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部署能為解決朝鮮問題開辟更廣闊的道路,其中包括外國軍隊撤出朝鮮。
聯合國已宣布這個世界組織的政策是:允許朝鮮人民建立一個統一的、獨立的民主國家。
朝鮮人民有權享有和平。他們有權力按自己的選擇,適應自己的需要,來決定自己的政治以及其他製度。
朝鮮人民有權獲得世界組織的援助以醫治戰爭創傷。聯合國已準備給予這種援助,並為此設立了必要的機構。聯合國會員國已提出要給予慷慨的援助。目前需要的是和平,在和平的情況下,聯合國才能把它的資源用在創造性的重建事業上。
令人遺憾的是,那些在朝鮮反對聯合國的人對原來可以而且仍然可以為朝鮮帶來和平解決的許多機會很少加以理會。
迅速解決朝鮮問題就能大大減輕遠東的國際緊張局勢,並能開辟道路,按照聯合國憲章中所規定的和平解決爭端的程序來考慮這一地區的其他問題。
在未達成令人滿意的結束戰鬥的部署之前,聯合國軍隊的行動必須進行下去。”
杜魯門的這個聲明,一方麵拋出了和平的橄欖枝,一方麵強調聯合國軍必須繼續戰鬥,可謂用心險惡。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模棱兩可的聲明,也讓令杜魯門頭疼的麥帥給破壞了。
就在三天之後,美國國務院正在通過外交渠道,同各個參加聯合國軍的國家的政府商談聲明文稿時,麥克阿瑟卻於3月24日搶先在東京發表了一項聲明:“戰爭仍然按照預定的計劃和日程進行著。現在我們已大體上肅清了共產黨在南朝鮮有組織的軍隊。明顯可以看到,我們大規模的海空襲擊已使敵人的補給線遭受嚴重破壞,這就使敵人前線部隊無法獲得足以維持戰鬥的必需品。我們的地麵部隊正利用敵人的這一弱點。敵人的人海戰術已經無疑失敗了,因為我們的部隊已經適應了敵人的作戰方式。敵人的滲透戰術隻是使其小股小股地被殲滅。在惡劣的天氣、地形和作戰條件下,敵人的持久作戰能力低於我軍。
比我們在戰術上成功具有更大意義的是,事實清楚地表明,赤色中國這個新的敵人,缺乏工業能力,無法提供進行現代戰爭所需要的足夠多的重要物資。敵人缺乏生產基地,缺乏建立、維持以使之投入作戰的哪怕是中等規模海空軍所需要的原材料。敵人也無法提供成功進行地麵作戰行動所必須的武器,如坦克、重型火炮以及科學技術為進行軍事戰役所創造的其他精巧的武器裝備。起初,敵人數量上潛在巨大力量彌補了這一差距,但隨著現代大規模毀滅手段的發展,單靠數量已經無法抵消這些缺陷本身所固有的危險性。控製海洋和空中,進而也意味著控製補給、交通和運輸,其重要和起到的決定性作用在現在並不亞於過去。我們現在擁有這種控製權,加上敵人在地麵火力上的弱勢,其作用更加倍增。
這些軍事上的弱點,在赤色中國進入朝鮮戰爭時,就已清楚無疑地表現出來。聯合國軍隊目前是在聯合國當局的監督下進行戰爭的,因而相應地使赤色中國得到了軍事優勢。即使這樣,事實還是表明:赤色中國完全不能以武力征服朝鮮。因此,敵人現在必然已經痛苦地認識到:如果聯合國改變它力圖把戰爭局限在朝鮮境內的容忍決定,而把我們的軍事行動擴展到赤色中國沿海地區和內部地區,那麼,赤色中國就注定有發生軍事崩潰的危險。確認了這些基本事實以後,如果朝鮮問題能夠按照它本身的是非加以解決,而不受與朝鮮無直接關係的問題(如台灣問題和中國的聯合國席位問題)的影響,則在朝鮮問題上作出決定並沒有不可克服的困難。
決不能犧牲已受到及其殘酷蹂躪的朝鮮國家和人民。
這是一個關係至為重大的問題。
這個問題的軍事方麵的結局得在戰鬥中解決,但除此之外,基本問題仍然是政治性的,必須在外交方麵年尋求答案。不用說,在我作為軍事司令官的權限以內,我準備和敵軍司令員在戰場上舉行會談,誠摯地努力尋求不再繼續流血而實現聯合國在朝鮮的政治目標的任何軍事途徑,聯合國在朝鮮的政治目標是任何國家都沒有理由反對的。”
麥克阿瑟的這一聲明令華盛頓措手不及,大為震驚。正在通過外交途徑與其他國家商討杜魯門聲明草稿的美國國務院,被弄得十分尷尬,難以自圓其說。
這個聲明不僅違反了參謀長聯席會議12月6日頒布的“未經五角大樓事先批準不得公開發表任何有關外交政策的聲明”的訓令,是公然抗上,而且是對總統和憲法權威的挑戰,對文職官員領導軍隊傳統觀念的挑戰,更有甚者,聲明的好戰言辭暗示了美國政策的變化,即美國要將戰爭擴大,這無疑將授人以柄,讓美國政府招致世界輿論的攻擊。美國總統杜魯門已經草擬好準備發表的聲明,頃刻間變成一張廢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