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賀龍在辛亥革命前後(2 / 3)

經林德軒介紹,賀龍又投入反對湖南軍閥勢力的鬥爭。

那時革命黨人正策劃炸毀譚延闓的住宅,暗殺梅子根。便將炸譚宅任務交給了賀龍。正當賀龍懷揣手榴彈,尋找時機之際,刺殺梅子根的革命黨人董清,在青石街開槍落空,引起了軍閥們的驚恐,連夜搜查抓捕刺客。在賀龍住所福元旅館內的磚牆中,搜出了手槍和手榴彈,遂將賀龍逮捕入獄。

革命黨人立即全力營救。時逢譚延闓因湘軍“內訌”,被人向北洋政府告狀,正處孤掌難鳴之際,林德軒等審時度勢,改變了策略,將“攻譚”改為“拉譚”,願同譚一起,對付北洋政府。譚欣然同意。隨後,革命黨人提出釋放賀龍,譚遂順水推舟。賀龍得以釋放,這是他投身民主革命後第二次坐牢。

不久,孫中山策動“護法運動”,湖南革命黨人一致響應,並決定在湘南、湘西發動起義。

按照革命黨人的部署,賀龍同羅劍仇一起從長沙輾轉到湘西南的洪江,策動起義。賀龍即憑老關係,從大庸、永順找了200多人,使得起義成功打出了旗號。

1917年的冬天,鬥爭形勢又發生了變化。南北軍停戰言和,北洋督軍傅良佐棄職逃跑。這時,湖北鄂軍第9師師長宣布湖北護法獨立,遭到北洋軍重兵圍困,孫中山即電令湘西將領援鄂。賀龍和羅福龍奉命前往,誰知又遭暗算,湘西護法軍總司令用計把賀龍同羅福龍騙到常德扣押起來,隊伍再次被收編。

賀龍見隊伍又被收編,悶悶不樂,決心回鄉,再拉隊伍。

賀龍離開常德,水、陸兼程來到桃源、慈利兩縣交界的兩水井,在這裏,他同一名叫吳玉霖的青年一起奪了途徑此地的縣太爺的兩支槍,受到官府的通緝。

澧州有個民軍援鄂司令,叫王子才,有30餘人,20多條槍,他素敬賀龍,聞賀龍到來,便奉送賀龍一條槍,並給賀龍安了個營長的頭銜。賀龍遂隨王子才部開到湖北石首,僅與北洋軍一江之隔。

王子才的頂頭司令叫榮金芳,還沒同北洋軍作戰,就嚇跑了。王子才見狀,即把隊伍交給賀龍也跑了。這樣,賀龍就成了湘西援鄂民軍第1路所屬遊擊司令,參加了援鄂戰爭。

隊伍也發展到100多人,70多條槍。

1918年春天,林德軒被廣東政府任命為湖南省湘西護法軍第5軍軍長,住在石門,賀龍前往拜訪。林德軒對賀龍重新起家,大加讚賞,遂委任他為湘西護法軍第5軍第1團第1營營長,並令其駐防桃源。後又隨林德軒由桃源、黃石移防桑植,保境安民。

這年,桑植水災嚴重,兵荒馬亂,天災人禍,貧民百姓,苦不堪言。賀龍目睹慘狀,十分同情,一麵下令嚴飭軍紀,一麵賑濟災民。他又迅速帶著副官賀植卿到縣衙內麵會黃知縣,逼令他通知田糧處,打開官倉,在城中設粥棚,賑濟災民。賀龍這一果斷善舉,救了許多貧民的性命。同時掃平和收編了境內的土匪。

這時候的湘西政壇軍界,混亂異常。後來人稱湘西王的陳渠珍掌握了湘西靖國軍第1軍軍長職。林德軒見陳渠珍在湘西勢大,自己立腳不住,便將隊伍開走,並給賀龍下了開拔命令,賀龍經一番權衡之後,決計脫離林部,毅然率營留在桑植。

在新老軍閥混戰的夾縫中,奮鬥並等待著

賀龍率部留在桑植後,同時收到兩張委任狀,一張是陳渠珍送來的,委他為支隊司令,駐防沅陵;另一張是澧州鎮守使王子豳送來的,委他當團長。賀龍望著兩張委任狀,思索良久,最後決定依了王子豳,緣由是自己同陳渠珍素無往來,與王子豳雖然過去交過手,但那時各為其主。另外,王子豳在辛亥武昌首義中,曾率領“武字軍”智取荊州,在消滅最後一支清軍的戰鬥中,被孫中山先生讚為“奮勇能戰”的將領,他掌管澧州後,也做過一些好事。因此,賀龍接了王子豳的委任狀。

1920年7月,湘西發生兵變。譚延闓第三次督湘不久,便指使其親信卿衡,在王子豳赴慈利間,將其殺害於途中,奪得了澧州鎮守使大權。

王子豳之子王育寅,發誓要為父報仇,集中了7000人馬,哭師起兵,自封為常澧護國軍總司令,並派人赴桑植請賀龍出兵作戰。

賀龍與卿衡早有舊隙,今見王育寅相請,滿口應承,遂起兵赴慈利,會同王育寅,將慈利城團團圍住,向城中猛攻。賀龍親自帶隊,攻破了北門。不消半日,慈利的3座城門均被攻破。卿衡見大勢已去,急帶殘兵逾牆而逃。

王育寅攻占慈利後,以“逃賊猶存,大仇斯在”為題,向全省發出通電,要求湖南當局嚴懲卿衡。卿衡所為,原秉譚延闓之意,譚延闓見狀大怒,立即發令湘西各路軍隊,出擊討伐。

王育寅聞知此情,急召左右相商,眾皆無計可施。唯賀龍提出:“請林修梅來主軍中大事,譚軍必不敢來。”王育寅一番權衡,同意了賀龍的意見。

林修梅是林伯渠的堂兄,革命黨人,在湘軍中威望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