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特勞斯的光輝
到維也納可參觀之處數不勝數,但市民公園是不能不去的,因為那裏立著這個音樂之城的“城標”――約翰?施特勞斯的雕像。這個人及他的父親老約翰?施特勞斯和他的兩個弟弟約瑟夫?施特勞斯、愛德華?施特勞斯是這個城市永遠的驕傲,他們創造的旋律讓這個城市走向世界,讓這個世界的許多人經常跟著維也納的旋律縱情歌唱翩翩起舞。金色的約翰?施特勞斯,站在公園中心位置一座白色大理石柱上,他身著燕尾服,左手撫琴,右手拉弦,頭微傾,神情癡迷。我們仿佛聽到了“藍色多瑙河”那熟悉的旋律,聽到了“春天來了,大地在歡笑”那深情的歌聲。施特勞斯的背後,是用白色的大理石雕成的門形花環,那花環由飛翔的樂神和女神組成,展示了施特勞斯華爾茲圓舞曲美侖美奐的生命的旋律。雕塑前是一片紅白相間的花園,其後樹林環抱,鬱鬱蔥蔥。
在市民公園漫步時刻,元先生和我們一起感懷這個音樂之家奇異的人生軌跡。生於1804年的老約翰?施特勞斯,是一個酒店老板之子。店裏一群潦倒的樂手每天的演奏,使他迷上了音樂。15歲就成了其中的小提琴手,以後成了樂隊指揮,又自己作曲。1825年老施特勞斯愛上了比他大兩歲的酒店小姐安娜,並與她結婚,同年生下了長子,他把自己的名字給了他,這就是後來成了“圓舞曲之王”的約翰?施特勞斯。1827年他們生下了約瑟夫。1835年生下了愛德華。後來,三個兒子都成了享譽世界的圓舞曲大師。老施勞斯很快走出維也納,不斷穿梭演出於歐洲各地,他的樂團和他的音樂名揚世界。1849年,老施特勞斯從英國演出歸來後,由於旅途勞累,染上了猩紅熱,9月25日以45歲的英年病逝於維也納。他為這個城市留下了250部作品,其中18首進行曲、152首圓舞曲、13首波爾卡舞曲。著名的《拉德茨基進行曲》,是金色大廳每年新年音樂會的保留曲目,每當演奏時,全場有節奏地鼓掌,這是老施特勞斯創作的歌頌拉德茨基元帥戰勝侵略者的愛國進行曲。在人民大會堂的北京新年音樂會上,我曾被這部曲子激動過。
天才的約翰?施特勞斯不到7歲時就寫了一首題為《第一想象》的圓舞曲,無疑是還受到了父親的影響。但父親不願意讓兒子步他的後塵。一方麵他知道一個職業音樂人的艱辛,他不想讓兒子像自己一樣吃苦;另一方麵,他當時已成為維也納的圓舞曲之王,他不希望被別人取代,包括自己的兒子。他奪走兒子的小提琴,讓15歲的他進入商業學校學會計。母親安娜偷偷支持自己的兒子,讓他去當家庭鋼琴老師,並用自己掙的錢又買了一把小提琴。1844年,19歲的約翰?斯特勞斯組建了24人的管弦樂隊,正式和自已的父親唱“對台戲”。目睹維也納的圓舞曲父子之戰成了當時的音樂盛事。誰也改變不了“長江後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曆史規律。在父親死後,約翰接過父親的手中的指揮棒,把兩個樂隊合並為維也納最好音樂團體,以超過父親的才華能力,在整個歐洲贏得了更高的榮譽。為潛心創作歌劇,他又把指揮棒傳給同樣具有音樂天賦的弟弟約瑟夫和愛德華。1899年5月22日,約翰倒在了指揮歌劇《蝙蝠序曲》的舞台上。一年後施特勞斯家族悠久的樂團解散,輝煌的圓舞曲時代結束了。約翰為人類留下400多首圓舞曲、200多首其他舞曲、45首進行曲和16部歌劇。《藍色的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春之聲》、《藝術家的生活》這些膾炙人口的作品和約翰?施特勞斯的名字傳遍世界各地並經久不衰。
全世界最大的音樂盛事,是每年的新年之夜在這個城市的金色大廳演奏施特勞斯家族的圓舞曲,那時幾億人在注視這裏的輝煌和傾聽這裏的天籟之音。當我們也駐足在這座外表十分樸素內部金壁輝煌的劇院時,更感受到了施特勞斯音樂藝術超越時空的魅力。在音樂的星空裏,施特勞斯家族永遠是燦爛的星座。
施特勞斯家族的故事隻是這個城市“音樂之聲”的一個片段。二十世紀初,創造了人類音樂曆史的許多大師都雲集此地,如海頓、莫紮特、貝多芬、舒伯特、格留克和勃拉姆斯。他們的舊居、創作地、表演地、墓地、紀念碑和雕塑,隨處可見。我們找到了貝多芬和舒伯特的雕像,並和他們合影,此時十分小心腳下,不是怕踩了草坪,是想起勃拉姆斯的話:“在維也散步也要小心,別踩著地上的音符。”音樂大師們創造的旋律是這個城市的靈魂。
我常想,維也納為什麼會誕生施特勞斯家族,為什麼吸引了那麼多的大師,為什麼在那裏他們寫出那麼多偉大的作品?有人說,是因為十八世紀,瑪麗婭?鐵列西亞母子當政時力主改革,打擊教會勢力,倡導先進文化,歐洲的“維也納樂派”在這裏形成;十九世紀圓舞曲在這裏發祥;二十世紀歐洲的音樂家雲集此地。有人說,維也納人傑地靈,風景絕美,是藝術家的良田沃土。也有人說,這是皇族的遺風,宮庭舞會音樂會盛行,音樂家受到尊重。維也納人散漫的天性,浪漫的靈魂,安逸的生活,對文化藝術有更高的需求。我久思而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