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為了對付那瓢始終在瞪著自己的外資和內資聯合體,陳谘是不會這麼直白的上這樣一份意見書的。
所以,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迂回打擊自己的敵人。
事實上陳谘自己低估了他那份意見書的份量。
陳谘自從出現在秘密部門眼裏後,所作所為就收到了密切的關注。
他的投資和他的想法和行為,都有專人收集分析,出來的文件和數據現在都是部分關鍵人士的重要的參考。
別說他直接撰寫的意見書了。
這份意見書其實一投入郵局的郵箱,稍後的幾分鍾就被直接從郵筒裏拿出來,被好幾位神秘人士親自監督著打上密封,然後有人直接帶著這份郵件航班直飛京城。
當晚,這文件就出現在了計委的大領導董常委的辦公桌上。
董常委粗粗看過,立馬讓秘書複印了幾份,自己留了份複印件,原件和幾份複印件直接送入大內。
一個小時後,文件中的部分摘抄件出現在了剛剛建立的國資辦辦公室,並獲得指令,馬上調查文件中所描述的情況。
隔天,有權限看到文件的各位領導和幾個大部委的國情谘詢專家們,召開了專題會議。
不但大長老親自出席,大總領也同樣出席。
會議進行了一個小時,由於資料牽涉太廣,很多資料需要花費比較多的精力去收集,特別是分析和推理,需要更加專業的人手。
所以,這次會議作出的決定不多,但是市場換技術的政策需要量化調整,華國需要全球產業鏈專家調整布局,這是大長老親口說的,給陳谘文件中的第二板塊問題作出了注解。
第三板塊的問題同樣引起了重視,所以當天在日本主持日、美金融戰的王中鑫再次接到了秘密途徑傳過來的指示。
稍後的日子裏,該文件被部委的各位專業國情谘詢專家分拆,形成了大方向九個,小方向二十幾個的專業文件,分別下發各部門商討和解決。
大長老和大總領再次和董常委商議,是否需要見見這位中信最年輕的谘詢委員。
最後考慮到陳谘的特殊情況,打算等王中鑫回國後再說,畢竟需要他們來補充陳谘在國際金融板塊上麵缺失和變形嚴重的情況。
目前在港城和東南亞傳說的鯤鵬基金的傳言,越說越玄乎,關注陳谘的領導們也不大清楚。
事實上,他們已經調查到了陳谘的金融資本大管家唐尼克、朱英傑和林逸白以及他們的團隊。
但是這些人好似也受到過專業的信息保密訓練,並沒有被收集到最關鍵的信息。(肖申克給做的培訓)
陳谘的事情可以耽擱,但是國資辦處理投資和國企改革的事情可不能夠拖延。
審計的流程和準備工作都已經做好了,人員初步就位,就著陳谘建議裏麵的市場換技術策略,體改委和計委做了緊急商議,又找了各方麵的專家做了緊急議案,緊趕慢趕的在文件發布前,給加入了個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