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撒地亞·哥拉哈運動”

這次罷工運動的成功對甘地產生了極大的鼓舞作用。繼馬德拉斯之旅後,甘地又趁熱打鐵前往孟買,計劃以孟買為中心,推行“撒地亞·哥拉哈運動”。

為了進一步抵抗英國政府,甘地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兩點:第一,從製鹽業著手,達到不合作的目的;第二,發行政府禁止出售的書籍。

由於印度天氣炎熱,人們對鹽的需求就和水一樣迫切。當時,食鹽業是政府經營的,要扣很高的稅金,私人製鹽出售是不被允許的。不過,甘地仔細查看法律條文,發現法律雖然規定人民不可製鹽出售,但是沒有規定人民不可以製鹽自己食用,因此,甘地極力勸說大家用海水來製鹽,不必以高價向政府購買。

至於發行禁書方麵,過去甘地所著的《印度自治》以及把羅斯金思想加以詮釋而著的《沙波達雅》,都被政府禁止發行,他現在就是不管政府的禁令,照常發行出售,以達到不合作的抗議目的。

到孟買後,甘地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發行禁售的書刊。《印度自治》和《沙波達雅》這兩本書印出來以後,立刻就被想要加入“撒地亞·哥拉哈運動”的人搶購一空,這本書的定價是每本4安那,價格非常便宜,令人感動的是,沒有一個人照原價購買,他們都把身上所有的錢都拿出來,以5盧比、10盧比,甚至50盧比的高價購買。甘地對這些買書的人說:“這兩本書都是政府規定的禁書,萬一被發現了,很可能會被捕入獄,所以,我希望大家考慮清楚。”

雖然他把利害關係告訴了大家,但是大家仍然堅定地買下了這兩本書,沒有一個人猶豫。

從這一點來看,甘地深信“撒地亞·哥拉哈運動”能在孟買發展和壯大。他希望在更多地方播下“撒地亞·哥拉哈運動”的種子,於是又搭乘三等車匆匆趕往德裏,以及喜馬拉雅山附近的阿姆利則。

當甘地乘坐的火車抵達德裏的前一站巴爾瓦爾時,突然有3名警察走進車廂,他們遞給甘地一張字條說:“請看看這張字條,你心須服從命令。”字條的大意是說不歡迎甘地前往德裏和阿姆利則,因為他將會破壞那裏的秩序,他們希望他立刻返回。

這道命令實在太過分,甘地義正詞嚴地說:“我是受人邀請而來的,我不是去擾亂秩序,而是去安定人心。所以很抱歉,我不能服從這個命令。”

經過一番爭執,甘地終於被他們拖下車,並被強製押入回程的火車。

甘地被警察押回來的消息早已傳遍孟買各個角落。在這班車尚未抵達之前,孟買車站早已聚集了許多印度同胞。警察已經了知道這件事,要他在孟買前一站下車。如果這時意氣用事的話,一定會引起很大的騷亂,所以甘地便接受了他們的要求,下車後先去了一個朋友家裏,朋友看到他後緊張地說:“甘地先生,請立刻到匹茲尼廣場去。大家聽說你被捕了,都很憤怒,現在正聚集在廣場上,隨時可能發生暴亂,縣長和警察都已經趕到那裏去了。他們試圖平息這場風波,可是事情卻越鬧越僵。”

就在這時,安娜絲雅賓夫人剛好趕來找他,甘地立刻坐上她的車趕往匹茲尼廣場。安娜絲雅賓夫人憂心忡忡地說:“民眾已經忍不住了,他們十分憤怒,我們無法使他們安靜下來。”

當他們抵達廣場時,聚集在那裏的數千名印度同胞一看到車內的甘地,便興奮地喊著:“我們的甘地萬歲!印度萬歲!”

大家歡欣雀躍跟在甘地的車後,很自然地形成了以他的車為首的行進行列。甘地想,這樣一來就不必擔心他們發生暴動,“撒地亞·哥拉哈”的成果也不會遭到破壞了。

當遊行隊伍經過拉赫曼大街時,突然發現有一隊騎馬的警察擋住了他們的去路,他們全副武裝,帶著長槍、指揮刀以及手槍等,阻止民眾進一步向要塞的方向行進。群眾擠得水泄不通,他們幾乎突破了警察的警戒線。甘地在車內向外探看時,發現自己坐的車就夾在警察和手無寸鐵的民眾之間,要使隊伍停下來也來不及了。

“把遊行隊伍驅散。”指揮官一聲令下,於是馬隊便立刻向群眾衝過來,一邊跑一邊揮舞著槍矛……甘地看到被指揮刀砍傷的男女、被馬踢倒的少年驚恐地躺在地上,呻吟不止,他雖然很想救他們,但卻無能為力。當一名持槍的警察朝他的坐車方向走來時,他想,這下我要完了!還好槍矛揮過來的時候,隻不過擦上汽車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