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中國共產黨第一所黨校創辦時間考訂(2 / 3)

二、安源黨校創辦於1924年12月的主要依據

(一)青年團安源地委1924年12月3日《團務報告》記載:“C·S(即共產黨和青年團的代稱——引者注)聯席會,從10月28日起,到11月10日止,共開過會議三次,計得議決案十二件:其中關於宣傳方麵的文件……6、合辦黨校,一初級班,專收工友同誌;二高級班,在寒假內開課,專收學生同誌,辦法仿照C湘區,講義由區供給。待講義到後,即行著手。”[1]P403這是目前所見到的中國共產黨創辦黨校最早的曆史記載。

(二)青年團安源地委宣傳部1925年6月20日第五號報告記載:“黨校開辦時有學生六十人,就其程度之高低分為兩班教授。每天到課人數至少三分之二以上,但不久便漸漸地少了。”[1]P483這裏雖未提到黨校創辦的時間,但至少說明黨校已按計劃開學,而計劃時間是“寒假內開課”。

(三)曾在黨校學習的一些安源老工人曾回憶過安源黨校創辦情況:

(1)易友德1969年10月15日回憶:“安源辦過一期黨校,約1923年上半年辦了兩個月的樣子。講課內容是從曆史講起:(1)野蠻時代;(2)漁獵時代;(3)畜牧時代;(4)農業時代;(5)工業時代。在講各個時代時分別講政治、生活、組織、生產情況,並結合現實情況講。去黨校學習主要是黨員去,我去過,我記得四十多個人。在黨校學習以後,有的人去俄國學習了。在黨校講過課的:任嶽、文達石、蕭勁光。黨校辦在新街張家灣右屋樓上,教室裏擺了四十多張桌子(凳子沒有聯在上麵),是學校上課用的。桌子朝麵與屋大門一致,教室正麵貼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李卜克內西、盧森堡五個人的像,教室裏有講台、有黑板。”[2]P54~55

(2)彭炳喜1980年1月26日回憶:“我們支部團員學習較好,所有團員均參加補習夜校學習文化,而且開會時都到會,在二樓開團員大會,湖南省團委一再表揚,並且學習最好的有楚益卿、張連樹、張汝全、湯正倫、彭炳喜等……我本來隻讀一年老書,於一九二二年參加安源大罷工後,在工人補習班學習文化有三年多。二四年參加黨團幹部培訓班,學習兩個月。學習的材料是政治經濟淺說,因此稍懂一些革命道理。”[2]P56~57

(3)易友文1973年10月12日回憶:“蔣先雲到水口山去了,汪澤楷就來安源接替蔣先雲,他來就擔任黨的工作,沒有擔任俱樂部什麼職務。搞了一年的樣子,他住在湖北同鄉會蔣先去住的房子裏,蔡增準不知道住在什麼地方。汪澤楷走後,劉昌炎來接替他的工作,不知道什麼地委,也不知住在什麼地方。經常在俱樂部大廳開會,人少就在易友德的房子裏,在俱樂部講台靠山這一間。在張家灣一個什麼‘團’的地方辦黨校。黨訓班第一批不知什麼時間開辦的,我在那裏開過會,我與易友德不是一批,學一期好象是一星期。”[2]P56

(4)劉清華1969年10月13日回憶:“我是民國十一年入黨的,介紹人是朱少連、李德炳。共產黨開始不公開,不是叫共產黨,而是叫CP、CY。罷工勝利後辦過黨校,是毛主席辦的。開始辦在八十間,後來搬到張家灣了。參加黨校學習的是少數人。我沒有在黨校學習過,我文化少了一點。劉昌炎、寧迪卿、胡子厚等都在黨校學習過。在黨校學習的後來抽了十幾個去俄國學習。”[2]P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