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一生的投資理財規劃2(2 / 3)

1.股市投資的方式大致分為三種:第一種,直接通過買賣股票進行股市投資;第二種,以投資基金的形式,對包括股票式和債券等有價證券進行間接投資;第三種,是權證形式進行股市投資。以上的這三種股市投資形式,投資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計劃和風格挑選適合的股票進行投資。股票價格的變動很快,可能升值也可能貶值,缺乏穩定性,風險性也相對大一些。而且,股票不是一種保值的產品,遇到股市波動,資金就可能被套牢。不過在另一方麵,股市投資具有變現能力強、投入大小金額隨意及短期利潤回報高的特點。股票投資的門檻比較低,隻要手上稍有閑錢就能炒股,有錢的就可以多買點兒,錢少的就可以少買點,隨時投入,隨時變現。

2.根據獲利方式和投資周期,樓市投資可以分為長線投資和短線投資。以獲取房租為主要目標,期望房屋的自身價格在較長時間裏穩步上漲以獲取利益的為長線投資;頻繁地買賣房地產,再轉手出售的方式為短線投資。一般而言,短線投資周期短、風險大,如果對所投資房地產的升值空間沒有足夠把握的話,很容易造成資金壓占,影響投資人的運作。而長線投資則具有風險低、回報穩定的優點,因而許多樓市的投資者都傾向於這種投資方式。樓市投資最重要的就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品種,仔細考察它的優劣特征,估算其升值空間,並作好中長期投資的規劃準備。

如何為退休養老作好理財規劃

如果你今年還不到30歲,是否曾經想過退休以後要過怎樣的生活?“想過”表示有夢,有夢才能圓,退休規劃就是圓夢的步驟和方法。應以前瞻性的眼光計劃退休後的人生,築夢餘生。

養老規劃從什麼時候開始

失業、離婚、疾病、殘疾,不計其數的原因導致退休作為一個遙遠的目標被束之高閣,人們優先考慮的是那些更緊迫的財務計劃,像付房貸,換新車。事實上,即使沒有災難性事件發生,很多家庭的預算已經非常緊張,不可能早早為退休作儲蓄。

如果說退休前是財富的積累期,那麼退休後則是財富的高消費期,而且是抗風險能力逐漸減弱的非常時期。當養老成為被廣泛議論的話題後,種種傳言和想象,讓我們對年老的日子不乏恐懼。事實上,每個人都不希望晚年過得過於拮據。“活得長是人生最大的風險,”有人這樣說,“不知道自己能夠活多久,退休後再活20年還是30年?需要多少錢才足夠養老?”但換個角度再想一下:如果我們現在為退休後的生活悉心規劃、積極理財,那麼,到退休時,我們既擁有豐富的人生經驗,又擁有一筆可觀的財富,能夠從容地享受生活,從容地做著自己想做的事。那樣的話,您還會為退休生活擔憂嗎?

有人說最難做的理財之一就是養老金規劃。一個人從青壯年開始,所作的各種投資保障規劃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為自己退休以後那幾十年的日子在作打算的。“養老”這個詞雖然不陌生,但是養老規劃對很多人來說卻是個陌生的詞,很少有人嚴肅、科學地考慮這個問題。什麼時候開始準備養老?實際上是越早準備越好,一般25歲以後就可以慢慢接觸,考慮這個問題了。發達國家的公民一般很早就有這種理財養老意識,而且也做得比較好。

無論你的年紀多大,現在開始儲蓄永遠不算太晚,傳統觀念認為,大多數人至少要節省年度收入的10%,留給以後的生活。但對於那些退休基金不足的人來說,應該高於這個比例才對。

你為自己作好退休規劃了嗎

一個完整的退休規劃,包括工作生涯設計、退休後生活設計及自籌退休金的儲蓄投資設計。由退休後生活設計引導出退休後到底需要花費多少錢,由工作生涯設計估算出可領多少退休金(企業年金或團體年金),最後,退休後需要花費的資金和可受領的資金之間的差距,就是應該自籌的退休資金。

自籌退休金的來源,一是運用過去的積蓄投資,二是運用現在到退休前的剩餘工作生涯中的儲蓄來累積。退休3項設計的最大影響因素是通貨膨脹率、工作薪金收入增長率與投資報酬率,而退休年齡既是期望變數,也是影響以上3項設計的樞紐。

如果你今年還不到30歲,是否曾經想過退休以後要過怎樣的生活?應以前瞻性的眼光計劃退休後的人生,築夢餘生。

每個人都應該在40歲或最晚在退休前10年時,以編寫退休後的生活劇本作為退休規劃的第一步。隻有盡量具體地把退休後的生活夢想寫下來,才能開始退休生活設計,而這也是退休規劃的第一個重要步驟。

如何作好退休期投資理財規劃

這段時間的主要內容應以安度晚年為目的,投資和花費通常都比較保守。理財原則是身體、精神第一,財富第二。保本在這時期比什麼都重要,最好不要進行新的投資,尤其不能再進行風險投資。另外,在65歲之前,檢視自己已經擁有的人壽保險,進行適當的調整。

一般人在退休之後,由於一生工作累積下來,多少會有一些存款或退休金,但麵對市場經濟的變化、通貨膨脹和各項支出的不斷增加,老年人家庭若希望生活更寬裕,同樣也有“以錢生錢”的投資需要!

老年家庭的投資之道應當優先考慮投資安全,以穩妥收益為主。目前投資工具雖多,但並不是隻要投資就有錢賺。客觀來看,風險承受度和年齡成反比。老年家庭一生辛苦賺的錢實在很不容易,如果投資一大筆金額,一旦損失,對老人的精神、對家庭的影響都比較大,所以要特別注意投資的安全性,不可亂投資。

如果你離退休已經不遠,可以將大部分資金配置在穩定、可以產生所得的投資,如配息的股票、基金、債券或定存。切忌好高騖遠。

靈活運用投資策略。對於儲蓄存款,當預測利率要走低時,則在存期上應存“長”些,以鎖定你的存款在未來一定時間裏的高利率空間;反之,當預測利率要走高時,則在存期上存短些,以盡可能減少屆時在提前支取轉存時導致的利息損失。除了存款外,老年家庭也應該靈活運用投資策略。近來,各銀行連續下調了存款利率,所以這時隻把錢定存是不夠的,國債、利率較高的金融債券應是老年家庭投資的主要工具。

投資股票要適可而止。買賣股票是一種風險投資,但也是獲取高收益的一個重要途徑。所以,在身體條件較好、經濟較寬裕,又有一定的時間和足夠的精力,並具有金融投資理財知識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前提下,老年人不妨拿出一小部分錢來適度進行風險投資。

需注意的是,不可把家庭日常生活開支、借來的錢、醫療費、購房款、子女婚嫁等費用用於風險投資。如果用這些錢去投資,萬一套牢,隻有忍痛割愛低價賣出,損失巨大。

老年家庭的投資組合比例上,退休時的淨值金額亦為考量因素之一。若以退休年齡來決定,55歲退休,股票投資比例可提高些;65歲才退休,儲蓄和國債的比例應占85%以上,股票投資比例可為15%,這樣不但是老年人可以接受的安全範圍,也能使錢漸漸變多,並有助於老年人身心健康,不至於承擔過大壓力。

雖然說我們中國人比較忌諱談論不好的事情,除非年紀老邁,很少人會在身強力壯時立下遺囑。但是你知道嗎?這樣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例如有人突然過世後,他的家人不知道他究竟有多少投資,甚至不知道有多少負債,這給家人今後的生活會留下許多不便。所以,負責家庭投資的人,一定要定時把自己的投資狀況告訴家人,萬一有什麼突發狀況,家人不至於無從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