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收購銀行(續)(2 / 2)

但是曆史原因導致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混合了。

而港城政府最後借鑒美國的製度,搞了這個閹割版的港版《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哪知道歪打正著預先符合了金融業的發展趨勢。

所以這10年港城能夠崛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有兩個必須的條件,第一個就是大陸經濟的崛起,港城作為窗口獲得了無法比擬的地緣優勢和資本優勢。

第二個就是這個港版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先美國等主要金融發達國家10幾年允許了’全能銀行‘的出現,導致了全世界各地的銀行蜂擁而來,造成了彈丸之地有上1000多家銀行或者和銀行信貸有關的公司在此經營。

陳谘沉吟了一下道:”那我們還是先看廣安銀行吧!說實在話,我們直接收購持牌銀行比收購有限持牌銀行性價比太低。“

“主要是你們看我們自己集團有多少公司也企業,加上陸氏的,基本上就能夠保證存款上30億港幣了,在加上我們自己的基金業務,上40億港幣根本就不是問題,所以……”

段源看了眼肖申克,兩人都點點頭,認為陳谘的這分析確實很好。

“那行,我們再找一家、兩家和廣安銀行差不多的來看看吧!”

“問題是,你準備好資金和收購方案了嗎?”肖申克其實比段源更加了解陳谘的打概底蘊。

畢竟’黑章魚‘的情報渠道在資本市場裏那真不是蓋的,所以倒不會問陳谘有沒有錢的問題,而隻是試探錢是不是到位。

“放心吧!我外彙投資那邊在昨天已經結束了這**作,目前日、美、歐鬥的太厲害,幹脆給他們放假了,資金完全可以現取現付。”

“收購方案的話,最好是給完全收購了,萬一他們需要點股份,就控製在5%以下,等收購完成,我們再注資,把他們的股份稀釋到1%以下。”

……

由於事情很多,陳谘晚上就搭乘朱言辭和褚秘書長他們市政府的車隊回省城。

本來是打算把胡可虎的車開回去的,但是考慮到他現在多有出行需求,剛好朱言辭想找他好好聊聊。

聽說陳谘車不方便還急著回省城,幹脆就把這聊天放到了旅途上,他們也需要回省城才能夠回京。

陳谘和朱言辭、褚秘書長湊了一車,一路聊著,收獲都不錯,兩位政府高官都覺得回去再思考思考,搞不好又可以在內參上上幾篇好文章了,現在這年代,改革理論和思想可是升職的關鍵呢?

而陳谘卻收獲了很多政府內部的消息,這些消息不見得不能公開,問題是你不和這些人關係親近,這些消息你也沒途徑獲得。

大家皆大歡喜,他們兩個都是五十來歲的年紀,正是政治界的黃金年紀,自然都想著進步。

而陳谘目前在經濟界和國企改革的過程中,起到的關鍵作用,他們都看的到。

多一個能夠隨時給你提供可行優質意見的人士,這都是硬資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