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揮手含笑去,美名千古傳(1 / 1)

舉薦了這些英才之後,狄仁傑感到自己的任務已經完成,打算退隱歸鄉,於是他屢次上書,表達隱退之意,但是武則天都沒有答應。因為武則天生性多疑,難得身邊有一個如此信任之人,所以她不打算讓狄仁傑離開朝堂。她十分尊重這位宰相,從來不肯稱其名號,而是十分尊重地叫他國老,狄仁傑為人剛直,有時在朝堂之上,當麵地指出她的過失,武則天也很虛心地接受。一次跟隨武則天出遊,因風大,狄仁傑的頭巾被刮落地,馬因受驚而跑,無法製止,武則天命令太子去抓住馬轡頭把馬係住。由於狄仁傑年老多病,上朝之時武則天不讓狄仁傑對自己行三拜九扣之禮,她對狄仁傑說:“每當國老拜我之時,我的身上感到很痛。”她常常告訴其他大臣如果是小事就不要打擾狄公,讓他好好休息。久視元年(700年),一天早晨,狄仁傑起床很早,近日來他深感自己的身體乏力,他知道自己大限已到。他望著窗外的天空,心裏感到很踏實,因為他該做的都已經做完了,如今已經無有牽掛,他找來兒孫,向他們說了自己年少時的誌向,告訴他們要常懷一顆愛民之心。他想起如今朝堂之上有那麼多品德高尚之士,將國家之事交予他們,自己很放心。一切妥當之後,狄公安然地趟在了病榻之上,閉上了雙眼,嘴角邊有一絲難以察覺的微笑。

狄仁傑病故的消息,讓朝野上下一片淒慟,女皇武則天哭泣著說“朝堂空也”。是啊,這樣的賢臣是不可多得的,一個“空”字可見他在皇帝心中是多麼重要。

狄仁傑具備了太多的美德,他是後人景仰的英雄,從古至今能夠愛才惜才的人被看做君子,而那些嫉賢妒能的人則被看做小人,我們知道這位狄仁傑應該算是一位大君子。同時也明白他之所以能夠有此成就,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才德,古往今來有多少有才德之士,他們沒有成就功業原因何在?很多是因為周圍環境險惡,如屈原雖有“美政理想”,但是因為“舉世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而隻能空有抱負而遺恨終身。諸葛孔明雖有一顆報答主公之心,也隻能“出師未捷身先死”,因為他的後主根本不是個可以成大事之人,因此他隻能含恨而死。“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有如此修為的範仲淹,也因沒有賢主賞識而不能成就此壯誌。所以說狄仁傑很幸運是因為他遇到了明主,並且出生在一個舉國上下都明是非的朝代,因此他可以堅守正義,可以提拔人才,再加上他的身邊有很多德才兼備的人,他們能夠輔助他成就功業,可以說狄仁傑才能夠有此機會做一個治世之才。由此可見,這位知人善任的宰相是因為有知人善任之才,又有能夠行知人善任之道的環境才能夠知人善任的,那麼如此看來他又是很幸運的。

總之,狄仁傑具有這般錚錚的鐵骨,他不但有非凡的毅力和智慧,還有超人的膽略。以天下黎民蒼生為自己做官的根本原則,無論做什麼事情都首先不忘記做人的根本,不但自身清正廉潔,還要懲處十惡不赦之人。對人民百姓的熱愛讓他能夠俯仰無愧於天地,其實人民的無限的敬仰就是為官的最大的榮耀,凡受老百姓愛戴的人都是拯救他們於水深火熱的人。而狄仁傑正是這樣的一個典範,他的德行可以昭示乾坤日月。不管怎樣,這位英豪以他的出世改變了唐代的曆史,為後人樹立了典範,後人將會永遠記得這位知人善任的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