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古往今來,聯姻是實現政治結盟最常見、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一種手段。
(二)草原之花嫁入皇家
在滿洲與科爾沁結盟的第二年(1625年)初,努爾哈赤派他的兒子皇太極親自到科爾沁草原來。在內兄貝勒寨桑家的酒宴上,皇太極第一次看見了梨窩淺笑、百媚橫生的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布木布泰生於明萬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1613年3月28日),是寨桑的次女,乳名“大玉兒”。布木布泰自幼生得皮膚白嫩,兩隻大眼睛水汪汪的,身材豐滿小巧,令人一見頓生憐愛之心。父親和族人都非常寵愛她,把她視為掌上明珠,但布木布泰卻從來都不恃寵撒嬌,一點也不嬌氣,她像其他的蒙古女兒一樣,自幼就馬上馬下,豪爽勇敢。由於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加上草原上無拘無束的生活,布木布泰養成了豪邁開朗、奔放熱情的性格,造就了強壯健美的體魄。當時的科爾沁草原上的蒙古民族大多以遊牧和狩獵為生,都體魄健壯,十分勇敢。前人曾寫詩讚頌說:
廣袤草原綠重重,
真山真水育英雄。
七歲女兒能試馬,
柳蔭深處打飛龍。
此時的布木布泰已經13歲了,這在當時早婚盛行的科爾沁草原蒙古族部落中,已是“大齡青年”了。花季的布木布泰秉承科爾沁草原天地之精、日月之華,出落得豔麗多姿、楚楚動人。她那一雙會說話的眼睛,配上長長的睫毛,平添了一份深邃之美。她那一雙明眸,對異性有一種無法抗拒的魅力,尤其那羞答答的一笑,更令異性倍加寵愛。皇太極為其迷人的容貌所傾倒,尤其是布木布泰“臨去秋波那一轉”,更堅定了皇太極主動屈尊求親的決心。
肩負滿蒙進一步結盟重任的皇太極,這次又不虛此行,他當即向內兄寨桑提出要迎娶布木布泰。此時,皇太極雖然早已娶了寨桑的妹妹,也就是布木布泰的姑姑。實際上,在皇太極此次科爾沁草原之前,福晉哲哲就跟皇太極提出了讓侄女布木布泰進宮的意見。因為,哲哲和皇太極婚後十二年來,還沒有生下一男半女,哲哲為了本民族在宮廷中的地位和利益,也為了使自己生活不感到寂寞,在事先征得家庭長輩們的同意後,向皇太極提出了上述想法。姑侄同事一夫,這件事在今天看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是,由於當時滿洲和蒙古部族之間婚媾的戒律極少,輩分之界限也並不嚴格,甚至還遺存有原始氏族部落中的風俗習慣。尤其當時滿族舊俗認為:非生我者或非我所生及同胞兄弟姊妹,皆可嫁娶。所以,皇太極的要求絕不過分,就像寶劍贈英雄、駿馬配雕鞍一樣,是一個合理的請求。
當時的科爾沁蒙古也把女兒能嫁到滿洲認為是部族的榮耀。寨桑見皇太極如此喜歡自己的女兒,當然對這門親上加親的喜事也十分高興。酒席之上,立即答應了這樁親事,並命令手下立即安排。布木布泰得知此事,也很高興。皇太極的才貌和風采她早有耳聞,又經過這次近距離的接觸,在她心中,皇太極就像那藍天上的雄鷹,草原上的駿馬,能與他相伴一生,乃是自己的福緣。就這樣,布木布泰的婚事十分順利地確定下來。
1625年2月,寨桑派長子吳克善台吉送女兒布木布泰與皇太極成婚。婚禮的頭一天,努爾哈赤為兒子的婚事派官員祭告天地、太廟。奉迎之日,皇太極到遼陽東京北岡親迎,努爾哈赤也隨後率諸貝勒及後妃出迎十裏。入城後,長長的奉迎儀仗隊伍,引導著喜轎繞行大半個遼陽城,全城張燈結彩,如過節一般,舉城同賀。汗王府內更是一片喜慶景象:紅氈鋪路,殿堂宮門粉刷一新,到處懸掛著雙喜紅綢、雙喜宮燈。四貝勒府東暖閣是皇太極和布木布泰的洞房,迎門豎立著一座大紅底金“喜”字木影壁,取“開門見喜”之意。暖閣裏邊靠北牆是龍鳳喜床。新婚用具也十分講究,黃地龍鳳雙喜字紅裏膳桌,金盆銀碗,紅木雕刻的梳妝台。婚後,宮內連續演戲三天,東京名角紛紛進宮獻藝。布木布泰就這樣從科爾沁草原來到了遼陽東京,成了皇太極的側福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