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1 / 2)

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機融合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曆史現象,是社會的曆史沉積。當今世界,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人們也越來越重視本民族的文化。我們隻有加強對本民族文化的繼承和創新,才能更好地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曆史經驗告訴我們,任何一個民族要想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必須具有自尊、自信、自強的民族意識。文化是維係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強大動力。一個民族的存在依賴文化,文化的解體就是一個民族的消亡。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強大,廣大民眾對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願望日益迫切。作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將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繼承並傳播給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年一代,是我們出版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本套叢書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組織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編寫的一套旨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的大型知識讀本。該書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的同時,結合社會發展,注入了時代精神。書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並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製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麵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

希望本書能為弘揚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各民族團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也堅信我們的中華民族一定能夠早日實現偉大複興!

第1章初唐曆史簡介狄仁傑,字懷英,生於隋大業三年,即607年(一說生於唐貞觀四年,即630年),卒於武則天久視元年(700年),為唐時並州人。他是唐代傑出的宰相和政治家,通過應試明經科步入仕途。狄仁傑從政之後,經曆了唐高宗與武則天兩個時代。初任並州都督府法曹,轉大理丞,改任侍禦使,曆任寧州、豫州刺史、地方侍郎等職。狄仁傑為官時,正應了老子的那句“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他為了拯救無辜,敢於拂逆君主之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而且始終是居廟堂之上以民為憂,在後人看來他是“唐室砥柱”。後代史學家稱頌他為“有再造唐室之功的忠義之士”。可以說,狄仁傑是唐代最負盛名的宰相,是一位對唐代有著深遠影響的人物,他的存在改變了唐朝的命運。並且他用自己的德行與作為,告訴後人他是一位百姓永遠敬仰的英傑……

狄仁傑所處的曆史時代正是我國曆史上政治軍事強大、文化經濟繁榮的唐代,後人常把強盛繁榮的唐代與漢代並列,稱為“漢唐盛世”。狄仁傑在世時,所處的曆史階段屬於唐朝初期,該時期為開元盛世的一個準備階段。經過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種種休養生息政策的實施,唐朝的經濟開始迅速強大起來。從貞觀至開元一百多年中,農業、手工業生產不斷發展,貞觀時期鬥米僅值三四錢,成為曆史傳頌的佳話。唐的勢力所及的範圍,東北至朝鮮半島,西北至蔥嶺以西的中亞,北至蒙古,南至印度支那,這個巨大的版圖應該說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版圖,可以說唐朝此時已經開始向當時最強大的國家發展,向最強大的封建帝國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