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2 / 3)

父親被送進到醫院的手術室,隨後,王國勝的母親、妹妹和弟弟也都趕到了醫院,全家人都焦急地守候在手術外邊。信奉基督教的母親不停地在胸前畫著十字,虔誠地向上帝禱告,祈求上帝保佑父親的平安;小妹妹急得不停地流淚,哥哥王國強時而安慰母親和妹妹,時而焦急地給在外出差的王國勝打著電話,詢問他走到了哪裏,時而來到手術室門口,希望父親早一點從手術室平安地出來……

好在父親雖然受阻了重傷,但在醫護人員的努力下,總算脫離了生命危險。當父親從手術室出來,進入病房以後,全家人馬上跟了進去。父親還處於麻醉狀態,各種體征也都表現得還算正常。到了半夜,麻醉藥力過去了,父親感到了渾身的劇烈疼痛,不住地呻吟起來。王國強叫來了護士,給父親用上了鎮痛泵,止痛藥通過導管,輸入了父親體內。但過了好大一會兒,父親的疼痛好像沒有得到減輕,仍然不停地呻吟、叫疼。王國強又去叫了護士,換了一種鎮痛泵,加大了止痛藥的輸入劑量。慢慢地,父親總算鎮靜了下來,全家人這才鬆了口氣。但沒過多長時間,父親出現了不良反應,開始感到惡心,嘔吐。王國強知道這是由於止痛藥的給入量過大,而產生的藥物反應,趕緊又去叫護士,重又換了鎮痛泵,減少了止痛藥的劑量……

父親這次車禍,頸、腰椎等部位都受到了嚴重傷害。雖然經過長垣縣人民醫院盡心盡力的搶救,保住了性命,但受傷部位的治療效果卻不是十分理想。後來,又先後轉院至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北京宣武醫院進行了多次治療,才得到了基本的康複。

在父親的治療過程中,曾很多次地使用了鎮痛泵、留置針等醫療器械。作為麻醉耗材的生產商,王國勝對這些東西都並不陌生。鎮痛泵是病人手術後臨床常用的一種止痛藥具,它以矽膠儲藥囊收縮力為動力,通過微孔管控製流量,通過均勻給藥,以達到控製有效、安全的劑量,通過止痛藥液起到穩定的止痛效果。一般來說,臨床上的疼痛分為十個分級,0分為無疼痛,10分為最強疼痛,1—3分為止痛優良,小於5分為基本滿意,大於5分則為不滿意。止痛效果是通過藥物的給入劑量來實現的,劑量不夠,就無法實現滿意的止痛效果,而劑量過大則會產生副作用,甚至會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所以,就要通過鎮痛泵來不斷地調節藥物的劑量,以求達到最好的止痛效果。

駝人集團就生產各種規格和型號的鎮痛泵。但在父親這次住院之前,王國勝好像從來沒有想到鎮痛泵使用起來這麼麻煩,似乎也沒有哪家醫院、哪個大夫跟他們說起過這些事情。隻是在陪護父親的過程中,王國勝才發現傳統的鎮痛泵有如此之多的弊端。那些日子,王國勝一邊在醫院陪護父親,一邊查閱資料,捉摸著對傳統鎮痛泵的改進方案。

父親從北京宣武醫院出院的時候,一種新型的鎮痛泵也在駝人集團誕生了,這就是原理更加科學、使用更加方便的自控泵。這種鎮痛泵不但解決了臨床中病人應用部位所產生的反向壓問題,也解決了由於海拔高度不同、天氣好壞、氣溫高低等因素對藥物流量的影響,同時,無需再請醫護人員調換,病人家屬就可以對鎮痛泵進行有次的調節。新型鎮痛泵一投入市場,就受到了醫務人員和病人家屬的廣泛好評。

父親的車禍是一次偶然的事件,但這次偶然的事件,卻成為了王國勝走出困惑的一個契機。這個契機,不僅僅是對產品的改進和創新,而是走向創新之路的一個方向和突破口。

在對鎮痛泵進行改進和創新的過程中,王國勝組織人員,對駝人集團諸多的傳統產品都重新進行了再調研、再確認。他們去醫院,進病房,走訪醫護人員、病人和病人家屬,對他們的產品進行跟蹤回訪,了解傳統產品在臨床中存在的缺陷、弊端和需要改進的部分。

譬如麻醉麵罩。麻醉麵罩是安放在病人麵部、通過病人呼吸使麻醉藥物進入病人體內、實現麻醉效果的一種器具。由於病人處於麻醉狀態,知覺減退、或已經完全喪失,對麻醉麵罩的觸覺已無法感知,所以,從來沒有哪位病人提出過麻醉麵罩的舒適問題。在調研的過程中,駝人集團的工作人員發現傳統的麻醉麵罩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毛刺,會刺激到病人的麵部肌膚,同時,由於每個人的臉型都不一樣,往往會造成麻醉麵罩扣全不嚴,產生漏氣,降低麻醉效果。於是,駝人集團一方麵對麻醉麵罩與人體接觸部分進行了修正,消除了毛刺,增加麻醉麵罩的柔軟度、透明度和舒適度;另一方麵,又對人的臉型進行了歸類,根據不同類型的麵部,改進了麻醉麵罩的形狀;同時,根據特殊病人的需求,又增加了麻醉麵罩的部分功能,在兒童麵罩上添加了奶嘴,方便了兒童患者在佩戴麵罩時吸取奶乳;更重要的是,傳統的麻醉麵罩上,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成分,駝人集團通過與北京化工學院合作,自製粒料,消除了對人體有害的DEHP成分。

然後是留置針。

然後又是氣導管。

然後,還有其他產品……

“我們老板是個具有自主創新意識的人。這些產品創新有好多都是我們的專利呢。”駝人集團產品研究院的崔豔嬌女士跟我說起他們的創新成果,眉宇間充滿了自豪,也充滿了對王國勝的崇敬與欽佩。

然而我知道,所有這些,隻是駝人集團的一些具體工作,或者說就像是一棵大樹的枝葉,而不是這棵大樹的主幹和根本。從表麵看來,這些創新與王國勝跑推銷時對那根試管刷的改進一樣,都是形而下的具體實踐,或者說,都隻是創新的具體表現和細節,隻有量級上的大小,而沒有本質上的差別。王國勝從那塊“良種試驗田”,看到了自己理想的成長,從對產品的改良和創新,開始了催化理想到現實的探索,但當時的王國勝並沒有真正走出困境。麵對日益成長的理想,他明顯地感到了理想的負重和現實的擠壓。

當我們看不到理想的時候,往往會陷入不知所措的迷惘,而當我們看到了理想的彼岸,卻又無力企及的時候,又會力不從心的痛苦。英雄往往會不自覺地高估自己的能力,甚至會把自己的能力意識形態化和神聖化,但現實之中,當理想與能力之間的差距太大時,即使有萬丈雄心,也於事無補。

王國勝除了散步、思考的習慣,還有一個愛好,就是看書。在那一段時間,他看了一本叫《塔木德》猶太人典籍。那是一本流傳了三千多年的羊皮卷,是10個世紀中2000多位猶太學者對自己民族、曆史、文化、智慧的發掘、思考和提煉。為了印證這部典籍的價值,譯者還列舉了許多古今猶太人的成功案例。王國勝給我講述了一個名叫洛維格的猶太人的故事——

洛維格是一個猶太富商,他擁有當時世界上噸位最大的6艘油輪,而且還經營著旅遊、房地產、礦業開發等行業。但青年時代的洛維格卻債務纏身,找工作也四處碰壁。在他30歲的時候,找到了銀行,想從銀行貸款,買一艘標準規格的貨船。銀行沒有向他貸款,因為洛維格沒有任何可以作為擔保的東西。後來,洛維格就用很低的價錢,把一艘在海底沉睡多年的機動油輪打撈上來,經過維修,租給了一家石油公司,雖然不能運油,但可以作為簡單的交通工具。然後,又去找到銀行,說自己有一艘租給石油公司的油輪,每月的租金可以作為銀行的利息。銀行考慮到有一家效益良好的石油公司付租金,就給洛維格放了貸款。洛維格就用這筆貸款買了一艘舊油輪,經過維修,成為一艘動力能力極強的油輪,同樣租給了石油公司。然後,又用同樣的方法獲取了銀行貸款,又用貸款買了一艘油輪,同樣又租了出去……如此這般,洛維格的油輪越來越多,隨著貸款還清,這些油輪便都歸他所有了。

這本書和猶太人的故事,給了王國勝極大的啟示,那就是智慧的人應該學會借勢、借力,通過別人的勢力,成就自己的事業。也就是在這一個過程中,王國勝為駝人集團的下一步發展找到了方向,為駝人集團的發展製定了一份嶄新的規劃——

“產、學、研”一體化配套發展的創新道路:以創新為動力,以生產機構為主體,以臨床需要為導向,以研發團隊為核心,以產品為對象,五位一體,有機結合,攜手並肩,共同發展。

王國勝說,企業搞了十幾年,在人才的積累上,也已經有了一些規模,在科研上也有了一定的能力,但不管怎麼說,駝人集團根本上還是生產單位,人才和科研能力,還是有局限的,有很多項目,都不是靠自身能力就可以解決的。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把駝人集團帶上創新型企業的道路,還得借助於外部的力量。

接著,王國勝給我講起了一個人,這個人叫徐振峰,現任駝人集團的市場部經理。

作為麻醉器具的生產企業,駝人集團並不生產原材料,他們生產所需的諸如PVC、矽膠等材料,都是從生產這些材料的廠家進貨的,按照當時國家規定的行業標準,這些原材料中,都多多少少含有DEHP等對人體有害的成分。當知道這一情況後,徐振峰向王國勝提出了改良原材料、徹底消除有害成分的建議。可駝人集團不是化工企業,也沒有任何材料生產的經驗,要改良原材料,就得自己研發、自己生產。這顯然已經超出了駝人集團的研發、生產能力。怎麼辦?那就得請教有關專家,就得尋求科研合作單位。

2011年6月,經過多方努力,王國勝找到了北京化工學院,提出了聯合研發、生產新材料的願望。專家、教授都感到有些奇怪:一來材料存在的DEHP等成分,雖然對人體有害,卻也是在可控範圍之內的,而且也符合國家的相關標準;二來,很多生產企業都在想方設法降低成本,而駝人集團卻要研發、生產新材料,這不是有錢沒地方花了嗎?麵對專家、教授們的疑問,王國勝談了自己的想法,他說,國家降低行業標準,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我們把新材料搞成功了,不但能夠更好地保護人民的身體健康,也能夠催生新的標準,增強國內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同時,駝人集團先行一步,也可以提升自己的產品質量,提高我們的市場份額。為王國勝這份社會責任心和遠見卓識所打動,北京化工學院對駝人集團進行了實地考察,最終決定與駝人集團聯合,共同研發這種安全無害的新型材料。

在駝人集團,王國勝把這個項目交給了徐振峰負責。徐振峰說,這可是高科技啊,我能行嗎?王國勝說,這個建議是你提出來的,就應該由你來完成。再說,北京的專家們都在,這可是難得的好機會,你把這個項目搞成了,你也就成了這方麵的行家了,這不是天大的好事嗎?在王國勝的支持鼓勵下,徐振峰接下了這一個任務。那一段時間,為了突破一道技術難關,徐振峰陪著北京的專家們沒明沒夜地幹,常常是專家們已經下班了,徐振峰仍然待在實驗室裏,直到深夜,才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回到家裏。幾十種材料混在一起,弄得他身上又髒又臭,散發出各種刺鼻的怪味,嚇得老婆跟他分居了很長一段日子……

在專家、學者的指導下,經過雙方的共同努力,終於開發生產出來了一種新型的、不含任何有害成分的材料。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王國勝看到了“學院派”的力量,看到了科研單位的優勢,這使他很長時間的困惑,一下子得到了解決。王國勝說,正是這個項目讓他下定決心,走“產、學、研”配套發展的創新之路。

其實,王國勝也隻說出了一件事情的其中一個方麵。在生產型企業裏、特別是民營生產型企業裏,科研能力不足,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也是製約民營企業發展的一個瓶頸。另一方麵來說,作為現代企業和現代企業家,也應該主動尋求與社會方方麵麵的合作,讓科研成果迅速找到載體、迅速轉化為社會生產力,以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也是現代企業和企業家的社會責任。

然而,“產、學、研”一體化配套發展的規劃是有了,怎樣把規劃落到實處呢?王國勝說:“創新,關鍵在於落實。目前,大部分臨床醫護人員的創新還停留在思維裏,很多技術創新還隻是固定在專利書上,這不但製約著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也製約著醫學事業的發展。要改變這種現狀,就必須在落實上下功夫。我們駝人集團應該擔負起這個責任,為醫院的醫護人員、科研單位的科研人員,搭建起一個合作的平台,讓創新靈感,真正變為臨床所需的產品。”

王國勝迅速從務虛走向了務實。

務虛的思考充滿了困惑,務實的道路上同樣充滿了困難。

困難之處是如何取得院校、科研團體、醫療單位等相關部門的信任,而其中最關鍵的地方,又在於如何獲得國家相關權威機構的支持。在中國眼下官本位現象還普遍存在的社會,駝人集團作為一家民營企業,要牽頭搞“產、學、研”,沒有國家權威機構的支持,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所以,當王國勝提出了這個計劃時,一開始就遭到集團內部不少高層的反對,他們覺得駝人集團本身就是一家生產企業,集團的本分是生產和銷售,最多在集團內部搞一搞研發和創新也就可以了,重要的是把好自己產品的質量關,沒必要投入太大的人力、財力,去承擔大專院校和國家科研機構應該承擔的任務。

王國勝一生經曆的不可想象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一個高中畢業生、連大學都不錄取的殘疾人,能成為工商管理碩士,是不可想象的事;一個跑推銷的江湖小販,能成為全國聞名的大企業家,是不可想象的事;一個中小作坊差不多的小廠,能成為醫療器械行業的領軍企業、成為一個大集團,更是不可想象的事……所有這些不可想象的事,在王國勝身上,在黃河岸邊的北中原,都一件一件變成了現實,這說明世界上隻有不敢想象的事,沒有不可想象的事。

但是,想象歸想象,要讓想象成為現實,還必須一步一個腳印、從實際做起。王國勝把目光盯向了兩個機構:一個是國家衛生部,另一個是國家科委。

正在這個時候,一個老鄉給王國勝提供了一條線索,說衛生部一個離休的副部長正在新鄉百泉療養院休養。王國勝立即驅車趕到了百泉。在前往百泉的路上,王國勝的心裏一直在打鼓,他不知道能不能見到那位副部長,也不知道如何才能見到那位副部長,更不知道那位已經離休了的副部長願不願意、能不能夠幫上他的忙……

位於輝縣市中心西北五華裏的蘇門山南麓,素有“中州頤和園”、“北國小西湖”的美譽,因湖底遍布泉眼,故名百泉。百泉景區由蘇門山和百泉湖組成,這一山一水,交互相映,就形成了美麗自然的山水風景區。上個世紀50年代,這裏建起了一個療養院,歸屬河南省衛生廳管轄,此後,又有多座療養院在這裏開設,是人們休閑、療養的極好去處。

王國勝來到了療養院,並沒有貿然上門造訪。他知道素不相識便貿然上門,搞不好就會吃到閉門羹,何況,那一代的老革命、老幹部,都有自己特殊的待人接物之道,不是簡單的送一份禮、說幾句好聽話就能夠溝通的。但到底怎麼能見到那位副部長、讓人家心甘情願地幫自己這個忙,王國勝心裏也沒個數。於是,他讓司機把車停在停車場,自己就在療養院外邊漫無目的地逛遊起來。

療養院外邊有一些鋪麵,都是經營高檔煙酒、保健品的商店。驀然間,王國勝看到療養院斜對過,有一家鮮花店,門口掛著一個木牌,上麵用塑料花草編織著店名:“賣花姑娘”,便信步走了進去。

店主是個年輕的姑娘,看到王國勝進來,笑吟吟地站了起來,問道:“先生,要花兒嗎?”

王國勝會心地笑了一下,說:“嘿,連說話都一模一樣。”

姑娘問:“什麼說話都一模一樣?您是說我跟花妮?”

王國勝說:“你看過《賣花姑娘》?”

姑娘說:“俺這個年齡,沒有看過電影,我看的是影碟。”又問:“先生想要什麼花兒?”

王國勝說:“噢?不買花兒是不是也可以看看啊?”

姑娘笑笑,說:“當然可以呀。美麗的花兒要不讓人欣賞,那才是罪過呢。”

說話的間兒,姑娘從櫃台裏走了起來,遞給王國勝一張名片,說:“這是我的名片,以後需要花兒,就打電話,可以送花上門的。”

王國勝這才注意到姑娘的腿有點殘疾,趕忙迎上前去,接過名片看了看,輕輕地念道:“今生有緣,就讓我送您一份美麗的心情。賣花姑娘嫣然。”

王國勝說:“不錯,不錯,這句廣告寫得不錯,這世界上再也沒有什麼比擁有一份美麗心情更讓人高興的了。”又問:“如果我沒有猜錯,這嫣然就是你的名字吧?”

姑娘點了點頭:“是哩。有點俗氣是嗎?”

王國勝說:“哪裏,倒是跟你的花店很般配呢。”

店鋪不算太大,除了經營種類鮮花,還有幹花、絹花、花瓶和一些工藝品。王國勝在一個鏡框下停住。鏡框上方是五個大字:“花語知多少”,下方是對不同花類、不同數量所代表的不同含義的解釋。

王國勝看著鏡框裏的“花語”說:“嘿,沒有想到賣花兒也有這麼大的學問啊。”

姑娘說:“那是哩,一花一世界,一草一菩提嘛。”

王國勝忽然心裏一動,回過頭來,對姑娘說:“你剛才說,可以送花上門的,是嗎?”

嫣然:“是哩,隻要有地址,我就會替客人把花兒送到的。”

王國勝想了想,說:“要是沒有地址呢?”

姑娘笑了,說:“先生您開玩笑呢,沒有地址我往哪兒送啊?”

王國勝說:“噢,大方位還是有的,隻是不知道具體地址。喏,就對麵的療養院。”

姑娘說:“哦,是這樣子啊。沒有關係,隻要您告訴我送給什麼人,我一樣可以送到的。”

王國勝走到櫃台跟前,拿起紙筆寫下了那位副部長的名字。

姑娘看了看,說:“那您放心好了,隻要他在這裏,我就一定能送到的。”

王國勝朝對麵的療養院指了指:“你一個做生意的,人家讓你隨便進去嗎?”

姑娘有些調皮的樣子,說:“別人不行,賣花姑娘卻是可以進去的。誰會拒絕送給領導的美麗祝福呢?”

王國勝也點頭笑了。

姑娘問:“今天就送嗎?”

王國勝說:“送,今天就送。”

姑娘說:“好的,那就請您送一下花材吧。”

王國勝對姑娘說:“這方麵你是專家,我聽你的。”

姑娘取過一隻竹編花籃,開始挑選鮮花:“鶴望蘭是要有的,象征長壽;非洲菊和和康乃馨也要有,象征平安和健康;既然是老年男性,還要有扶郎和幹枝梅,象征堅強和成功;再有百合,象征高潔脫俗的人品;滿天星不是什麼珍貴品種,卻是不可少的,老人們都喜歡熱鬧。鮮花有這些就夠了,再配上針葉葵和魚尾葉,應該很有檔次和品位了……”

姑娘一邊說著,一邊選取花材,手裏的剪刀哢哢地響了一會兒,很快就做好了一隻漂亮的花籃,又給了王國勝一張卡片:“寫一句祝福的話吧,還有您的姓名。”

王國勝想了想,在卡片上寫下:“請收下一份美麗的心情和衷心的祝福。”落款處寫了:“一個敬慕您的晚輩”。

寫完後,交給姑娘,又問:“算一下,一共多少錢?”

姑娘有些不好意思的樣子,說:“這些都是上好的花材,一般要300塊一個。先生頭一次光顧,打八折,240塊好嗎?”

王國勝笑著說:“做生意都興討價還價的,不能你一口價是吧?讓我也說會價錢好嗎?”

姑娘臉上的笑意退去,說:“想必先生也不會讓俺虧本的。您說吧。”

王國勝說:“既然你讓我說,那我說話可得算數哦。也別240了,就按260吧,咱圖個吉利,你順,我也順。”

姑娘又笑了:“先生您體諒俺呢。”

王國勝的確是想幫一幫這個殘疾姑娘,他本來想說“500塊錢”這隻花籃,但話到嘴邊又改了口,畢竟隻是一個花籃,出價太高,就顯得有些刻意和做作了,說不定還會傷了姑娘的自尊心。如果真要想幫這個姑娘,來日方長,也總是有機會的。

王國勝掏出了錢包,付了錢,說:“那就麻煩小妹幫我送過去吧。對了,照這個樣子,你每天早上就替我送去一個,風雨無阻,先送10天吧。有什麼情況,你打我手機。”

王國勝給姑娘留下了自己的電話,還有一本書,一本介紹駝人集團和王國勝成長經曆的報告文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