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中朝部隊14個軍在200多公裏的寬大正麵同時發起進攻。誌願軍數千門大炮將如雨般的炮彈潑向美韓軍陣地,部隊采取分進合擊的戰術穿插前進。9兵團首先將南朝鮮6師和美24師一部擊潰,將敵人陣地分割成兩部分。東西兩線中朝軍隊乘勢向後撤之敵猛攻,7天向敵人推進80公裏。楊得誌的第19兵團打了幾個漂亮仗,其63軍軍長傅崇碧利用美軍以為中國軍隊不敢白天戰鬥的想法,命令第187師分成多路縱隊,大白天分散接近臨津江天,黑後突然發起攻擊,一舉突破寬1000米的臨津江防線,南朝鮮第1師和英第29旅的防禦陣地被打得稀巴爛,殲滅了南朝鮮第1師一部和英第29旅格羅斯特團第1營及坦克團大部共4000多人。
這是英29旅在誌願軍新年攻勢中受到襲擊後又一次遭受重創,其中格羅斯特團損失慘重。
格羅斯特團是英軍中唯一綴有兩個帽徽的常勝團,是英軍著名的功勳部隊。該團在1801年遠征埃及的殖民戰爭中被圍,後經過苦戰建立奇功,獲得綴兩個帽徽的殊榮。但是,如今麵對中國誌願軍的虎狼之師,再也沒有了當年的威風。它的士兵在誌願軍猛烈攻勢麵前驚慌失措,四處逃竄,各種物資丟棄滿地。團長兼直屬營營長卡斯躺在屍體堆裏撞死,卻沒有逃過當俘虜的命運。
格羅斯特團被圍李奇微萬分焦急。英國人拿這支部隊當寶貝,一旦被殲滅,他實在不好向英國人交代。無奈之下,他從日本飛臨朝鮮戰場,命令美3師師長索爾不惜一切代價救出格羅斯特團。索爾知道此事不簡單,命令菲律賓第10營援救格羅斯特團,並派出8輛重型坦克,10架飛機掩護衝鋒。誌願軍戰士把坦克放進一個公路狹窄處,擊毀前後各一輛坦克,美軍的8輛重型坦克立即前進不能,後退不得,向死蛇一樣攤在公路上,菲律賓那些士兵這輩子沒見過如此陣勢,頃刻間四散奔逃。
此時的英29旅旅長羅迪耶雖然焦急萬分卻鞭長莫及,隻有把希望寄托在美國佬身上。但是,美3師這會兒也遭到誌願軍猛烈攻擊,自身難保,又把準備用來救援格羅斯特團的部隊大部分撤回,用來填補防線的漏洞,隻給他留下一個營的援兵。就是這僅存的一個營,遭到誌願軍一陣炮火以後,毫不猶豫掉頭就跑。災難終於降臨到英軍這支功勳部隊身上,隻逃出了39人,全部被斃傷或者俘虜。
63軍戰果輝煌,但64軍和65軍卻損失慘重。64軍的一個營和團偵查支隊,20小時衝破敵人7次阻擊,在敵人縱深穿插60公裏,奪取了議政府附近的製高點峰山,切斷了漢城以北敵人的退路,並堅持了三天四夜,但是64軍的主力卻在臨津江浴血奮戰,難以及時趕到,這兩支分隊的穿插成果沒有得到很好的應用。由於新入朝的部隊缺乏對美軍作戰的經驗,不敢穿插迂回,分割包圍敵人,64軍主力被敵人攔截不能前進,而65軍主力又尾隨而至,致使5、6萬人擁擠在臨津江南岸20平方公裏的狹窄地域,連續遭到敵人密集炮火攻擊,傷亡慘重。
至此,誌願軍向南推進70公裏,19兵團推進到漢城北郊,“聯合國軍”花費了兩個多月爭奪的地盤兒,誌願軍用了7天就奪回來了。
這時,誌願軍自身攜帶的糧彈已基本用完,攻擊漢城顯然沒有勝算,彭德懷命令部隊停止進攻,就地休整。
第五次戰役第一階段結束,雖然殲敵23000人,但未能成建製消滅敵人一個團,離殲敵5個師的戰役預想相差太遠。究其原因,一是範佛裏特抓住誌願軍的弱點,采取節節撤退的戰術。敵人白天撤退,擔任掩護的摩托化部隊和坦克部隊黃昏撤退,每天恰恰隻撤退20公裏,正好是誌願軍一夜攻擊的路程。誌願軍夜間抓不住敵人,天亮後又正好進到敵人陣地前沿,馬上遭到敵陣地上炮火的殺傷。二是範佛裏特建立了火力兵力密切配合的縱深防禦體係。誌願軍打近戰攻不到敵人跟前,打夜戰又不能當夜解決當前之敵,進攻無力,速決不能,十分被動。誌願軍曾經在加平方向打開一個戰線缺口,對敵人側翼形成有利態勢,卻因為糧彈補給缺乏,不得不停下來等待補充。
這一停,給範佛裏特提供了時間空間,敵人摩托化部隊迅速趕來堵住了缺口。後勤薄弱,火力太差,每到關鍵時候就顯得後勁無力,這仗真的沒法打。可是,調動了如此規模龐大的兵力,就這樣草草收場,誌願軍上下十分不情願。
“聯合國軍”自4月30日起,以部分兵力對誌願軍實施反擊,目的是破壞誌願軍的進攻準備。李奇微認為中共軍可能從中線突破,所以把美7師調至揪穀裏、龍頭裏地區,南朝鮮2師調至禾也山、鼎排裏地區,用以加強美9軍的防禦。
這樣,美軍主力大都集中到西線,東線隻有南朝鮮6個師防守。鑒於這個戰役態勢,彭德懷決定將誌願軍主力轉移到東線,爭取先消滅南朝鮮軍,以求達到本次戰役的意圖。
5月16日晚,誌願軍9個軍,人民軍4個軍團發起第二階段戰鬥。西線楊得誌19兵團佯攻漢城,吸引美軍主力,轉移他們的注意力。中線王近山3兵團實施中央突破,切斷敵人東西兩線聯係。宋時輪9兵團和人民軍3個軍團立即在東線分割包圍南朝鮮軍。東線兵團傍晚突破,夜間向縱深穿插,天明合圍,占領南朝鮮軍撤退的必經之路五馬峙。發現後路被操,腹背受敵,已經被打得七零八落的南朝鮮第3軍團4個師立即崩潰,就連副軍團長也丟下部隊,搶先化整為零,分散逃跑。四個師的裝備,全部丟下,留給了誌願軍。雖然繳獲了四個師的裝備,但由於東線山高林密,誌願軍無法對逃散的南朝鮮士兵進行搜剿,結果隻消滅了他們17000人。南朝鮮第三軍團有此大敗,惹怒了李奇微和範佛裏特,命令撤銷南朝鮮第3軍團的番號,部隊立即遣散。
在這次作戰中王近山的3兵團第12軍英勇頑強,值得單獨一書。戰役開始,12軍奉命在加裏山至鷹峰之間突破,向自隱裏、豐岩裏攻擊前進。除主力協同殲滅南朝鮮第5師外,以一個師向束沙裏方向實施戰役迂回穿插,與人民軍第2軍團形成合圍態勢。戰前情報顯示,防守自隱裏的是南朝鮮軍隊。但是,當12軍到達自隱裏,戰鬥發起之後才發現,這裏不僅有南朝鮮軍隊,還有美第2師23團兩個營、一個法國營。敵情變化較大,怎麼辦?12軍軍長曾紹山、副軍長肖永銀認為,殲敵良機稍縱即逝,不能因為有美國人和法國人,就白白放掉他們。實際上,他們手上當時隻有兩個團的兵力,但是他們毅然決然下令向敵人發起攻擊。12軍當年是解放軍第2野戰軍劉伯承、鄧小平的部隊,劉伯承有一句名言:“狹路相逢勇者勝!”,在解放戰爭千裏躍進大別山突破渦河的戰鬥中,劉伯承正是用這句話鼓勵戰士們,命令肖永銀硬是用刺刀、手榴彈在渦河南岸打開了一個寬5裏,長10裏的狹窄甬道,掩護中原局機關和野戰軍總部突出敵人的合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