、門廊和精巧的牆飾,反映歐洲文化對這個城市深刻的影響。街頭上一座座英雄的銅像,和敘說不盡的英雄故事,展示這個城市850年輝煌的曆史。這個一次次在烈火中涅般的城市,是用無數人民的生命保衛了這個城市的光榮,又用他們的勤勞和智慧恢複了被戰爭毀壞的古老建築,又建設了一片片的新城。新的建築雖然有些千篇一律,一樣的“火柴盒”式樓群,一樣的小區格局(被柏林人稱為斯大林大板房),但那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那個“激情燃燒的時代”曾經多麼深刻地影響了我們也激勱了我們。如今在哈爾濱還遺存著許多蘇式的住宅小區和工廠區,那是蘇聯專家留下的紀念,與現在時尚的建築比,它們有些落伍了,但仍然是我們引以為自豪的獨特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