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愛企如己,與你的企業合二為一
與公司同呼吸、共命運
要建立或維持一個健康的、有競爭力的企業,最簡單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目標統一、策略一致,與公司員工成為並肩作戰的夥伴。
——美國戴爾公司創始人 邁克爾·戴爾
敬業工作的人,會把企業和自己聯係在一起,與之同呼吸、共命運。在他們看來,企業的命運就是自己的命運,企業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他們已經和企業緊密地合為一體。
每一個人都應該把自己服務的組織看做一艘船,在公司這條船上,老板是船長,你的上司、同事是你同舟共濟的夥伴,你們是合作者,隻有每一個人都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這艘船才會前進。每一個人的命運都和這艘船緊緊地捆綁在一起,與船同生死、共命運。你不但要為你的船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還要保護你的船,不讓它在中途拋錨。
1993年,麥克蒂羅被聘到某計算機配件製造公司時,公司很小,隻有20來人,老板是一個隻比麥克蒂羅年長3歲的年輕人。
那年10月份,公司接到一筆訂單,為某計算機公司加工50萬隻硬盤。公司上上下下都動員了起來,全部資金和相關資源都投入進去了。然而,天有不測風雲,由於技術不過關以及控製上的疏忽,所生產的硬盤出現了嚴重的質量問題。第二年3月份的時候,公司連水電費都無力支付。老板通過多方求助,總算把發工資的錢借到了。了解到公司的困難情況後,很多員工不辭而別,甚至有一小部分員工圍在老板辦公桌旁吵個不休,他們認為公司走到這一步,完全是老板的責任,老板應該賠償他們失業金。後來,他們還草擬了一份所謂的賠償協議,逼著老板簽字。看到眼前情景,老板心灰意冷,把心一橫,還是在協議上簽了字,同意支付賠償金。
當那些員工們拿著協議書,提著各自的行李離開後,老板以為整個公司就隻剩自己一個人了,走出自己的辦公室時,卻發現還有一個人在安靜地工作著。這個人就是麥克蒂羅,平日裏並不怎麼接近老板,也從來沒有表白過自己的忠誠。老板非常感動,他走到麥克蒂羅麵前說:“你為什麼沒有向我索取賠償金呢?如果你現在要,我會給你雙倍的賠償,而且首先支付你。我相信我的朋友願意借錢給我。”
“賠償金嗎?”麥克蒂羅笑了笑,“我根本就沒有打算離開,為什麼要索取賠償金呢?”
“你不打算離開!”老板顯得異常驚訝,“難道你認為公司還有希望嗎?不怕你笑話,連我自己都想關門不幹了。”
“不,我認為我們公司還大有希望,你是公司的老板,你在公司就在;我是公司的員工,公司在我就該留下來。”麥克蒂羅出人意料地說了這番話。
老板聽後潸然淚下:“有你這樣的員工,我當然應該重新振作起來!可是,我事實上已經破產了,怎麼忍心讓你和我一起吃苦,你還是快去找新的工作吧。”
“老板,我願意和你同甘共苦。公司發展好的時候,你聘用了我,而現在公司出現了困難,我是不會離開的。隻要你沒有宣布公司關門,我就有義務留下來。你剛才不是說你的朋友願意幫助你嗎?如果你樂意接受我這個朋友,那麼就讓我來幫助你吧,我可以不要一分錢工資。”
在老板和麥克蒂羅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很快有了轉機,在忍受了近半年困苦的日子後,公司又開始贏利了。又過了一年時間,公司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並且迅速成長為一家中型軟件企業,資產也由原來的負數變成了五千多萬美元。
有一天,老板約麥克蒂羅在一家咖啡廳談心。
“在公司最困難的時候,是你給了我莫大的幫助和鼓勵。當時,我就想把公司50%的股權交給你,可當時公司那麼糟糕,我怕拖累你。現在,公司起死回生了,我覺得應該把它交給你了。同時,我誠摯地邀請你出任公司的總裁。”老板說著,拿出早已準備好的聘書和股權證明書,一起交到了麥克蒂羅的手裏。
這個世界並不缺少卓爾不群的人,而是缺少能與公司共命運、同成長的人,許多公司招聘員工的時候,最看重的不是能力,而是個人的忠誠度。因為,能力可以通過培養獲得,而要改變一個人品行卻十分困難。與公司同呼吸、共命運,忠於職守,自覺主動,能夠這樣做的人無疑也是一個敬業的人,任何公司孜孜以求的也正是這種人。
在公司中,員工不能做一個旁觀者,要積極地參與進去,要深刻認識到,每個人都是公司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環,要認清自己的價值,將自己的所作所為置於公司的發展之中,把公司的目標作為自己的目標,並擔負起自己的工作責任,樹立“公司興衰與己有關、公司發展我發展”的思想。與公司一起成長,個人才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與公司同呼吸是與公司一起成長的前提。與公司共命運,把自己的命運與公司的脈搏牢牢係在一起,患難與共,深刻體會公司成長的艱辛,增進與公司的感情,才能徹底地融入公司,與公司一起成長。
閱讀思考:
公司發展遇到了問題,你會不會袖手旁觀?你認為自己的利益重要,還是公司的利益重要?
認同公司理念,讓自己成為“公司人”
相同的價值觀將職工們聯係在一起——這就是理想的企業。
——東芝公司前總經理 士光敏夫
“公司人”對待公司有著極高的認同感,認為公司的利益高於個人的利益,以公司的發展方向為自己的坐標,他們將自己和公司融為一體,公司的理念就是自己的理念,在思想上和行動上貫徹公司的方針和路線。
安捷倫公司前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納德·巴恩荷特認為:“一套價值觀猶如一個羅盤。在做決定之前,我們能夠利用價值係統的標準來衡量對錯。這加速了決策過程,使各種目標一致,可以使數千人一同解決一個問題。最終,這使得一個組織變得真正強大起來。”
認同公司的理念意味著員工把工作當成一項共同的事業。它可以為員工注入強烈的責任感,在這種責任感的支持下,員工會把工作看做一項神聖的共同事業。這也使得公司裏許多互不相幹的業務、技術和人才緊密地結合成一個整體,使大家都能夠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奮鬥。
電視劇《士兵突擊》中成才從參軍入伍就勤下工夫,曆經萬難追逐進入老A的夢想,但一身本領的成才被老A拒絕了。
麵對老A的無情拒絕,成才一臉不服:“理由是什麼?理由,我需要一個理由。”
袁朗:“理由是你太見外了!我們來做一個測試,你能為我們說一下鋼七連的那六個字嗎?”
成才呆想了半天答不上來。
袁朗說道:“不拋棄,不放棄!”
成才馬上說:“這六個字我知道。”
袁朗:“是的,你知道,但這六個字從來就沒有進入到你的心裏。”
在回原部隊之前,成才對許三多說:“你是一棵樹,有枝子,有蔓子;我卻像一根電線杆,枝枝蔓蔓都被自己砍光了。現在,我要回去找我的枝枝蔓蔓了。”
認同了“不拋棄,不放棄”的價值,找到自己的“枝枝蔓蔓”的成才,讓原本荒涼的草原五班成了大家都稱讚的地方。正因為他從思想到行動都認同了“不拋棄、不放棄”,他回到了老A。
認同公司的理念,認同公司的價值觀,我們才能更好地定位自己,看清自己的價值和使命,發揮自己最大的作用,“價值觀是力量的來源,因為它能賦予人力量去采取行動”。在認同公司價值觀的基礎上,積極性和創新精神會得到充分發揮。當我們都能自覺地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應該做的事情,愛護自己的公司,視自己為企業發展中的一部分時,我們就會成為一名“公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