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才少年(1)(1 / 3)

一、父子同心

畫家畢加索出生於1881年10月25日,畢加索的家鄉馬拉加是西班牙僅次於巴塞羅那的一個重要海港,它位於西班牙的南端,是一個典型的地中海城市。與今天的繁榮相比,1881年的馬拉加屬於另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畢加索出生的時候,馬拉加的人民仍然依賴著裝船、織棉、製糖、煉鐵、生產葡萄酒以及種植杏仁、葡萄等水果作為營生。當時,城裏有12萬居民,這麼多的人口聚在這個小小的地方,再加上排水係統不完善和供水不足,使這座小城顯得更為擁擠。這裏有27所教堂,4個修道院,可容納上萬人觀看的鬥牛場,尚未完成的大天主教堂,建在舊日摩爾人兵工廠的巨大市場,還有許多的劇院。這是一座真正的西班牙城市,有著悠久的曆史傳統和強烈的民族意識。除此之外,它還擁有整個歐洲最宜人的氣候,陽光充足,全年隻有40天可見到雲層。不過在1881年,到西班牙旅行的人還很少,所以不曾有外來的遊客享受到這明媚的陽光、醉人的空氣和那暖洋洋的海水。

畢加索的父親荷塞·魯茲是一名畫家,在城裏的藝術學校擔任教師,並且是地方博物館的館長。他在博物館的工作包括修補一些毀損了的圖畫,他那極其精巧的藝匠手法十分適合這份差事,此外他自己也畫一些畫。荷塞有一份數目雖小卻穩定的收入,而且每賣出一幅畫還可多得一筆生活費用;他有許多放蕩不羈的朋友,其中有一些是畫家;另外他還喜歡看鬥牛,這種活動在他所住的地方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精彩。

然而年輕總會消逝的。到了40歲時,家人就逼著他結婚了,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兄弟姐妹中還沒有人生過兒子。荷塞本人對結婚並不熱心,但還是順應家人的安排和一名叫瑪麗亞的女子成婚,這是1878年的事。

荷塞·魯茲在墨塞德的帕拉薩地方租了一間寓所,從此,他要負責全家人,包括妻子、兩個未出嫁的姐妹、嶽母的生計。1881年時,他們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巴布羅·魯茲·畢加索。1884年時,畢加索又添了一個妹妹。就在此時,瑪麗亞的兩個姐妹伊拉地亞和海利歐桃拉因為葡萄園被蟲害所毀,也搬來和他們一起住,生活因此變得困難起來了。日複一日的憂慮,緊緊地壓迫著荷塞。他對此毫無辦法,除了用畫來抵付房租,私下教一些學生外,就隻能賣一些應景的油畫。

荷塞在生活上的困難,許多人都可以憑自己的經驗了解到;但他的另外一種困境,也許隻有藝術家才能完全明白。他是一名畫家,需要的是全心全意地作畫,而現在他對自己在這方麵的天賦卻失去了信心。也許他發覺這種自信一開始就是虛假的,也許他在40歲時忽然發現自己並沒有真正的創造力,也可能是他發覺原先存在內心的某些東西已被現實生活壓得粉碎——一個藝術家的靈感已經被女人、孩子、日常瑣事榨幹了。不論是什麼原因,其造成的結果都是一樣的。在日後他兒子為他畫的肖像裏,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疲倦的男人把頭靠在手上,帶著深深的失望和煩悶的表情,對生命的品味已完全消失殆盡了。

然而對小孩子來說,日子還是相當快樂的。小畢加索還不懂得生存的不易,而過度擁擠、稍顯肮髒的小房舍對他來說也跟廣場上燦爛的陽光一樣自然。畢加索不常見到父親荷塞,因為父親要定時去教課,去博物館上班,去拜訪老朋友,並且去看每一場鬥牛。當然,在畢加索不太頑皮的時候,父親也會帶著他一同去。

這位全家依靠的男人的財富來源就是一支畫筆,雖然荷塞從來不在家裏工作,卻經常把畫筆帶回家清洗。畢加索從小就以敬畏的心情看著這些畫筆,這種敬畏不久就轉變為一種雄心壯誌,使他一輩子也沒有懷疑過繪畫的崇高地位。

1889年,畢加索8歲的時候,他畫了一幅《鬥牛士》。其實,畢加索最早的一些作品很可能是在家附近的泥巴堆裏完成的。他很快就掌握了這種作畫技巧,以致常常使他的表姐妹們非常驚訝。她們可以隨意指定一種動物身上的某一部分,例如狗的爪子、雞的尾巴等等,而他就從這一部分開始,把整個動物的身體畫出來,或用剪刀在紙上把它們剪出來。

畢加索隨時隨地都在畫畫,尤其是在學校裏麵。至於學校的一般課業(包括算術、讀書、寫字),他可一點兒都沒學到。以至於在此後的一生中,字母始終拚得亂七八糟。不過,他在學校倒是察覺到自己是個特別的人物,是不受一般法規所左右的。

即使在一所不太嚴格的學校裏,一個孩子如果是整天坐在那兒不看書本、自顧自地畫著野牛或自己帶來的鴿子,甚至自行站起來凝視著窗外,勢必要受到老師的斥責,更有可能得到一頓打。但是,畢加索卻是個例外。他常常遲到,坐下來就開始盯著時鍾,期待被釋放的一刻,有時玩弄著鴿子或從父親那兒弄來的畫筆。他並不像是一個邪惡的、不守紀律或放蕩的學生,但的確是屬於另一個不同層麵的學生。令人驚訝的是,老師和其他的孩子們都能接受他的行為。在他獨自站起身來,走出教室亂逛時,他們既不抱怨,也不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