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獻書談兵得到賞識(1 / 3)

伍子胥欣喜不已,當晚就收拾行裝,帶了一個家丁,找到孫武的住所。老朋友闊別三年,再次相見,自然是激動得連話都說不出來,孫武先開口,問:“伍兄在朝輔佐吳王,吳王為老百姓做了不少實事,現如今國家日益興旺,其中必有伍兄的功勞,今日伍兄來我這裏,不知……”伍子胥拍著孫武的肩膀興奮地說:“賢弟,是好事,你不是一直有建功立業、將兵書流傳於世的想法嗎?現在就有機會了!”孫武不解地看著他,伍子胥接著說:“現在的吳王治國有方,雖然朝中官員不少,但是像賢弟這樣的能人幾乎沒有,我把賢弟推薦給了吳王,吳王求賢若渴、希望早日接見賢弟,共同商討國家大事。”孫武說:“伍兄容我想一想,三天後給你答複,怎麼樣?”伍子胥擔心孫武改變主意,不如趁熱打鐵,馬上請他出山,說:“賢弟怎麼又開始猶豫了,這不是你夢寐以求的嗎?你我都是有鴻鵠之誌的人,賢弟當年不遠萬裏來到吳國,不就是希望在此地實現抱負嗎?而且,我已經輔佐吳王三年,對他十分了解,他確實是一位能成就霸業的國君,難道賢弟連我的話都信不過嗎?”孫武仔細想想,這個機會確實是自己等了很久的,但是突然出現在眼前又顧慮起來,他對伍子胥說:“進宮輔佐吳王成就霸業,我可以做,但錦衣玉食、高官厚祿並不是我想要的,我出山的目的就是想實踐所寫兵書、減少流血,以謀略代替傷亡。如果有朝一日吳王殺伐成性、陷入戰爭難以自拔,那麼我將隱退……”伍子胥再三懇求:“我明白賢弟不是沽名釣譽之徒,賢弟放心,吳王也絕不是驕奢淫逸之君,我答應賢弟的條件,就請賢弟安心和我進宮吧。我們兄弟二人又可以促膝相談,完成共同的事業了。”孫武見伍子胥一片誠意,也不好再拖延,於是第二日清晨,兩個人便踏上了進宮之路。

臨近傍晚,快到吳都門口了,隱約看到一架馬車和十幾個衣冠整齊的侍者迎麵而來,走到近處,一個侍者先向伍子胥施禮,然後恭敬地說:“吳王派我們在都城門口恭候您多時了,想必這一位就是孫先生吧。”孫武點點頭,答道:“鄙人正是。”侍者又施禮,說:“孫先生一路辛苦了,吳王請二位先進宮休息,明日設宴接見孫先生。”孫武暗暗地想,吳王果然是位識禮之君。

第二日正午,伍子胥領著孫武到宮殿拜見吳王,鼓樂之聲早已傳入耳中,兩隊侍從井然有序地排開。吳王聽到隨從稟報,站起來走下台階,孫武身體微微前傾,小步匆匆,見吳王走過來,急忙還禮,道:“孫武隻是一介草民,沒有什麼本事,蒙大王禮遇,不勝感激。”吳王闔閭端詳了一下孫武,中等身材、一身素色布衣,但眉宇之間充滿軒昂之氣,於是闔閭想進一步試探這位年輕人。幾番敬酒後,吳王若有所思地說:“現如今,天下不寧,身為吳國之君,雖有享不盡的榮華,但一想到中原許多百姓還在遭受戰爭的不幸,生靈塗炭,我就食不知味,夜夜輾轉反側、苦苦思量,想求得賢明之士,聽取高見,救百姓於水火,一同治理好國家。所以,請先生來共謀大業。”孫武起身,道:“吳王待百姓如父母,能為明主出力是我的榮幸。但恐怕才學淺薄,難以勝任如此重任……”吳王說:“先生自謙了,聽說先生寫成了一部兵書,可否一看呢?”孫武答應了,立刻獻上兵書,宴席後,吳王回寢宮聚精會神地讀起來。

孫武在伍子胥的住所一連呆了四五天,宮中沒有傳來任何消息,他想到了許許多多可能發生的事情,不免有些擔心。一天,伍子胥下朝回家,欣喜地告訴孫武說吳王要召見他,孫武整理好衣裝,迅速進宮,隻見宮殿裏還有數十位須發斑白的老者跪坐在吳王的兩側,孫武行禮之後,吳王說:“今日請先生進宮,是想借此機會切磋一下兵法,這些是我朝的幾元老將,身經百戰、功勞顯赫。孫先生來自齊國,我們正好可以聽聽吳國外的用兵之法。”孫武環顧四周,眼前的陣勢,很顯然,吳王是要來考驗自己。吳王先對身邊最近的一位老者說:“大將軍,您南征北戰為吳國打江山,經驗豐富。您先講講,如果深入敵國作戰,要遵循什麼原則呢?”老將軍慢條斯理地說:“在我看來,率軍深入敵國,遠離故土,士氣大振、軍心統一是極為重要的,要注意休養士兵、安撫好他們的家屬,使將士沒有後顧之憂,安心訓練。千萬不要率疲敝之眾與敵軍搏鬥,士兵隻有積蓄足夠的力量才能鬥誌昂揚。再有,要合理用兵,盡量減少士兵傷亡。”吳王點點頭,又轉向孫武,問:“孫先生又有什麼高見呢?”孫武連忙起身,說:“我想,士兵遭遇無路可走的境地也可以激起他們作戰的勇氣,當士兵走投無路、陷入絕境的時候,就什麼都不怕了,如果隻有死路一條,拚出性命作戰或許還有一線生的希望,這樣的軍隊往往展示出意想不到的戰鬥力,沒有任何要求就能竭盡全力完成任務,不需要任何軍規就能互相幫助、團結一致。當然這樣的事情不應該屢屢發生。平日裏整頓軍隊也是十分必要的,軍隊裏要嚴格禁止謠言、迷信的傳播,穩定軍心。善於用兵的人,能夠使強弱各盡氣力,全軍上下齊心協力,指揮上萬士兵就像管理一個人一樣容易。”“能不能詳細說說,我想知道您如何鼓舞士氣?”一個聲音打斷了孫武的話,孫武答道:“如果我軍被敵人重重圍困,就應該加固防守,暗示對方我們是有所準備的,將領首先要保持鎮定。然後通告全軍眼下的形勢,我軍已經無路可退,然後把戰車燒了、殺掉戰馬,給士兵吃飽飯,銷毀做飯的炊具,斷絕士兵生還的念頭,將戰刀的鋒刃磨得格外銳利,全軍齊呼,敵人聽到後必定銳氣大挫。當兩軍交戰的時候,我方士兵定然勇猛頑強、以一當十。所以,處於困境而不動腦筋想辦法的將領會使軍隊陷入絕境,處於絕境還不敢拚死一戰的軍隊必然會被殲滅。”吳王聽了,也覺得很有道理,又問:“假使我方包圍了敵軍,又該怎麼辦呢?”孫武說:“如果敵軍被圍困在狹隘的山穀,難以逃生,那麼我軍應該給他們讓出一條小路,敵軍求生心切,看到出路一定會喪失鬥誌,想盡辦法逃跑,此時我軍半路出兵,必將大勝。”孫武言辭沉著,反應靈活,神情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