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在皇帝召見時,官吏一再推辭獎賞,隻說“都是天子的神靈威武感化所致”,皇帝果然龍顏大悅,將他留在身邊,委以顯要的官職。
做下級的,最忌自以為有功便忘了上司。古今中外許多事實證明,功高震主時,往往也是失寵之日。不在乎被比下去,重視人才,超凡脫俗的上司畢竟是鳳毛麟角,在大多數人的心中,都或多或少藏著“忌妒”的鬼火,一旦你的光芒太過耀眼,你的功勞太過卓著,上司在你身邊,會覺得自己黯淡無光,更會有地位被你動搖的聯想,他們會很自然地將你視為競爭對手、心腹大患,而你在不知不覺中,就已麵臨著一場災難。
不要和上司爭功,如果你足夠明智的話,何不以巧妙的手段,將功勞讓給上司。如果你真的有能力去完成一件事,那麼,你的機會還很多。如果你能克服自己不肯讓功的情緒,而將功勞讓給上司,於你無害而有利。你隻要抓緊下次的機會再次立功即可。
在這個以自我為中心的社會中,如果有人肯大方利落地將功勞讓給別人,受到禮讓的人一定會大為吃驚,繼而心生感激,常常會產生“我欠了此人一份人情”的想法,對此人更是好感大增。
不居功自傲不僅僅可以在上司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更深層次的意義是能使你的人格變得更偉大。將自己用辛勤和汗水換來的功勞拱手相讓,這本身就需要具備很深的修養。但是,也隻有這種氣量很大、不斤斤計較得失的人才能真正打動上司,他總有一天會設法償還這筆人情債,當然,在他的幫助下,你也不會缺少再次建功的機會。隻是有一點需要注意,禮讓功勞的事絕對不能作為個人資本到處宣傳,否則,讓功的收益率便會下降為零,甚至適得其反,你在上司眼中會成為徹頭徹尾的小人。
尊重你的上司
不讓自己的光芒遮蓋上司,心理基礎是對上司有足夠的尊重。隻有謙虛守禮、竭誠心力,才能得到領導的尊重、關心和愛護,上下級關係才能做到良性互動,更為融洽和諧。
南齊的王僧虔楷書造詣極深,許多官宦人家都以懸掛他的墨寶為榮,一時之間,流傳著一種說法:王僧虔楷書不輸王羲之,乃當今天下第一!
當朝皇帝齊太祖蕭道成素來愛好書法,對僧虔的盛名一向很不服氣,於是下旨傳僧虔入宮“比試”。大臣、隨從簇擁下,君臣二人屏息凝氣,飽蘸濃墨,各自揮毫寫下一幅楷書。擱筆之際,齊太祖頭一揚,雙目緊緊盯住僧虔,問道:“你說我們兩人,誰第一,誰第二?”
僧虔額頭冒出了冷汗,皇帝的書法雖有一定功力,但畢竟稱不上爐火純青。可是這位自負的皇帝又怎會甘心位居人後。昧著良心說謊,承認皇上技高一籌,固然不會得罪人,但這樣的事僧虔根本不屑去做。
他沉吟片刻,突然朗聲長笑:“臣心中已有分曉。臣的書法,大臣中排名第一;而皇上的書法,絕對是皇帝中的第一!”齊太祖聞聽此話,先是一怔,繼而很快理解了僧虔的良苦用心,他為皇帝留足了麵子,同時又不失自己的氣節,齊太祖不由得哈哈大笑,僧虔也鬆了口氣。
尊重是一種禮貌、一種境界、一種修養、一種美德。它能夠增進你與上司之間的感情,化解矛盾衝突,贏得上司的好感,優化自己在其心中的形象。尊重上司才能得到上司的尊重。出於對齊太祖足夠的尊重,僧虔才會在眾目睽睽之下保全了天子的威風,而不是傲慢地指出皇帝不如自己。
一般而言,上司在方方麵麵都應比下屬高出一個檔次。如工作經驗豐富,政策性、原則性強,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看問題有全局觀念等,也有一些上司具備一些個性方麵的優點,如性格直爽、辦事果斷,工作細心、思想開放、生活儉樸,等等,這些都值得下屬尊重和學習。但畢竟人無完人,上司也是人,一樣會有缺點,會犯錯誤,這是無法避免的,在這種時候,有些下屬就會覺得上司水平太低。表麵服從,心裏卻缺乏尊重,甚至頂撞、搶白上司,時時處處表現出自己高出上司一等。缺乏對上司最起碼的尊重,會使你與上司的關係嚴重惡化;何況,不尊重他人本身就是缺乏修養的表現,更會導致同事的輕蔑和不滿,這樣的人在一個集體中是最不受歡迎的。
尊重上司,就要維護上司的權威,要堅定不移地執行上司的正確決定,而不是不服氣、不滿意,凡事對著幹。
尊重上司,就要愛護上司的聲譽,時刻注意維護上司的公眾形象,而不是在當麵頂撞搶白,背後說長道短。
尊重上司,就要自覺而又有分寸地為上司獻計獻策,為上司排憂解難。而不是急於表現自己,以“我比上司強”為樂。
當然,尊重不是無原則的討好、獻媚,奉承會讓上司放鬆自律之念,滋生驕傲情緒,也會讓整個集體彌漫著一股不正之風。當上司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時,要掌握分寸巧妙地提醒,善意地規勸。做一個好的下屬,對上司應該是敬而不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