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維奇·維特根斯坦(1889~1951年),哲學家、邏輯學家,語言哲學的代表人物。生於奧地利維也納,一生極具傳奇色彩,具有獨特的個性和迷人的人格力量。他在不同時期創建了兩種有高度獨創性的思想體係,每種體係均以其精致、有力的風格極大地影響了當代哲學。生前發表的著作隻有《邏輯哲學論》,死後許多遺著被出版,如著名的《哲學研究》,此外還有《關於數理基礎的意見》、《藍皮書和褐皮書》、《1914~1916年的筆記本》、《哲學規範》、《關於顏色的意見》等。其中,《哲學研究》是他的哲學思想的代表作。
全書分上下兩卷,在書中論述了五個方麵的問題:
第一個是關於語言遊戲的問題。維特根斯坦把語言和人們使用語言的行為,稱作“語言遊戲”,他認為,人們正是通過語言的遊戲來學習語言和與外界互動的。維特根斯坦認為,語言遊戲具有豐富性和多樣性的特點。
第二個是關於意義即用法的問題。維特根斯坦認為,語言遊戲的多樣性首先表現為詞的多樣性,還表現為語句的多樣性。語句的意義就在於使用。維特根斯坦認為,意義在這裏有它特殊的含義。對於一個語句來說,隻有人們知道這個語句的所指,這個語句才會有表達的意義,否則就不可能具有意義。換句話說,如果人們要下棋,隻有知道棋的規則後,才會明白棋的意義是什麼,否則,棋隻可能是一個無意義的擺設而已。
語言遊戲表明人類的語言是人類生活方式的一種形式。人的生活是不能沒有語言的。在不同的語言遊戲中,語言具有不同的功能。要了解語言,不能隻看它描述了什麼,還應該看它是如何描述的,看它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中被描述的。沒有意圖和對象的語言是不存在的。
第三個是關於遵守規則的問題。維特根斯坦認為,語言遊戲必須遵守規則。規則是一種指導,它能夠幫助人們如何完成一個遊戲。規則是有自己的一些特征符號的,一個人不可能自己遵守一個規則。規則是一種更集體的東西,換句話說,規則是一種習俗或者說是一種體製。
第四個是關於私人語言的問題。維特根斯坦認為,私人語言是不存在的。維特根斯坦舉例說,談到痛的時候,如果人們認為隻有自己才知道自己是否痛苦,這種想法很顯然是錯誤的,因為當人們使用“知道”這個詞彙的時候,他們實際上在使用一個別人也明白的詞彙,也就是說,別人知道這個“知道”是什麼含義,因此,別人知道你所說的“痛”是怎麼回事,所以,不可能存在私人的語言。但是私人語言和語言的私下使用或者說秘密語言是不同的,因為語言的私下使用或者秘密使用在某種範圍中仍然是公共語言,因為這些語言在特定的對象那裏仍然是具有溝通性的。
第五個是關於哲學的治療問題。維特根斯坦是一個哲學家,因此,他花大量篇幅討論語言,最終目的是為了解決哲學的問題。他認為,哲學是一種形而上的活動;哲學不是一種理論,而隻是一種描述語言使用的活動。維特根斯坦認為,在一般情況下,根本不存在什麼哲學的問題。哲學問題的出現實際上是哲學家對於語言的用法產生了誤解或混亂的時候產生的。因此,哲學問題的出現是一種病態,是哲學家精神混亂的產物。因此,解決哲學問題的方法就是治療,就是讓哲學不幹預正常語言的使用。哲學問題形形色色,因此,最好的解決哲學問題的方法就是讓哲學家停止研究哲學問題。
《哲學研究》是維特根斯坦語言哲學的集中反映。在這本書中提出了他的第二個哲學體係。其突出特點是較注重於揭示概念怎樣同行為和反應相聯係,怎樣同人們生活當中對概念的表達相聯係。他試圖根據人們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根據模糊的精神領域來展示概念的作用和意義。該書從全新的角度來處理語言的問題,並把語言提高到哲學的高度來解決哲學的問題。書中有關語言的重要觀點對於後世分析哲學的發展起子重大的作用。在維特根斯坦之後,哲學出現了兩個流派,一是邏輯分析學派,一是日常語言分析學派。前者分析的是科學哲學,後者分析的是日常的語言。但是,兩者的思想都溯源於維特根斯坦,溯源於《哲學研究》,因此,《哲學研究》在維特根斯坦的思想發展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
但是,有一點必須注意,《哲學研究》是維特根斯坦後期哲學思想的體現。根據學界的研究,人們認為維特根斯坦的哲學體係明顯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即以《邏輯哲學論》為代名的早期分析哲學和以《哲學研究》為代表的語言哲學,後者體現了現代哲學中的“語言學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