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登珠峰的機會卻姍姍來遲。1966年才傳來喜訊,說是1967年將再次向珠峰發起突擊。她和戰友們來到珠峰腳下,建立了營地,開始了緊張的訓練。但不久,“文化大革命”開始了,登山隊便被解散了。直到1974年,鄧小平同誌代表毛主席、黨中央批準恢複登山隊,並決定1975年再登珠峰,她才重新歸隊。那時,她已經36歲了,為了實現征服珠峰的宏願,她加倍刻苦地投人了訓練,待到1975年春天,她變得結實而又輕盈。
攀登珠峰的戰鬥打響了。潘多和她年輕的女戰友們,與男隊員並肩闖過了“白色死神”肆虐的北坳,衝過了使人站不住腳的大風口,翻過了曾經使外國登山家談虎色變的“第一台階”。但由於種種原因,在突擊頂峰時,女同誌隻剩下她一個了。
橫亙在她麵前的是最後一道險關——“第二台階”。這是峰頂下一堵岩石陡崖。它坐落在海拔8700米的高山上,一些外國人說這裏是“連飛鳥也難越過的地方”。走在前頭的第一結組,已經在陡壁上搭起了金屬梯,懸掛了尼龍保護繩。但從金屬梯頂端到“第二台階”陡壁的頂部,還有一多半的距離,而且陡壁頂部還有一塊凸突出來的岩石,使人無法直接翻越。潘多斜著身子,她的雙腳已經兩次離開了梯子,但兩次都懸掛在岩壁上,上不去。她鎮靜了一下,開始第三次登攀。她用嘴咬住了主繩,左手抓住尼龍保護繩,右手按住右上方的岩頂,右腳往上方跨出去,全身往上一使勁,終於翻上去了。接著,她和戰友們一起又攀越了140多米長的冰坡和陡崖,終於登上了無限美好的頂峰。
風雪在珠峰上怒吼。潘多和戰友們用力把國旗舉過頭頂,展開在空中,讓鮮豔的五星紅旗在世界最高峰峰頂飄揚。他們都激動地流下了眼淚。
11日記本上的五星紅旗
著名體操運動員李月久有一個淡藍色封皮的日記本。這個日記本的扉頁上畫有一麵五星紅旗,幾乎占了整整一頁紙。再往下翻,你就會發現,每隔幾頁,在紙的最上麵,也都畫有一麵五星紅旗。在這個不厚的本子裏,足足畫有十幾麵五星紅旗。
當人們問起為什麼要畫這麼多的五星紅旗時,李月久就會告訴你:“這些國旗現在畫在本本上,將來一麵麵都要升出去的,要升到國際體壇的上空去!”
這一麵麵五星紅旗代表著李月久崇高的誌向,在攀登世界體操高峰的實踐中,他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去努力實現它。
1957年,李月久出生在營口市的一個工人家庭。他從小就非常喜歡運動,常跟著住在他家附近的京劇團演員練功。他們家生活比較困難,懂事的他每天要幫助父親糊1000多個火柴盒,有時要幹到深夜,從而養成了吃苦耐勞、艱苦樸素的好品質。他天性好動,在草堆上一玩翻筋鬥,就忘了饑餓和疲勞。
在開始體操生涯之後,李月久就立誌要為國爭光。他意誌堅強,訓練刻苦。在他成長的道路上,灑滿了汗水與鮮血。他的頭曾經碰過地麵,引起腦震蕩;他的腳也受過傷;胳膊因為骨刺,做過好幾次手術。有一次,檢查身體時,醫生發現他的右胳膊有一處肌肉因斷裂而出現異常。可是,李月久卻怎麼也記不起這些傷痕是什麼時候留下的。因為他在訓練中的磕碰、受傷實在太多了,他的心思全在訓練上,根本沒有時間去顧及。
人們傳頌得最多的,還是李月久血濺賽場的故事。
1980年,在美國哈特福德市的體育館裏,中國體操隊正在與強大的對手日本體操隊爭奪男子團體世界冠軍。日本隊曾經10次獲得世界冠軍,中國隊要戰勝日本隊並非易事。作為中國隊的主力隊員,李月久自然要拚盡全力。他沉著地走進場地,飛身上杠,一連串優美嫻熟的動作,博得了全場觀眾的陣陣掌聲。動作快結束時,為了奪取更好的成績,他采用了近距離抓杠的動作。可是,就在這一瞬間,意外發生了。他的嘴碰在了鐵杠上,下唇被磕開了一個大口子,牙齒也被撞掉了半顆:鮮紅的血濺在了他的身上和臉上,劇痛使他幾乎窒息,但他仍然堅持著做完全部動作。
傷勢實在是太重了,但下杠後,李月久堅持不上醫院。他知道,比賽已到了關鍵時刻,他決不能在這個時候離開。他躺在長椅上,隨隊醫生給他做了緊急處理,用膠帶把斷裂的傷口粘起來,然後,又用紗布捂在上麵,讓李月久用牙咬住。不一會兒,鮮血就把紗布染紅了。李月久不顧傷痛,開始做第二個項日——自由體操。他憑著往日練就的過硬本領,令人難以置信地取得了9.9分的好成績。
在鞍馬項目中,李月久正要落地的時候,傷口裏的血濺到了眼睛裏,他看不清地麵,一個趣超,腳腕立刻劇痛難忍,他堅強地站住了,贏得了9.7分的好成績。醫生檢查時,發現他的腳腕脫臼,立即給他做了正位,然後用膠布固定。這時,最後一個項目又開始了,李月久強忍著劇痛,用全身的力量再次上場,為祖國再做一搏,經過體操隊員們的共同努力,經過李月久的浴血拚搏,中國體操隊有史以來第一次戰勝了口本體操隊,贏得了男子團體冠軍。李月久,這位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廣,終幹讓畫在日記本上的五星紅旗高高地升起在世界體壇的領獎台上,為親愛的祖國贏來了榮耀。他那血濺賽場的雄姿,將永遠激勵著千萬個後來者,為祖國的榮譽去奮力拚搏。
12女排“五連冠”
中國女子排球隊,這是一個聞名遐邇的響當當的名字。提起它,無人不知;說起它,無人不挑大拇指。這不僅因為它在1981-1986年的世界杯女排賽、世界女排錦標賽、奧運會女排賽這三大世界大賽上,連續五次奪得世界冠軍,成為世界上獲得“五連冠”的排球隊,也不僅因為它的隊伍中有“鐵榔頭”郎平、“天安門城牆”周曉蘭等世界著名運動員,更主要的原因是:它是一支為祖國榮譽拚搏、為振興中華拚搏的模範集體。
當年,這些姑娘都是新中國成立後出生的20多歲的年輕人。雖然她們的人生閱曆很淺,但是她們深深懂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了建立新中國灑下了熱血,許多人甚至獻出了生命,作為新中國的年輕一代,應當接過革命前輩的接力棒,奮發圖強,為國爭光。她們深深懂得為國爭光,作為運動員就要甩掉“東亞病夫”的帽子,把我國的競技體育搞上去,在世界體壇上升起鮮豔的五星紅旗。
但是,世界冠軍的領獎台不是輕而易舉地就能登上去的。且不說排球運動自1895年美國的威廉·摩根發起以來,一直是歐美人的強項,且不說經過臥薪嚐膽而異軍突起的日本女排曾在世界排壇上稱雄一時,被人稱為“東方魔女”,僅就1981年的世界排壇形勢來看,也是強手如雲:高大的美國隊、前蘇聯隊,防守頑強的日本隊、韓國隊,“加勒比旋風”古巴隊,後起之秀巴西隊、秘魯隊……
麵對強大的對手,中國女排的姑娘們毫無俱色。為了把排球搞上去,為了在世界體壇上升起五星紅旗,她們拚啊、搏啊,奮鬥不止。汗,不知流了多少;苦,不知吃了多少;渾身的傷病也不知落下了多少。她們的青春年華是自覺地在緊張、勞累的旋律中度過的。她們的座右銘是我國已故老運動員容國團的一句話:人生能有幾回搏!她們的人生信條是:我們運動員,運動生命隻有那麼幾年,現在不搏更待何時!她們的幸福觀是:為祖國的榮譽拚搏是最大的幸福!她們的堅定信念是:不論幹什麼,隻要振奮精神,團結一致,尊重科學,全力拚搏,落後就能變為先進。我們這個國家,是充滿拚搏精神的國家,我們中華民族是敢於為美好理想拚搏的民族。中國人不僅能拿小球的世界冠軍,也能拿大球的世界冠軍,占世界四分之一入口的中國人是有誌氣有能力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
1981年II月7日一16日,第3屆世界杯女子排球賽在日本舉行。就在這次重大賽事上,中國女排的拚搏終於結出碩果:經過七場糜戰,中國女排分別戰勝前蘇聯、韓國、古巴、保加利亞、巴西、美國、日本,以七戰七勝的驕人戰績,奪得第3屆世界杯女子排球賽冠軍。II月16日,這是令中國女排及全國人民終生難忘的日子。晚上,在世界杯排球賽場上,第一次升起五星紅旗,第一次響起國歌,中國女排第一次嚐到了世界冠軍的滋味。她們站在領獎台上,眼裏含著喜悅的淚水,從內心感到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從此,一發而不可收,中國女排又連續獲得四個世界冠軍,成為世界排壇上的“五連冠”球隊。
讓我們記下她們的名字吧:
1981年11月7日一16日,第3屆世界杯女子排球賽冠軍:中國女排。
隊員是:曹慧英、梁豔、郎平、周曉蘭、楊希、孫晉芳、陳招娣、周鹿敏、朱玲、陳亞瓊、張蓉芳、張潔雲。 1982年9月12日一25日,第5屆世界杯女子排球錦標賽冠軍:中國女排。
隊員是:孫晉芳、郎平、張蓉芳、陳亞瓊、梁豔、鄭美珠、周曉蘭、曹慧英、楊希、陳招娣、楊錫蘭、薑英。
1984年8月,第23屆奧運會女排賽冠軍:中國女排。
隊員是:張蓉芳、郎平、梁豔、鄭美珠、周曉蘭、楊錫蘭、薑英、楊曉君、侯玉珠。
1985年11月10日一20日,第4屆世界杯女子排球賽冠軍:中國女排。
隊員是:郎平、楊錫蘭、梁豔、侯玉珠、鄭美珠、薑英、楊曉君、蘇惠娟、林國清、殷勤、李延軍、巫丹。
1986年9月13日,第10屆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冠軍:中國女排。
隊員是:楊錫蘭、梁豔、鄭美珠、侯玉珠、楊曉君、薑英、李延軍、蘇惠娟、巫丹、殷勤、劉瑋、胡小風。
13國旗·祖國·母親
朱建華是我國三次打破世界紀錄的著名跳高名將。上中學時,他的跳高成績就已經很突出了。1979年,他第一次離開母親出國比賽,麵對著千叮呼萬囑咐的母親,竟情不自禁地哭了。作為一個男子漢,第一次離開母親就哭鼻子,他覺得怪難為情的。
一年過去了。1980年6月6日,朱建華再次出國,來到意大利都靈參加第4屆世界中學生運動會。初夏的都靈氣候宜人,風光如畫。朱建華心情舒暢,順利地跳過了2. 19米,戰勝了來自20多個國家的少年選手,奪取了本屆比賽的跳高冠軍。
在領獎台上,他望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聽著莊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心裏禁不住一陣激動。但也許是這次勝利來得太容易,也許是他還過於單純,這陣激動隻是伴隨著幾分自豪,還沒有那種切膚的深沉感。
那種切膚的深沉感受,朱建華後來體驗到了,不過那不是在領獎台上,而是在一個十分特殊的境地裏。
第4屆世界中學生運動會結束後,中國中學生田徑隊要回國了,朱建華卻還要轉道西班牙,去墨西哥參加比賽。當時,教練想得很簡單,以為在意大利上飛機有人送,到西班牙機場有人接,朱建華一個人獨來獨往沒問題。於是,這位躊躇滿誌的17歲少年一個人踏上了征程。
離開了熱熱鬧鬧的集體和朝夕相伴的夥伴,置身於語言不通的異國旅客中,朱建華感受到了一種難熬的寂寞和孤獨。
兩個小時過去了,他急切地走下飛機。檢票口處沒有人來接他,因為這不是主航班,機場上連一個中國人也沒有。後來他才弄明白,不知是誰把時間記錯了,他竟比通知的時間提前一天到了馬德裏。
同機的人陸續離開了機場,他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檢票口,問人家,語言不通;打電話,又不知道電話號碼。半小時、一小時過去了,他情急之下,闖進候機廳裏的房間,用自己發明的啞語比劃了一陣兒,又趕緊把自己的護照掏了出來。
機場上的西班牙工作人員看到了護照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馬上明白了:“China! "
“對!對!China! China! ”朱建華連聲說。
工作人員抽出一張紙條,寫下了中國大使館的地址,叫來1,一輛出租汽車。
汽車在街上奔馳著,拐來拐去,一會兒停下了,朱建華茫然地下了車,“這是到哪兒呀?”司機探出頭來,用手朝一幢建築物指了指。朱建華扭頭一看,那幢建築物的上空,正高高地飄揚著一麵鮮豔的五星紅旗,那“呼啦呼啦”的響聲,仿佛在向他招手,在向他呼喚!
啊,國旗!啊,祖國!啊,母親!朱建華不顧一切地向插著五星紅旗的中國大使館奔去,像迷路的孩子投入母親的懷抱,忍耐多時的眼淚,撲簌簌地灑落下來……
啊,這是一次意外的失落,卻給了他一份意想不到的收獲:他真切地感覺到了國旗——祖國母親給他的力量,他真正明白了第一次出國時在母親麵前流淚的原因。他從此告別了單純、幼稚、無憂無慮的童年。他的心中從此永久地飄揚著一麵五星紅旗!這麵旗象征著祖國和母親,時時在召喚著他,關心著他,鼓舞著他,給了他無窮的智慧、勇氣和力量!正是這麵旗,正是這種力量,鼓舞著他在墨西哥的青年田徑賽上迸發出驚人的一跳,創造出令人震驚的佳績;正是這麵旗,正是這種力量,鼓舞著他勇敢拚搏,再攀高峰,連續三次打破跳高世界紀錄;正是這麵旗,正是這種力量,鼓舞著他永遠頑強地朝前走著,去創造和描繪更加美好的人生
14金色的小鹿
賽跑是人類最認可最相通的一種比賽,最早參加奧運會的中國運動員劉長春就是去參加賽跑的,但我們從來沒有跑贏過外國人。於是,體壇上有著這樣一種說法,說因為人種品質的差異,黃種人在田徑賽上,特別是在徑賽上很難搶上風頭。田徑場似乎是歐美人的世襲領地。
然而,90年代,往日的迷信被一群出身農家的中國姑娘打破了。她們像一群金色的小鹿,疾馳在國內外大小賽場上,以驕人的成績令世人瞳目。僅1993年一年,她們就改寫全國紀錄、亞洲紀錄、世界紀錄達66次之多。她們把中華女子中長跑的成績提高到了全世界全人類的最高峰,為長期在世界徑賽排名榜上杳無蹤跡的中國,創下了一番可以傲視天下的偉績。
王軍霞是她們中間最為奪目的一個。這個長得很瘦小,甚至很不起眼的姑娘,跑起來卻十分了不得。她是世界錦標賽、世界杯、奧運會、世界紀錄和歐文斯杯5項冠軍得主,被體壇稱為“大滿貫”。
1993年9月8日,她在中國第7屆全運會上,演出了一場世紀之戰,10000米跑出了29分31秒78的驚人成績,將由挪威“世界長跑皇後”克裏斯蒂安森創造的、沉寂了7年之久、被專家稱為“下個世紀的紀錄”的世界紀錄,縮短了41秒96。這之後,她和其他姐妹們又連破了1500米和3000米的世界紀錄,轟動了整個世界。
這一年,她獲得了舉世聞名的歐文斯杯。那時,她已獲得3項國際大獎了。除歐文斯杯外,還獲得了國際田聯評選的1993年世界最佳運動員稱號,獲得了英國舉辦的、世界每年僅選一位的最佳女運動員的殊榮,與她比肩獲得該獎的最佳男運動員是偉大的籃球巨星邁克爾·喬丹。
1996年,王軍霞出征亞特蘭大。在第26屆奧運會上,她爭金奪銀,先後奪得了5000米金牌和10000米銀牌,成為女子5000米賽跑最新紀錄的首創人,同時也成了中國選手在奧運會中長跑項目上披金戴銀的第一人。當她奪得了5000米金牌後,身披鮮豔的五星紅旗繞場一周。全世界都在熒屏上看到了這一幕,整個黑眼睛、黃皮膚的民族都在為此歡呼,她也為全體亞洲人爭得了巨大的光榮。
當代世界高水平的田徑運動之戰,是向人類自身極限的挑戰,破紀錄是十分艱難的。而王軍霞不但破了,而且幅度如此之大,她經曆的過程肯定是極其艱苦的。一塊塊金牌凝聚著多少辛苦與堅忍呀!是為國爭光,為國旗增輝的信念,使王軍霞把自己的體能逼上了巔峰,一步步走向輝煌。
1998年9月16日,王軍霞赴美國克羅拉多州大學留學,那兒的田徑訓練條件非常好。她特地帶上一麵國旗,準備到美國後布置在她的住房裏。祖國將永駐她心中。她說,自己恢複訓練後,成績若能上去,希望能有機會再次報效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