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趙子正結義都亭侯(1 / 2)

既是史渙開口勸和,四人均感心服!

趙成當先道:“既然史君有言,趙某莫敢不從!”說罷,側身麵向蓋烈,“蓋君,今日趙某冒犯了,且請恕罪!”

見趙成先開口致歉,蓋烈也趕忙欠身道:“趙成兄言重了,今朝之事,烈亦有罪,非公一人之過也!”

趙、蓋互相道歉,餘下的彭解與另一名遊俠也各致歉意,一場風波就此化解。

人群見沒了看頭,也都紛紛歸座,一時間喧囂熱鬧之聲再次響起於酒樓之內。

而趙成四人因欽服史渙,於是同邀史渙共桌同席,暢談江湖之事。

單經與王匡也重新坐回了酒桌,對於方才的事,王匡讚不絕口,尤其是那位自稱是沛國人氏的史渙,王匡更是對其讚譽有加。

王匡會如此,單經並不見怪,因為那名喚史渙者,非同一般江湖遊俠。從他的姓名、表字,以及出身地,單經早已經認出了此人。

但凡熟知三國曆史者,對豫州沛國史渙,史公劉都非常了解!

此人少任俠,有雄氣,以忠誠勇敢著稱。曹操最初起事時,他便以門客身份隨從,任中軍校尉,常從征伐,在軍中時又監諸將,甚見親信。

官渡之戰時,他與名將徐晃一起燒掉了袁紹大將韓猛護送的糧車,建下大功。公元207年,拜中領軍。建安十四年逝世。其子史靜繼承爵位。

陳壽的《三國誌》上,曾有如此記載:沛國史渙與浩(指韓浩)俱以忠勇顯。浩至中護軍,渙至中領軍,皆掌禁兵,封列侯。

此人在曆史上還曾與名將徐晃破單經當下武將眭固於射犬城,並將其斬之。

史渙一生征伐無數,多建功勳,常隨曹仁、徐晃二將出陣,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將軍。

如此一員不可多得的良將,單經自然不肯放過,在腦海中回想史渙生平資料之際,同時也在思考自己該如何收服此人。

單經記得自己前世在網絡上看到過一個文章,是記述三國時期的幾名霸主是如何錄用人才的,他們的方法堪稱奇葩方式,首先是董卓,董卓選材便是你不來我就殺你全家!

劉備選材,你不來我騷擾你!

曹操選材,你不來我就逮捕你!

孫策選材,你不來我就揍你!

這些霸主的招攬方式都稱得上獨具風格,但都並不適合自己,單經還是喜歡用言辭降服其心。

正史上,史渙是在曹操最初起事時便開始以門客的身份追隨左右。不過現如今的曹操還隻是何進手下一將,並沒有發跡起事,自己能早曹操一步遇上史渙,這可算的是天降福運。

但要收服此人也絕非易事,一則此人此時已經以俠氣聞名,一般人很難讓他欽服追隨;二則單經與他非常陌生,貿然上前招攬必定無法成功;三則眼下有王匡在旁,單經不知道他是不是也有收攬之意,倘若王匡也有,單經與其相爭,則兩人必結怨隙。

……

“哎呀呀,這不是王府篆麼?”

正當單經正苦惱於如何才能招攬到史渙之際,一聲突如其來的驚呼打斷了他的思緒。

抬頭注目一看,一名身著華服,頭裹方巾的消瘦漢子正拱手立於酒桌前。

王匡看了看與自己打招呼的漢子,當即麵色一喜道:“子正如何也來了,快請同座!”

“多謝府篆大人!”漢子又拱手一禮,坐了下了,當看到同桌的單經時,不由又問道:“敢問府篆,此乃何人?”

王匡目視單經,趕忙介紹道:“此威烈將軍,廣陽郡守單經!”

漢子聞言又是一驚,連忙起身作揖道:“原來是都亭侯,失敬失敬!”

“足下不必多禮,請問尊姓大名?”見對方見禮,單經也慌忙起身。

“何敢勞都亭侯下問,在下是巴西人,姓趙名韙,表字子平,現任太倉令一職。”漢子有些惶恐的回道。

“原來是趙太倉,單某聞君之名久矣,今幸得相見!”

這趙韙,單經對他有映像,因為此人頗有大誌,曾在曆史上留下過一段傳奇!

這家夥早期是漢末劉焉麾下部將,初時在京都任太倉令,後劉焉入蜀,他便辭官追隨劉焉赴益州,欲圖進行政治投資。

劉焉入駐益州後,趙韙盡心輔助劉焉,助其平定了益州,令劉焉獨霸一方,不想卻在興平元年,劉焉癰疽發背而卒。趙韙與劉焉舊部認為劉焉之子劉璋溫仁,於是共保其為益州刺史,詔書因以為監軍使者,領益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