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南軍副統領中郎將趙軒得罪了何進,卻因為他是國舅董重(董太後的哥哥)的人,何進拿他沒有辦法。去年春節,趙軒返回老家長安過年,何進派人給董卓捎信,結果趙軒就在潼關附近遇到了劫匪,全家被殺。董卓也因此成了何進的親信。
何進於十常侍之間,因為爭權奪利,矛盾很深,雙方都欲將對方鏟除而後快。因此他們都互相極力培植自己的勢力。這次,張讓說服了漢靈帝劉宏,調護國軍進京,何進就感到了威脅。他就讓人給董卓捎信,讓他也準備一支騎兵,隨時做好進京的準備。
何進覲見劉宏,勸說劉宏允許調董卓的部分軍隊進京,來牽製護國軍和京城周圍的其他軍隊,這樣更便於劉宏掌控這些軍隊,而不使其中一家做大。這個建議聽起來不錯,劉宏也動了心思。但是,近年來董卓的勢力發展太快,劉宏對他心存忌憚,加上張讓的勸說,就沒有同意何進的請求。
何進想了一個辦法,讓董卓給劉宏進獻一萬匹戰馬,並以就地培養和改良戰馬的理由,要求在洛陽附近,建立一給大型的養馬場。劉宏看在一萬匹戰馬的份上,同意了何進的請求。董卓借機在裏麵安插了2000名精兵,這些人就成了何進在京城可以使用的嫡係力量。
再說高順率領著護國軍先遣部隊,來到了洛陽城西麵的辛店鎮附近,此地由洛陽太守府出麵,征用了一萬四千畝地,其中有五千畝地是農田。護國軍財大氣粗,用土地置換和大量的財產補償的方式,平穩沒解決了土地糾紛,沒有鬧出一點動靜。
護國軍順利地展開了營區和訓練場的建設,為大部隊的進駐進行準備。
董卓的西涼軍養馬場,就在護國軍西北50裏的新安縣,這塊地址是洛陽太守劉英精心為他們挑選的。自從聽說董卓要在洛陽附近建立軍馬場的時候,留在洛陽的劉賀就敏感的意識到了這件事不尋常。
夏楓在給護國軍高層分析天下局勢的時候,特意提到過董卓,劉賀就意識到董卓進京這件事與護國軍有牽連。由於洛陽距離即墨城太遠,劉賀來不及向夏楓請示,他就和劉英以及王司馬商議對策。董卓的軍馬場選址的事情,歸洛陽太守府負責,他們商量的結果是,將董卓的軍馬場放在護國軍的附近,便於對他們進行牽製。而且軍馬場的位置選在護國軍的西麵,這樣,一旦有事,護國軍正好可以攔截董卓的人馬。
對於這個選址,何進十分不滿,但是地址的選擇屬於地方政務,他也不便插手。而且這件事情太過敏感,他也不能公開施加影響,以免引起劉宏的懷疑。
護國軍與董卓的西涼軍的爭鬥是必然的,由於劉賀的機敏,護國軍贏得了第一個回合的勝利。
軍馬場設置在護國軍的附近,對於護國軍來說也是一件大好事,因為護國軍太缺乏戰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