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島傳奇
聖彼得堡的發祥地,在涅瓦河口的兔子島上。
1703年5月27日,彼得大帝的軍隊和瑞典的軍隊的涅瓦河口刀槍相見。在擊退敵人後,彼得大帝從身邊一個士兵手裏奪過一把刺刀,在這個荒草叢生、野兔出沒的島子上劃了兩個十字型的痕跡,然後說:“在這裏一個城市就要開始了!”這時一隻蒼鷹在他的頭上呼嘯著盤旋。雙頭鷹後來成了俄羅斯帝國的國徽,如今還掛在彼得保羅要塞的彼得大門上。
當我們的導遊塔尼婭小姐帶領我們走進這座大門參觀要塞時,講了這個故事。彼得大帝這一舉動是破天荒的。因為當時這塊地方還不歸俄羅斯所有,這可能是唯一敢在敵人的土地上建立自己首都的行動。後來馬克思在讀到這段曆史時時讚揚彼得“以特有的膽略把新都建在他們征服的第一塊波羅的海海岸上,距離邊境幾乎在步槍的射程之內,把它置於不能保證安全的地位”。當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聽到這個消息後說:“讓沙皇為建設這個城市操勞吧,我們隻保留占領這個城市的榮譽!”1708年10月,13000名精銳的瑞典的軍隊從芬蘭出發要收回失地,俄羅斯軍隊不僅在涅瓦河左岸打退了幾次瑞典人的進攻,還迫使敵人在水路上倉皇逃竄。在上船前瑞典軍隊不得不將6000匹馬殺掉。1709年彼得大帝親征,在波爾塔瓦打敗瑞典軍隊,結束了長達21年的俄瑞大戰,最終奪得不僅是兔子島的所有權,而是俄羅斯的出海口。普希金曾說:“波爾塔瓦一役的勝利是彼得大帝在位時期最重要最輝煌的喜事之一”,從此“俄羅斯進入了歐洲,像一艘船支在斧頭的敲擊和在大炮的轟鳴中下水一樣。”
如今兔子島上的彼得保羅要塞成了人們朝拜彼得大帝的聖地。當年彼得住過的小木屋還在,身高2、04米的他在這座天花板隻有2、5米高的低矮的木屋裏指揮了一個宏大城市的建設,其實他早已藍圖在胸――那是在考察西歐各國時已繪成,他要建設俄羅斯的巴黎、羅馬、威尼斯和阿姆斯特丹。彼得大帝揮手之間,成千上萬的俄羅斯人從各地來到涅瓦河畔這片沼澤遍地、荊棘叢生的“三角洲”,以生命鋪建城市。1717年俄羅斯新都崛起,1725年彼得執政的最後一年,新城麵積20平方公裏,居民達4萬人,占全國人口的八分之一。為此有十幾萬建設者死於饑寒、疾病和勞累。曆史學家感歎到:“彼得大帝是用無數屍體填平了沼澤地,又在屍體上建起了聖彼得堡城。”
和中國的許多封建帝王不一樣,彼得大帝生前並沒有給自己建設宏大的墓地。我們隻在島上那高聳著鍍金的十字架的聖保羅教堂裏,看到隻有三米多長一米多寬的白色大理石的靈柩,那靈柩旁擺著彼得的銅像,左右還有鮮花。一個如此非凡的人物作這樣的歸宿,是否有些遺憾?也是在島上六角形要塞的地下室裏,我們還看到了那陰森的牢房,這裏關押的第一個死囚是彼得的長子阿列克謝,他因反對父親的改革,先潛逃奧地利,後被引渡回國,以判國罪被判死刑,就被勒死在這獄中。這大概是彼得最大的遺憾,他為自己的改革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為了江山社稷和自己稱霸天下的野心,彼得舍去了兒女情長。
在要塞對岸的十二月黨人廣場,我看到了一塊巨大的岩石上的“青銅騎士”的雕像,那是法國藝術家法爾柯納和他的女學生科羅的作品。身披戰袍的彼得大帝,騎在騰空躍起的駿馬上,奔馳向前,前麵是廣闊的涅瓦河口和遠處浩淼的芬蘭灣。誰人能不感歎,壯哉,彼得大帝!但幾百年來,人們對彼得大帝的功績爭論不休。我以為別林斯基和杜勃留波夫說得最為深刻。別氏評論彼得的改革說:“不學習,就滅亡。這就是用鮮血寫在他跟野蠻作鬥爭的旗幟上的話。”杜氏說:“彼得的偉大在於他意識到人民的‘需要’,這‘需要’是‘古羅斯曆史事件發展進程’所提出的。”是的,彼得大帝和所有英雄偉人一樣,都是順應了曆史潮流和人民的意願。得民心者得天下。創造曆史的真正英雄是人民。
彼得的《青銅騎士》的雕像取材於普希金的長詩。詩人懷著對他的深切尊敬,為他寫了《波爾塔瓦》、《青銅騎士》、《彼得大帝的黑人》。普希金還想寫一部彼得統治史。然而他倒在了彼得堡郊外小黑河畔那片白雪地上。在決鬥中,法國沒落貴族丹特士罪惡的子彈擊中了他的肺部,一個瘦弱的身軀重重地倒在雪地上。中彈的時刻,他也開了槍,沒有擊中對方的要害。他用一種古老的方式保住了一個詩人的尊嚴和榮譽,卻沒有保住生命。人格尊嚴比生命更重要,這是一位偉大詩人的英雄氣概。
在聖彼得堡訪問,才搞明白,聖彼得堡的彼得不是彼得大帝的彼得,而是聖徒彼得,他和保羅是耶穌最忠實的門徒。更名列寧格勒為聖彼得堡,是為了恢複曆史,不是為了紀念彼得大帝。但誰也不能否認,聖彼得堡這個城市的生命是彼得大帝給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