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李香蘭:齒輪中的夜鶯(2)(3 / 3)

那個人就是她睽違已久的俄羅斯姑娘柳芭。她是看到了李香蘭的海報才特地來觀看音樂會的。原來,早在李香蘭去北京讀書之前,柳芭一家就忽然搬離奉天,家中還被憲兵翻得亂七八糟。

而此時,李香蘭才明白,原來柳芭一家是布爾什維克。失而複得的友情讓李香蘭仿佛又回到少女時期,可是,她此時的心境卻再也無法回到往昔的安寧鄉。

1943年,她拍攝了一部轟動一時的影片《萬世流芳》,她在片中飾演林則徐的女兒。

這部影片是由當時著名的“中聯”“中電”“滿映”三家公司合拍的,、和導演是卜萬蒼。當時全國上下抗日情緒都很濃厚,電影界也是進步思潮湧動,這樣的合拍行為多少令人匪夷所思。主演陳雲裳曾經對李香蘭說,她因為參演“滿映”合拍的影片,還被人寫信來指名道姓地謾罵。

雖然影片上映也備受爭議,不過李香蘭卻堅持認為這部影片借古諷今,“完全可以被中國觀眾從愛國抗敵的角度去理解”。

在拍攝《萬世流芳》的時候,李香蘭接觸到了很多抗日的進步人士,也是因此,才有了她逐漸的醒悟。

有一天,一位日軍高級參謀要求李香蘭去陪他喝酒。他清楚地知道李香蘭是日本人,因此一上來就嗬斥她:“這種非常時期,你出入舞廳,還和支那人跳舞,還像個日本國民嗎?”

旋即,他又央求李香蘭陪他去飯店陪酒。李香蘭怒道:“在夜總會與中國人跳舞不行,那麼在飯館的小房間裏陪日本軍人喝酒就可以嗎?”

參謀怒不可遏,一把火燒掉了那個飯館。這件事很快流傳開來,周圍的中國朋友都對她的行為表示讚許,可是,內心的掙紮隻有她自己清楚。當她越來越成熟清醒的時候,她就離自己的日本祖國越來越遠,她的那種無處遁形的壓迫感就逼得她越緊……1944年末,李香蘭終於退出“滿映”,她終於從兩股對峙的力量中脫身,她的困惑和壓力也得到了舒緩。她打算拍完最後兩部影片就息影,然後向中國人謝罪。

然而,曆史再一次跟她開了個玩笑。次年,日本戰敗。因為在“滿映”期間拍過的那些辱華電影,李香蘭被當作漢奸抓起來。可是,她卻找不到任何證明她是日本人的身份證明。甚至連她的骨相和思維習慣都被認定是中國人。

在軍事法庭期間,有人來找過她,說可以幫她脫罪,並且給她優渥的待遇,但前提是,她得在恢複自由後去東北做間諜,打探共產黨八路軍的消息。他們看中的是李香蘭在東北的關係網。

然而,此時的李香蘭已經受夠了那些被利用的日子,她義正詞嚴地說:“我不是漢奸,我是日本人,本名叫山口淑子,雖然我曾經為日本的政策效力,可這因為我是日本人。為了搞清這件事,我接受審訊,等待審判。”

不久,柳芭從北京的山口家中為李香蘭帶來了山口家戶籍謄本。當時的國民黨人根本不認為一張紙可以證明身份,他們找來了在日本留過學的人,又詢問了李香蘭的事跡,他們才肯相信她的身份。

當外界流傳著李香蘭的死訊之時,她卻順利地踏上了前往日本的輪船。此時,船上的收音機中忽然傳來《夜來香》的旋律,她不禁潸然淚下。

如今,李香蘭要回到自己的祖國了。可是,在她心中,中國才是故鄉啊。

何日君再來

在李香蘭經曆了那些風風雨雨和九死一生之後,時間似乎過去了很久,仿佛滄海桑田,連世界也變了模樣。可我們回頭一看才忽然發現,這位享譽一時的明星如今才二十五歲。

從十四歲出道,以李香蘭之名為奉天廣播台唱歌,到如今她再一次恢複山口淑子的身份,十多年光陰逝去了。在這十多年裏,她一麵背負著祖國強加給她的“使命”,一麵忍受著對故鄉的歉意。對於那些她無力承擔的過錯,她的後半生一直在做的,是贖罪。

回到日本之後,她繼續演電影,做明星。她結了兩次婚,先是與美籍雕刻家諾古其結成連理,四年之後因為婚姻無法持續而離婚。在嫁給第二任丈夫大鷹弘之後,她開始找到了安穩的歸宿,遠離熒幕,轉而成為外交官夫人。她成功地拋棄了潘淑華、李香蘭、山口淑子這些名字,她現在叫大鷹淑子。

李香蘭的前半生是被爭議、被猜忌、被指指點點的半生,而她的後半生卻又極其坦蕩。她當主持人,參選議員,奔走在世界各地的政治舞台上,擔任“亞洲女性基金會”副理事長的職位,為慰安婦聲援,勸誡參拜靖國神社的小泉純一郎……回到日本後,她終於用大半輩子的光陰完成了她一生中最初的夢想。

李香蘭是注定被夾在命運齒輪中間的人物,曆史不留餘情地從她身上碾過,自省又將她推向愧疚的萬丈深淵。如今,我們談起李香蘭的藝術成就,會毫不猶豫地讚美。可是,對於她傳奇曲折的一生,卻隻能報之以歎息。

參考書目:

山口淑子,藤原作彌 .李香蘭之謎 .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

肖菲 .那時的寂寞 .團結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