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諸位投來讚賞的目光,他們細細打量這位來自齊國的年輕人。又一位精神矍鑠的老者問道:“眼下晉國的六位大將分別守衛不同的地方,年輕人,在你看來哪一個能成大事?”孫武果斷地答道:“範家、中行家先滅亡,智、魏、韓三家在後麵,最後的勝者當是趙氏。”在座的數位馬上追問:“你是怎樣知道的?”孫武說:“我祖父馳騁疆場多年,父親也經常出使外國,晉國的形勢我還是比較了解的。範家和中行家田地很小,養的官吏非常多,農民的勞動成果大部分都上交官府了,而自己剩下的連一年都不夠吃。而這兩家的主人都好大喜功,愛炫耀自己的實力,常常侵襲周邊,損耗大量物力、財力,早就失去了民心。智、魏兩家和他們相似,而韓家恰恰相反,官府不征收賦稅,百姓生活富足,但官府沒有財力加強防禦。趙氏各種製度完備,既給百姓休養的機會、衣食無憂,又收取適當的賦稅,官府投入錢財製造兵器、供養智謀之士。所以,趙氏有足夠的實力占有晉國。”聽了一番議論,在座的老將無不點頭,這樣遠見卓識的話語哪像是出自一個年輕人之口。
吳王闔閭微微一笑,心中早已有數。他對孫武說:“先生的十三篇兵書我已經仔細看過了,確實非常精妙,但不知是否適合我國的軍隊。”孫武答道:“大王,這十三篇是我根據實際戰爭和前輩的兵書總結出來的,並沒有固定的戰場、固定的士兵。根據不同的情況,將領當采取靈活多變的策略。”吳王問:“既然這樣,今天您可以當麵為我演示一下怎樣指揮軍隊嗎?”孫武立刻就答應了。闔閭看看周圍,又問:“軍營離宮殿還有一段距離,調遣大批士兵過來不太方便,先生可以用我身邊的侍女來試一試嗎?”孫武答道:“當然可以。”群臣好奇地等待著。於是吳王從宮中選出一百八十個美女供孫武使用。孫武將這些侍女帶領到宮殿門外寬闊的操練場上,分為兩隊,任命吳王兩個受寵的妃子為隊長,並且命令所有人都拿著戟。吳王坐在露天的高台上靜靜地觀看。孫武很嚴肅地對侍女們說:“你們知道自己的心、後背和左右手在什麼位置嗎?”婦人們異口同聲地回答知道。接著孫武宣布規則:“大家聽我的命令,當我說向前時,大家就低頭看自己心的位置;我說左,大家就向你們的左手方向看;我說右,大家就向你們的右手方向看;我說後,大家就轉頭向你們的後背方向看。聽明白了嗎?”婦人們互相看看,點點頭。軍令製定好了,孫武按照先前說好的規則反複操練了幾遍,使大家都熟悉規則。第一次正式的演示開始了,當孫武擊鼓命令大家,發出向右的口號時,侍女們哄然大笑,有的向左轉,有的向右轉,有的原地不動,笑得前仰後合,亂作一團,她們從來沒有玩過這麼有意思的遊戲,感到十分新奇。孫武平靜地說:“軍令不明確或者士兵對軍令不夠熟悉,這都是將領的過失。”於是又耐心地反複講明規則,並且擊鼓讓大家練習了好幾回。第二次演示開始了,孫武命令大家向左,結果和第一次一樣,侍女們又是嘻嘻哈哈,孫武目光如劍,大聲宣布:“軍令不明確或者士兵對軍令不夠熟悉,是將領的過失。但是,軍令已經再三說明並且練習過了,如果士兵不能夠遵從軍令,那就是士兵的過錯。”於是下令將兩個隊長斬首。這個時候,坐在台上觀看演練的吳王看到要殺兩個寵姬,大驚失色,馬上派隨從告訴孫武:“我已經知道將軍您善於用兵了,希望您不要殺她們。”孫武回答道:“臣已經接受君命,身為一個軍隊的將領,俗話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話音剛落,就命令衛士將這兩個寵姬押到劊子手麵前,刀起頭落,眾人心驚肉跳、目瞪口呆,周圍一片沉寂。然後,孫武回到隊伍前,又重新任命了兩個新的隊長,說:“你們現在就是士兵,要服從命令,聽從指揮,軍法如山,如果再明知故犯,後果大家已經有目共睹了。”孫武像前兩次那樣擊鼓下令,侍女們個個集中注意力、迅速站得筆直,排成方陣,不敢發出一點兒聲音。此時,孫武命令隨從報告吳王:“軍隊已經治理好了,大王可以下來親自看看,隻要大王一聲令下,這些士兵即使赴湯蹈火也心甘情願。”吳王因痛失寵姬而傷心地說:“先生今天就演示到這裏吧,我就不下去看了。”孫武進一步說:“看來大王您隻喜歡兵書上的言語,在實際中並不能運用啊!”伍子胥見到這種狀況,馬上打斷了孫武的話,稟告吳王:“大王,您今天觀戰辛苦,我們先告退了。”就這樣,大家默默地退出。回到寢宮,吳王闔閭想念寵姬、夜不能寐,他生平第一次遇到這樣違背旨意的人,但他也深深地明白了孫武是真正的會指揮軍隊、率軍作戰的人,隻有這樣的人才能完成伐楚大業。吳王休養了幾日,雖然失去了兩個寵姬,但換來一位舉世無雙的軍事家,心中的結慢慢化解開了。吳王欣賞孫武的才能,決定留下他,委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