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1 / 2)

“花好月圓夜,誰人買得**度。 WwW COM國破家亡時,英雄豈能枉少年。”白玉簫默念樂一遍,不禁讚道:“雖對得不甚工整,但聯意卻是絕對,不愧是狀元之才。”

孟鈺道:“我聽時亦這麼認為,宋興當時對此下聯的本意是在罵袖雲商女不知亡國恨。但袖雲姑娘聽後,卻似乎喜歡得緊,叫人請宋興入閨房一度**。”

白玉簫道:“看來袖雲姑娘出上聯的本意便是找個少年英雄。”

孟鈺道:“沒錯,第二宋興將袖雲姑娘帶出萬花樓,那老鴇叫人阻攔,卻被宋興大鬧一場。兩人出了萬花樓,便回到臨安西湖湖畔聚義莊,文大俠給他們做媒成親,結為姻緣。她叫宋興教與她流雲劍法,從此兩人在一起抗元保宋。”

白玉簫歎道:“巾幗不讓須眉,想不到袖雲姑娘竟是如此奇女子。”

兩人一聲歎息,便又去抬下一人,放入坑中。

白玉簫觀此人身材短,麵若孩童,驚道:“想不到義軍中竟然有孩。”

孟鈺道:“人不可貌相,你看他樣子雖是個十歲不到的孩,但他卻有三十多歲。”

白玉簫難以置信。

“你確定?”

孟鈺道:“我騙你作甚?”

白玉簫道:“我竟未想到下竟有如此侏儒。”

孟鈺道:“我十年前見到他時,他對我他已有二十多歲,我亦是像你這般不敢相信,知道三年前在聚義莊裏見到他,我才相信他是個不再長大的侏儒。”

白玉簫道:“如此侏儒,參加義軍,豈不是送死?”

孟鈺搖了搖頭道:“他看起來是個侏儒,但卻武藝高強。”

白玉簫道:“難道他有何奇遇?”

孟鈺道:“這人名叫楊大郎,十五歲年紀個子還如十歲年紀般,他父母嫌棄他,將他攆出家門。”

白玉簫道:“虎毒不食子,想不到下竟有如此狠心的父母,將親生骨肉趕出家門。”

孟鈺道:“沒錯,若是平常人,十五六歲足以行走江湖。但楊大郎樣子便如十歲孩,行走江湖常受人欺負,忍饑挨餓。”

白玉簫道:“你武藝高強,卻不知何人所授?”

孟鈺道:“楊大郎四處遊走,暈倒在路邊,正巧附近山是五台山,山中寺廟和尚下山遇到了暈倒在地的楊大郎,是以帶上山去,以稀粥喂食。沒幾楊大郎便醒來。”

白玉簫道:“原來如此,出家人果然慈悲為懷。”

孟鈺道:“那楊大郎入五台山後,寺裏住持便收留下他,並教他五郎棍法。”

白玉簫奇道:“五郎棍法,聞所未聞,卻不知五台山的那五郎棍法是何出處?“

孟鈺道:“那五郎棍法乃是楊家槍法所化而來。當年楊家將一門忠烈,抗擊遼人,楊業與其七子率領楊家軍奮勇前進,卻深陷遼兵包圍,不能自拔,在無援兵之下,楊家父子八人隻有楊五郎和楊六郎活下。楊五郎深哦朝中奸臣延誤戰機,致楊家軍大敗,返回汴京途中,經五台山,便上山出家當和尚。那時四周多山匪,楊五郎將槍改為棍,傳授寺中和尚五郎棍法,保護寺廟,是以五台山便有五郎棍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