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事
作者:劉秉榮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賀龍元帥,1927年率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主力參加黨領導的八一南昌起義,並由周恩來同誌親自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自此走上波瀾壯闊的革命征程。而實際上,他早在辛亥革命前後,就自覺追隨孫中山,踏上了投身民主革命的傳奇曆程。
參加“中華革命黨” 第一次拉隊伍
1896年3月22日,賀龍誕生在湖南省桑植縣洪家關的一戶貧苦人家。桑植地處偏鄉僻壤,苗漢雜居,這兒的農民們受封建製度和官吏惡霸的壓迫更為厲害。曆代都有過綠林豪傑,挨不過官府惡霸的欺壓,就嘯聚山林,殺富濟貧。賀龍的堂曾祖父賀廷璧,就曾樹起大旗反清,人稱“璧大王”,後遭官府殺害。
賀龍就在這樣的家庭和環境中長大。他6歲啟蒙,但在他那幼小心靈中,就生了厭讀書好習武的根子。於是,連一本《三字經》也沒讀完,就棄文習武了。
稍長,因家境困難,賀龍隨姐夫穀績廷趕馬。穀績廷是哥老會中的“龍頭大爺”,賀龍隨他的馬幫走遍了湘、鄂、川、黔邊各地。這期間,賀龍也加入了哥老會。數年的趕馬生活,使他更加了解人民的疾苦,更加憎恨官府和惡霸,同時,也不時聽說過孫中山和同盟會的事。
1911年辛亥武昌首義,中華民國成立。但由於袁世凱竊取了革命的果實,中華民國有名無實,百姓仍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於是,孫中山東渡日本,把“同盟會”改成了“中華革命黨”,進行“二次革命”。時有湖南桃源旅居日本的覃振,在東京成立了“湘西同鄉會”。經在日本留學的桑植人陳圖南介紹,賀龍秘密加入了中華革命黨。
在一次做兵運工作中,賀龍在沅陵與大庸交界處被當地團警隊逮捕,押到沅陵。這是賀龍投身民主革命後第一次坐牢。後經父親和堂兄營救,蹲了1個月又4天牢房的賀龍才走出獄門。
1916年2月,蔡鍔發動的護國戰爭,在四川進入兩軍對壘階段,激戰日酣。為策應蔡鍔反袁護國,賀龍同陳圖南、韋敬齋等13人,謀劃舉行農民起義,用兩把“菜刀”——其實是砍柴刀,毛澤東曾親口讚揚賀龍兩把柴刀鬧革命,由於毛澤東的湖南口音,聽者把柴刀誤聽為菜刀,遂一直沿襲下來——趁夜砍了芭茅溪鹽局,生擒了稅警官李佩卿,繳獲了12支毛瑟槍。繼而,在洪家關召開“桑植討袁民軍成立大會”,賀龍被推舉為“桑植討袁民軍”總指揮。首戰攻占了桑植縣城,殺了城內頭號大惡霸朱海珊,並推選了革命黨人卓曉初代理知縣掌事。
賀龍在後來談到這段曆史時說:“蔡鍔起義之後,1916年,我20歲,這時湘西農民都起來了,反對地方軍閥統治。我和陳圖南、穀績廷領導桑植農民起義,先後提了鹽局和沈典三的槍,在縣城殺了大劣紳朱海珊。”
1916年4月16日,湖南都督府軍事廳廳長程潛在靖縣召開湖南人民反袁大會,被推舉為湖南護國軍總司令,誓師討袁。經湘西護國軍左翼司令羅劍仇介紹,賀龍率領的數百名桑植討袁民軍被正式編入護國軍。
6月初,賀龍率本部人馬同羅劍仇一起,圍困了盤踞在大庸的北洋軍。7月,依附北洋軍的王子豳出兵來解救,賀龍指揮人馬堅決抵抗。雙方僵持到8月初,直至湖南督軍湯薌銘被逐,譚延闓二次督湘,湘西戰火始告平息。
譚延闓為削平各地方勢力,於8月21日令湘西各路民軍分別開往長沙、常德聽候整編。還沒同軍閥政客打過交道的賀龍不知譚延闓囊中之計,又適逢母病,便回家探親,將隊伍交給羅劍仇率領。羅劍仇帶著隊伍開往桃源,途中被預先埋伏的湘軍包圍,人馬均被湘軍收編。
賀龍從兩把菜刀奪槍帶隊伍起,參加討袁之戰和以後的湘西護法之役,雖累遭暗算,隊伍被收編,但他在政治、軍事上都受到了實際鍛煉,取得了經驗教訓,也樹起了一定的聲威。
立誌從戎,為民除害興國
當賀龍料理完母親後事,趕回桃源,方知隊伍已被收編。旋即到常德,找到了羅劍仇。賀龍劈頭問道:“咱們的隊伍呢?”
羅劍仇說:“文常,咱們的隊伍已被譚都督收編。現在好了,袁世凱歸西,革命已經成功。”
賀龍眉毛一挑說:“袁世凱上西天了,他左右的那些狗雜種還在,怎麼能說成功?”
羅劍仇說:“不講那些,還是講眼前吧,如今譚都督正在用人之際,我們找找他。”
譚延闓是湖南茶陵人。極善看風使舵,又會拉攏各方勢力,因甘草能調合百藥,故人送其號為“甘草”。譚延闓見賀龍不是等閑之人,在民軍中威望很高,就委任他為湖南督軍署谘議員。並撥出兩隻糧船讓他收稅。這在別人眼中,是一個不錯的美差,賀龍聽了,卻氣憤地說:“叫我替你們收黑心稅?做夢吧,老子打的就是稅官。”說完,拂袖而去。
羅劍仇追上賀龍,又把他拉到家中,勸著說:“文常,你的抱負我知道,要為窮人爭個天下,可這世道,這時局,你還沒看清嗎?那孫先生奮鬥了多年,中華民國也不過換了個旗號,富人還是富,窮人照樣窮。”又說:“如今那些討袁軍領袖,都去做官享福了,你20出頭,正是快活的好光景……”
賀龍聽到這裏,又起身頭也不回地走了。
在長沙,賀龍遇見了堂兄賀連元,經他介紹,賀龍同林德軒相識。林德軒是湖南石門縣人,早年留學日本,加入同盟會,在護國戰爭中曆任討袁軍旅長、湖南清鄉督辦、湘西護法軍長。賀龍早就聽說過林德軒的情況,他對林德軒的革命精神甚是佩服。便把自己不當谘議員的情況說了一遍,林德軒讚揚說:“好!有骨氣!”接著,兩人一番長談,林德軒的話,賀龍越聽越愛聽;賀龍的見解,林德軒也讚賞。彼此隻恨相見之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