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在湍急車流道上死去的那個穿著一身睡衣的女孩,白色塑膠購物袋中的蔬菜瓜果滾在灰色的公路上,因疾馳的車輪碾壓後成了豔麗的帶著“拖泥帶水”的藝術感彩球。
還好,那些腥紅的“燃料”是番茄的果汁,而不是她的血液,以至於她能有一具完好無損的全屍靜臥在車流中,而不是那些麵目模糊且殘缺的屍體,更或者是一灘肉醬吸引著蟲蟻前來啃噬。
她被撞後,不一會兒就來了交通、醫療等閃著紅藍之光的白色車輛。待拍照取證,搶救無效等一係列“規範”操作後,她被兩位護工抬進了救護車。
警笛長鳴,不一會兒這裏擁堵的交通又恢複了正常。可那個美貌的女孩卻香消玉殞,但關於她的各種傳聞卻紛紛而起,成為了街頭巷尾的一時熱談。
這些談論中,有抱著惋惜態度的、有痛恨讓她陷入人生絕境的。中肯及帶著各種“色彩”的評論,都並未顧忌她已經離開這個世界的事實。
人性,也隻能一時嗬嗬了。
那用單一的角度來陳述她?
千禧年,c城,她大學畢業分配工作來到此,那會兒的學校一般都包分配工作,這也是招生簡章上吸引學子們入學的“吸睛”方案之一。
她,叫做陳子衿。從小品學兼優,長相甜美,那一襲烏黑的長發襯得她這個校花更加的清麗脫俗。
追求者嘛,當然是多不勝數。
她總是在其他女同學的嫉妒中,隨手丟掉那些讓人豔羨的小紙條,甚至是情書。
可唯有一次,她看完了一男生寫給她的十二頁情書——雖然她知道,那不是她應該為之感動的東西。但是看在那洋洋灑灑的幾千個字的份上,她還是勉為其難的將之看了一遍。盡管,她什麼也沒有記住。
她也曾在青澀的校園生活中,刁鑽古怪,捉弄男生。數次和閨蜜打賭,同時寫情書給同一個男生,看誰能博得男生們的青睞——盡管,每一次都是她贏得了最後的勝利,並冷漠的告訴那個可憐的男生——“這,不過是個賭注!你難道認為,我陳子衿會看上你這樣的男生嗎?”
那些男生失落的背影,她從來不在乎,也無所謂在不在乎。
在她心中,她從小就對自己說過:“我陳子衿,一定會找一個文采出眾,溫潤如玉的男子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然後結婚生子,相伴到老。”
是的,她是愛情的信徒,在她的世界中,人無貴賤,愛情至上。
如果她一旦決定愛上了誰,便一定會奮不顧生的放棄那些所有的矜持,表達自己內心的濃濃愛意。
可是,那樣強烈的感覺,她卻從來沒有遇到過。
大學畢業那年,陳子衿二十二歲,意氣勃發的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取得了學位證書,並進入C城最繁華的寫字樓中工作。
某一天下班回家,她步行回租住的公寓,途徑某座天橋時,突然來了興致,俯視著腳下的車水馬龍,心中有著蔑視:我陳子衿,一定會靠著自己,在這個城市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甚至是命中注定的那個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