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安倍改組內閣意在長期掌權(1)(1 / 1)

安倍改組內閣和自民黨,最主要目的是為明年秋季連任自民黨總裁鋪路,為長期執政創造必要條件。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9月3日下午對內閣進行改組。同一天上午,身為自民黨總裁的安倍還改組了自民黨領導層。安倍自2012年12月上台以來,時隔1年8個月首次改組內閣,已經創下日本一屆內閣的最長任期。安倍此次同時改組內閣和自民黨,最主要目的是為明年秋季連任自民黨總裁鋪路,為長期執政創造必要條件。

從改組後的內閣構成和自民黨人事看,安倍政權在內政外交領域的基本特征沒有大的變化。留任的官房長官菅義偉3日下午宣布了新的內閣名單。除菅義偉外,副首相兼財相麻生太郎、外相岸田文雄、文部科學相下村博文,經濟再生相甘利明、公明黨推薦的國土交通相太田昭宏留任。日本媒體指出,這些核心閣僚留任旨在確保安倍政權重要政策的延續性。

防衛相兼新設的“安保法製相”由前防衛副大臣江渡聰德出任。自民黨幹事長石破茂出任新設的“地方創生相”。這兩個新設內閣職位揭示了安倍政權的下一步施政重點,一是為解禁集體自衛權製定配套法案,二是激發地方經濟活力。

共有5名女性進入新內閣,為曆屆內閣女性閣僚數量之最,包括年僅40歲的經濟產業相小淵優子,從自民黨政調會長轉任的總務相高市早苗,國家公安委員長兼綁架問題擔當相山穀惠裏子,法相鬆島綠,行政改革兼“女性活躍相”有村治子。

掃除“絆腳石”

此次安倍改組內閣和自民黨人事的最大焦點是自民黨幹事長石破茂的去留,因為這關係到今後日本政局走向。石破是安倍在黨內的最大競爭對手。2012年9月自民黨總裁選舉中,石破在首輪投票憑借地方票優勢大幅領先綜合得票第二的安倍。但由於決勝投票不計地方票,安倍得以勝出,並在贏得眾議院選舉後出任首相。

自民黨總裁任期3年,明年秋季自民黨將舉行新的總裁選舉。根據2012年選舉後新修訂的計票規則,明年總裁選舉的決勝投票將計入地方票。這意味著,如果石破繼續擔任幹事長這一要職,明年總裁選舉可能再次成為安倍最有力的挑戰者。安倍為確保明年連任自民黨總裁,首要任務是封殺石破。

石破在幹事長任上並無明顯過失,拿掉石破需要“師出有名”,而改組內閣就是這樣一個“大義名分”。但是,為避免“無官一身輕”的石破在黨內積聚反對力量,安倍想出“釜底抽薪”的招數,讓石破入閣擔任“安保法製相”,“安保法製相”說白了就是在明年國會審議解禁集體自衛權配套法案時給安倍充當擋箭牌,石破一開始以安保理念不一致謝絕入閣,但隨後安倍又拋出“地方創生相”,並挑動一些輿論批判石破不服從人事安排,企圖在黨內製造不和。石破權衡利弊後最終同意擔任“地方創生相”,但經此折騰黨內威信已經受損。從日本政治慣例看,作為安倍新內閣的一員,石破在明年總裁選舉中出馬基本無望。

安倍掃清最大的潛在威脅後,明年秋季如能成功連任自民黨總裁,並且率自民黨再次贏得2016年眾議院選舉,將意味著安倍政權能維持6年之久。

此外,卸任法務大臣的穀垣禎一曾擔任過自民黨總裁,黨內基礎雄厚,本來也算是安倍明年連任總裁的潛在有力對手。安倍說服穀垣屈尊出任自民黨幹事長,實為一箭雙雕,既解決石破茂離任後沒有合適人選接手幹事長的尷尬局麵,又封殺了穀垣明年再次出馬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