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會議中,大家一致決定暫時接受英國頒布的不完整的自治案。同時,為了促使印度早日獨立,他們決定繼續對英國展開不合作運動。這個不合作運動於第二年間開始實施,要點如下:

一、不參加殖民政府的一切集會;

二、抵製英國殖民教育,退出英國官方學校,自己開辦學校;

三、抵製英國法院,自設仲裁機構;

四、拒絕到美索不達米亞參軍服勞役;

五、抵製議會選舉;

六、抵製外國貨;

七、凡是英國賜予的身份和封號,一律退還英國政府;

八、不購買政府公債。

這八項不合作運動要點淺顯明白,任何人都能夠理解,也都可以做到,因此獲得了全體印度人的支持。為了響應這項運動,出生在印度的著名詩人泰戈爾公開宣告放棄英國政府賜給他的爵士稱號,甘地也把以前在南非時得到的3枚勳章退還英國。在短期內,不合作運動就像燎原之火,迅速蔓延開來。

在阿姆利則召開國民大會時,有一天在中午休息時,甘地對議長默第拉·尼赫魯說:“尼赫魯先生,你不覺得會場的秩序有些亂嗎?不相幹的人進進出出,不但誰是正式代表搞不清楚,就連票數也無法統計出來。”

默第拉·尼赫魯頗有同感地說:“你說得很對,目前國民大會黨的規章原是戈克利生前製訂的,因為最近黨員人數劇增,需要議決的事也大量增多,所以這項規章已不大適用現在了,我想請你擬訂新的規章,你覺得怎麼樣?”

當他把這個主張向大會提出時,大家一致讚成由甘地負責製訂新的規章。雖然甘地很樂意接受這項工作,可是由於加入國民大會黨的人都熱切地盼望自己的國家能夠獨立,每一個人都熱心地參與各項活動,所以國民大會黨無形中就成了奠定印度獨立的基石。將來印度一旦獨立,國民大會黨可能會成為印度最大的政黨,因此,要製訂新的規章時,必須把將來的情況都考慮進去。一想到這項工作的深遠意義,甘地就再也輕鬆不起來了。

在他接受製訂新規章的任務之前,為了要使規章發揮更大的效力,他提出了一個條件,要求印度目前最高領導人羅克曼雅和德傑班斯加入製訂委員會。這項要求很快被接受了。阿姆利則會議結束後,甘地立刻著手籌劃有關新規章的工作。因為委員們散居各處,而且工作忙碌,黨章委員會連一次會也沒有開成,但是他們依靠通信互相商討,最後提出了一個一致同意的報告書。

關於真理

自從1919年年底參加阿姆利則的國民大會黨會議之後,甘地就開始直接參與政治活動,受到舉世的注目。他提倡的通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來抵抗英國,不僅為印度的獨立自主貢獻了力量,也鼓舞了亞洲和非洲的殖民地,成為他們黑暗中的明燈。

1947年8月15日,印度終於脫離英國的長期統治,成立印度共和國。

1948年1月30日,79歲的甘地在一次調解教派紛爭的活動中被一個極端分子槍擊,而離開人世。

七十九年的歲月,全都貢獻給爭取祖國的獨立,正如尼赫魯所說的,他的光芒在往後的歲月裏,仍將繼續照耀著印度,以及全世界為自由和平而奮鬥的人。

在甘地的一生中,他經常提到真理,他曾經說過:“我有一種感覺,就是當我談到或寫到真理時,心裏便呈現一片寧靜。因為真理能使許多迷失的人了解誠實與愛的可貴。

“以前,我一直相信世界上除了‘真理’之外,並沒有‘神’的存在。由真理所表現出來的就是寬恕別人的‘愛’。當我絕望時,我會想起,在曆史上隻有真理和愛能得勝。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內或許是所向無敵的,但是終究總是會失敗,好好想一想,永遠都是這樣……

“要在天地間做一個完人並不容易,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必須越過峻險的高山,渡過深廣的海洋。這崎嶇漫長的道路,仍有待我們一步一步地走完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