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彼得·尤伯羅斯(1 / 2)

奧林匹克運動會既是運動會,又是世界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登台亮相的盛會。

既是運動水平的展示,又是政治和經濟實力的炫耀。哪怕有的國家隻有一個運動員出現在奧運會上,便說明了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存在。

五環旗象征著全世界人民的大團結和大競爭。

在奧運會的曆史上,一般都是由某一國家的某一城市來申辦,而這個城市的背後,站著的是這個國家,國家是城市的堅強後盾。

第23屆奧運會,洛杉磯獲得申辦權,但承辦期間出現了資金麻煩。時勢造就了尤伯羅斯,本屆奧運會將會由他來主辦。尤伯羅斯開創了奧運曆史上私人承辦奧運會的先河。

尤伯羅斯把他的商業才華發揮得淋漓盡致,他獲得了圓滿成功,並成為名噪一時的新聞人物。

1978年11月,在洛杉磯市獲得奧運主辦權後的一個月,市議會通過了一項不準動用公共基金辦奧運會的市憲章修正案。

洛杉磯市政府隻好把求援之手伸向美國政府,也許是對奧運會不屑一顧,也許是已經意識到美國舉辦奧運會將會遭到前蘇聯的報複而進行抵製,美國政府對此冷若冰霜,明確表示不能提供一分錢。

於是,洛杉磯奧運會籌備組開始“物色”一個能在行政當局不貼一分錢的情況下辦好奧運會的人選。

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篩選,計算機裏不斷出現的名字就是——彼得·尤伯羅斯。

於是籌備組向尤伯羅斯發出了邀請。

私人主辦奧運會是奧運史上的第一次,同時也意味著要冒最大的風險。前幾屆奧運會是城市主辦的,財政上的虧損,誰也沒能逃過去。

縱觀現代奧運會的曆史,就能發現,舉辦奧運會是財政上的一場“災難”,誰主辦誰就得不惜“血本”,更何況尤伯羅斯是私人主辦奧運會?

現實即便如此,但尤伯羅斯覺得是對自己一次重大的挑戰,他欣然接受了籌委會的邀請。

尤伯羅斯畢竟是一個能力超群的人物。如果沒有很大把握,也不會接這個攤子的。

尤伯羅斯決定利用各競爭對手的競爭心理,提高讚助收入。

他規定本屆奧運會正式資助單位隻接受30家,每一個行業選擇一家,每家至少讚助400萬美元,讚助者可取得本屆奧運會某項商品的專賣權,這樣一來,各大公司就隻好拚命抬高讚助額的報價。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曆來是對頭,每一屆奧運會都是兩家交手的戰場,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上,百事可樂占了上風,雖然賭注大了點,但畢竟打響了牌子,提高了銷售量,可口可樂盡管自恃老大,但一不留神就會在競爭中落後,這次洛杉磯奧運會上,可口可樂決心一定要挽回自己的麵子。

尤伯羅斯向兩家麵子公司拋出了400萬美元的底價。

百事可樂思想準備不足,還在猶豫之際,可口可樂已經胸有成竹,一下子把讚助費提高到1300萬,高出了尤伯羅斯提出的底價2倍之多。

可口可樂的一位董事咄咄逼人地說:“我們一下子多出900萬,就是不給百事可樂還手的餘地,一舉將它擊退。”果然百事可樂沒有還手,可口可樂成了飲料行業獨家讚助商。

尤伯羅斯接受了可口可樂的1300萬美元的讚助費後,又把目光對準了感光膠片的兩位大亨:柯達公司和富士公司。底價同樣是400萬美元。

然而這次可不那麼順利。

柯達公司開始也想加入讚助者的隊伍,但他們不肯接受組委會的不得低於400萬美元的條件,他們隻同意讚助100萬美元和一大批膠卷,尤伯羅斯沒有答應,他還親自飛到柯達公司的總部勸說他們接受組委會的條件,但“心胸狹窄和傲慢”的柯達公司沒有同意,他們滿以為有把握不改變條件便可獲得讚助機會,而等待著尤伯羅斯的讓步。

此時一向嗅覺靈敏的日本人似乎感覺到了什麼,決心以此打入美國市場。富士公司同尤伯羅斯討價還價,最後以700萬美元的價格買下了洛杉磯奧運會膠卷獨家讚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