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健康步過百歲5

第五章 正確的觀念為健康導航

拿破侖?希爾在成功學中講“一切緣於一個觀念”,而觀念決定你的一切。隻要有了健康的觀念,你就會去追求健康,並付諸行動,最後你才能獲得健康。如果你的觀念不健康、不正確,你就會背道而馳,離健康越來越遠…… 

老爸老媽:

你們好!

小時候常聽你們說健康是首屈一指的自由。隨著歲月的流逝,再也聽不到這句話了,特別是最近老聽你們說要去聽專家講健康課,你們開始重視健康了,這很好,但我認為花幾百元聽一節課有些不值。你們也別誤會,我絕對不是心疼錢,為了你們的健康,花多少錢都值得,但錢要花到點子上,對嗎?

其實,刻意去追求健康並不一定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健康的基礎就在一呼一吸中。生活中,隻要我們盡量不去做有害健康的事情,加強日常的自我保健,將好的行為固化為習慣,那麼,健康就指日可待了。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以下的經曆:生病時感覺好了立即停藥;將小動物養在人居住的屋子裏;將電冰箱當成保險箱和方便櫃;認為無病就是健康,吃素食就會長壽;用水果代替蔬菜,飯後即吃水果以助消化;吃雞蛋多多益善……也許這些行為你們早就習慣了,或者根本不覺得這是個問題,可是專家告訴我們,生活習慣與疾病是有著密切聯係的。因此,我們應該從身邊的生活細節入手,拋棄那些看似正常,實則極不衛生的生活習慣,這樣至少能讓我們離可怕的疾病更遠一些。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關注健康細節,良好的習慣可以使我們身體健康、全家幸福;忽略健康細節,微小的惡習則會讓你疾病纏身,甚至生命受到威脅。

健康像一個魔咒,如果按它所說的去做,注意健康的每一個細節,你們就會得到幸福快樂;而不按它行事時,小心,它壞的一麵就會在你們的身上應驗。

爸媽別忘了,關心健康,要關心生活的細節。願你們在點點滴滴中把健康留住,過一個健康快樂的晚年。

女兒 

最好的治療就是不吃藥 

藥可不是個好東西 

全球人均壽命排名中,日本人名列第一。據日本有關部門1998年9月8日公布的全國高齡者名單,日本百歲以上老人首次突破萬人大關,達到10158人。日本從1963年開始,每年公布一次百歲壽星人數,1963年日本百歲壽星隻有153人,以後每年都有所增加,1994年達到5000人,1998年則超過10000人。

日本人有一種“凡藥皆毒”的觀念,因此他們不輕易吃藥,而是注重平時的保健和鍛煉。他們不依賴藥物健身和治病,患一般疾病,主要靠身體的自我治療來調動體內抗病潛能。我們的老祖先也告誡我們“是藥三分毒”,別輕易吃藥,充分調動體內抗病潛能來抵禦疾病吧!

有些老年人身體疾病多,有高血壓,血脂也高,或者是胃不太好,關節也不利索。有病,就想吃藥,身上有五六種病,要吃很多種藥,這些藥就會在肚子裏打架。

有一些病完全不需要吃藥,隻要在生活中注意調節就可以了。比如,有的人血壓偏高,但高壓沒超過140毫米汞柱,低壓沒有超過90毫米汞柱,這個時候靠改變生活方式來控製,就可以不吃藥。

即使有的病需要吃藥,也要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來加以考慮。老年人的肝、腎功能不太好,起碼有生理性的減退,所以,老年人用藥要非常慎重。

如果關節不太利索,隻要適當地加以運動,多鍛煉鍛煉,關節也就會靈活一些。

有的人覺得胃不太舒服,通過飲食略微調劑一下,吃一點容易消化的東西就可以了,不一定要吃藥。

還有一些老年人讚成吃一點補藥,除了吃一些補藥以外,還把希望寄托在維生素上,認為維生素就是西藥的補藥。當然,如果缺少什麼維生素,補充一點是可以的。各種維生素現在市麵上都有賣,吃一點也可以。但是,如果有正常的飲食,也不一定需要補充多種維生素,不要把多種維生素當做補藥。

食藥同源,凡膳皆藥 

法國一位著名營養學家指出:“一個民族的命運要看它吃的是什麼和怎麼吃。”我們中國講究“食藥同源,凡膳皆藥”。比如雜糧都有很好的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北京一個老幹部,一個禮拜吃4次粗糧,很好地控製了糖尿病。綠豆清熱解毒、抗炎消腫、保肝明目,有解百毒之功效。再一個就是薏仁,可治療因積熱而發的痤瘡。

李時珍稱紅薯“食之使人長壽少疾”,“能補中和血,暖胃肥五髒,充糧食,延年益壽”。日本東京大學曾對130種植物性食物抑製膽固醇生成的功效進行研究,發現紅薯是其他食物作用的10倍。

中醫稱:大豆性味甘平,不涼不燥,具有益氣養血、清熱解毒、寬中下氣、健脾利水消積、通便定痛等功效,是治療虛勞內傷、消渴水腫、溫熱傷寒等疾病的佳藥。老年人膳食合理了,身體健康了,就可以跟藥說再見了。

保健品不一定保健 

我們千萬不要輕信某些保健品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它們像流行時裝一樣變幻莫測、層出不窮,共同特點是“淺入深出”,似是而非,冒充科學,神侃海吹,卻從來沒有臨床醫學實驗的數據報告,並且誰敢提出質疑就和誰糾纏不休。一些保健品廠商把老年人體弱多病和子女的一片孝心當成無限商機而大發不義之財,並造成貽誤診治和醫療資源的浪費,真是一種罪過。保健品再好,也不如均衡三餐來得實惠,切記保健品不一定保健。

勸君莫貪杯中酒 

源遠流長的酒文化 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酒,古人稱之為“大之美祿”,意思是說酒是老天賜給人間最美好的東西。酒的曆史源遠流長,據說,中國釀酒的曆史比漢字的曆史還長呢!酒是一種文化,酒可以佐餐,可以助興,可以消愁,可以祭祀、壯行。酒中有生活,酒中有情趣、有悲壯、有詩文佳句。但酒也有苦澀,“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酒會傷身、誤事,酒是一把雙刃劍。酒有功過,酒有喜憂。酒已進入人們的生活,融入民族的文化,酒仍將在人類社會生活中存在、發展,直至永遠。酒文化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酒將隨著民族的發展而四海飄香。

〖MZ(3〗飲酒適量的益處 

適量飲酒對人有一定的好處,比如可使人心情愉快。酒的陶醉作用能夠緩解人的憂慮和緊張心理,提高人們對生活的興趣;適量飲用紅葡萄酒,可以預防動脈硬化,預防冠心病;飯前適量飲用紅葡萄酒,可以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增進食欲,還能解油膩;睡前適量飲用紅葡萄酒,可以起到鎮靜作用,對治療神經衰弱有一定效果。

現代醫學證明:健康的人少量喝些低醇優質酒可使人精神振奮、快樂,解除消極情緒;人在受涼之後或風寒乍起之時,飲少量酒可以防止感冒的發生、發展;酒精還能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

〖MZ(3〗莫貪杯中酒 

酒再好也要適可而止,畢竟酒精是一種對身體各個器官均有損害的物質。

1酒精大大降低大腦的抑製過程,使低級中樞過度興奮,導致感情衝動、啼笑無常、好說好動,但其辨別力、記憶力、注意力與洞察力都變得遲鈍,做事的效率大為降低。重者抑製進一步發展,中樞神經麻醉就會出現沉睡、昏睡,嚴重者可因呼吸中樞麻痹而死。

2酒精除了對高級神經係統有影響外,其刺激性還會引起消化道黏膜炎症,並可加重潰瘍病甚至出血。酒精中毒還是急性胰腺炎的常見原因之一。

3酒精主要在肝髒進行氧化分解,因而可直接損害肝細胞,在此提醒肝髒有病的人一定要戒酒。即使原來肝功能正常者,長期大量飲酒,也可導致肝硬化。

4酒精長期刺激喉部還可能導致喉癌。由於煙中的尼古丁能溶解在酒精裏,因此喝酒時吸煙,使尼古丁更容易吸收,危害更大。吸煙者認為一邊吸煙一邊喝酒最有“味道”,可能是尼古丁更快地進入血液的緣故。另外,吸入體內的尼古丁是在肝髒解毒的,而酒精直接破壞肝髒的解毒功能,從而加重尼古丁對身體的毒害作用,由於煙酒的雙重刺激,因而誘發喉癌的機會也更多。

5飲酒可使血管擴張,長期少量飲酒者無影響,大量飲酒者會引起動脈硬化。

6飲酒還會誘發膀胱結石絞痛或引起急性膀胱炎,因此有膀胱結石的病人不宜飲酒。

7老年人經常大量飲酒,會引起食欲減退和消化不良,人體從食物中攝取的營養物質就會減少,久而久之就可能導致營養不良和維生素缺乏。

孝心叮嚀

啤酒,有些人是要遠離的

啤酒素有“液體麵包”之譽。啤酒中酒精含量較低,可平緩地促進人體血液循環。

盡管如此,啤酒並不完全適合每一個人飲用,醫學專家建議以下病人遠離啤酒:

1胃炎患者

醫學研究發現,大量飲用啤酒會引起胃炎,已經患胃炎的病人飲啤酒會使病情加重。因為啤酒會使胃壁減少能保護胃黏膜的前列腺素E的分泌,使胃炎症狀加重。

2痛風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