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劉公島懷古(1 / 1)

劉公島懷古

軍歌嘹亮

作者:石峰

我突然明白了,劉公島一直讓我戀戀不舍的不正是那段悲壯的曆史和那些浴血奮戰的先烈們嗎?

事隔多年再次回到山東威海的老家,一放下行李我就迫不及待地盼望著再次登上劉公島,登上這個一直讓我念念不忘的美麗的小島。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上,我終於如願,坐著遊艇,乘風破浪向劉公島進發。威海到劉公島不遠,二十分鍾船就靠了碼頭。

棄舟登岸,眼前顯現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仿古碼頭,穿行而過逆時針方向而行,首先見到的就是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這座展館造型獨特,遠遠望去就像一位北洋海軍將領巍然矗立在前行的軍艦上,用單筒望遠鏡巡視著祖國的海疆,故此這座博物館被譽為“20世紀中華百年建築經典”。進入展館,昏暗的燈光使人的心情為之肅穆。整個展館分為“序廳”“甲午戰前的中國和日本”“甲午戰爭”“深淵與抗爭”“尾廳”五個部分,展出了涉及甲午戰爭的曆史圖片650多幅,還複製了大量甲午戰爭時期的武器裝備,並依據史實還原再現了“金州曲氏一家投井場景”“李鴻章在馬關談判場景”等多個寫實人物塑像場景。看著館內的大量反映甲午戰爭的巨幅油畫和雕塑,讀著中華民族那段不堪回首的悲慘往事,我的心情也顯得愈發地沉重了。

出了甲午戰爭博物館,對麵就是劉公島博覽園,那裏有甲午海戰演示館和英租威海衛曆史展覽館等多個景點。甲午海戰演示館采用多種高科技手段,再現了北洋水師從成軍到覆滅的曆史過程和壯烈的戰爭場麵。而英租威海衛曆史展覽館則通過大量的曆史照片、影視、蠟像、雕塑等表現手法,真實再現了威海衛被英國強租32年以及劉公島被英國強租42年的辛酸曆史。當年日軍打敗北洋水師後,英軍趁機在1898年搶占威海衛,將威海衛建成他們的東方樂園,現在在劉公島上還可以看到大量的英式建築,那些都是英國殖民者建造的軍營,但是現在在裏麵駐紮的是我們英勇的人民海軍,往日懸掛米字旗的旗杆上高高飄揚的是鮮紅的五星紅旗。

從博覽園出來繞島一周,能看到大量的古炮台遺址和北洋水師當年建設的軍事設施,再往下走就是北洋海軍提督署。北洋海軍提督署建於1887年,又稱“水師衙門”,是北洋海軍的指揮中心。站在台階下仰望,提督署正麵大門上方懸掛著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所題“海軍公所”匾額。兩側邊門則分別繪有神像,描金點漆,肅穆威嚴。大門外東西兩側各置樂亭一座,為慶典、迎賓的鳴金奏樂之所。樂亭前麵,建有東西轅門。拾級而上,可以看到整個建築按中軸線分為前、中、後三進院落,每進有中廳、東西側廳和東西廂房。前、中、後院中廳分別為禮儀廳、議事廳、祭祀廳。各廳廂院落廊廡相接,雕梁畫棟,結構嚴整。院內東南角有演武廳,其建築融中西風格於一體,還有挑簷式戲台一座。1891年,李鴻章到威海檢閱北洋海軍時曾在此處觀禮,並在廳前檢閱艦隊操演。門前廣場對稱豎立旗杆兩支,旗杆上的黃龍旗迎風招展。署內展覽了大量北洋水師的文物和介紹,最珍貴的是1988年打撈出水的300多件艦船文物標本,其中濟遠艦雙主炮是這裏的“鎮館之寶”。撫摸著鏽跡斑斑的炮身,我不禁感慨萬分,當年在腐敗的清政府的統治下,那麼威武的北洋水師竟然敗得這樣的屈辱。

我突然明白了,劉公島一直讓我戀戀不舍的不正是那段悲壯的曆史和那些浴血奮戰的先烈們嗎?夕陽西下,一隊軍容嚴整的軍人正邁著整齊的步伐,喊著響亮的口號行進著。看著這些充滿生氣的軍人,再看看他們經過的北洋海軍提督署,我會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