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二元經濟結構下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問題分析(2 / 2)

二、新二元經濟結構下促進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措施

1.對戶籍製度做出調整

為了掃清新二元經濟結構下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障礙,黨和政府除了對教育資源進行統籌管理,還要對戶籍製度進行改革,取消對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的區別對待,為了進一步促進新二元經濟結構下勞動力的轉移,可以從以下幾方麵對戶籍製度進行改革:其一,對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采用統一的戶口登記製度;其二,將不公平的落戶政策廢除,隻要農村勞動力在其居住的地方擁有固定的收入和聚居地,就可以進行落戶登記,促進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其三,創建勞動力轉移的緩衝區。由於農村勞動力直接進入城市必將麵臨許多棘手的問題,如果可以建立一個勞動力轉移的緩衝區就可以減少勞動力在轉移過程中的不必要損失,比如,在農村開展工業、農產品加工業等產業鏈,為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

2.促進城市化建設的步伐

其一,加速小城鎮的城市化進程。一方麵促進鄉鎮農業部門向產業化方向發展,另一方麵加快鄉鎮經濟的發展速度,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吸納更多的農村勞動力。另外,小城鎮要充分發揮自身生活便利和第三產業就業機會多的優勢,吸引更多的農村勞動力留下。為此,小城鎮在進行城市化建設時,要進行統籌兼顧,加快區域性城鎮的發展,從而形成具有特色的城鎮體係,為農村勞動力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其二,采用多元化的發展戰略。促進城市的發展是解決新二元經濟機構和社會發展的根本途徑,為農村勞動力轉移提供有效途徑。此外,多元化城市發展戰略的實施,是解決停滯不前的工業和增加對農村勞動力吸納能力的重要方法。

三、結語

農村勞動力作為最龐大的生產力群體,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為實現對農村勞動力價值的最大化利用,必須促進農村勞動力的轉移,為農村勞動力提供豐富的就業機會,使其在城市生活和工作的同時獲得一定的經濟收入,提高他們自身的生活水平。為此,研究者要加強對新二元經濟結構下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參考文獻:

[1]丁霄泉.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J].中國農村觀察,2001(2):18-24.

[2]陳大紅.農村勞動力遷移流動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J].經濟研究導刊,2007(7):39-40.

[3]蔡疇.勞動力遷移的兩個過程及其製度障礙[J].社會學研究,2001(4):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