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民間長壽老人學習養生之道(1 / 3)

向民間長壽老人學習養生之道

向民間長壽老人學習養生之道 

向一代風雲人物學養生

毛澤東:熱愛運動,飲食有度

毛澤東是中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他一生工作忙碌,從沒有顧及養生的問題,更談不上刻意追求養生之道,但他生活中的很多習慣及嗜好卻是極好的養生方法。毛澤東在72歲高齡之時,還率眾泳渡長江,不難想象其身體狀況。有一次,毛澤東談及自己的養生之道時,總結出了“熱愛運動,飲食有度”的健康八字訣。

毛澤東身體的強健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對運動的熱愛。毛澤東喜歡散步,尤其喜歡飯後散步,他還特別喜歡遊泳,72歲時還能暢遊長江,其高超的遊泳技藝已是現在很多影視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他不僅經常進行冷水浴,而且經常參加冬泳,他的體溫調節功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提高了自身的內分泌功能,使腦垂體功能增加,從而提高了對疾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毛澤東在飲食上注意葷素搭配,葷素比率約2:8。素食飲食的纖維素攝取量較高,除可預防並改善便秘外,還可降低血中膽固醇,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另外,毛澤東有吃茶葉的習慣。茶葉所含有益人體健康的成分近400種,茶堿、黃酮類、鞣質揮發油是其中的主要成分,維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質含量也很豐富,它們都有抗癌、抗衰老作用。飲茶隻能吸收茶葉中的水溶性成分,而不溶於水的成分都被丟棄了,飲完茶再把茶葉吃下,可謂物盡其用。研究表明,喝茶對癌症有預防作用,茶葉中的生物堿對呼吸係統疾病有一定治療作用。吸煙會誘發多種癌症,毛澤東一生嗜煙,很可能是吃茶抵消了尼古丁的致癌性,因為茶葉中的多元酚可與尼古丁形成不溶物而排出體外。

朱德:堅持鍛煉,情趣高雅

朱德元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之一,戎馬一生,獻身革命,由於重視養生保健,得享90歲高齡。其健身養生方法可概括為以下三點:

1堅持鍛煉

朱德元帥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除養成了規律的生活習慣外,還自編了一套健身操,且從未間斷鍛煉。他愛打球,特別是籃球,在延安時期就常和戰士一起“搶”球。他喜歡爬山,住在北京時,周日必上山,暢遊萬年寺。他還是遊泳能手,89歲高齡時仍能下水暢遊。

2勤懇工作

戰爭年代,朱德同誌領導人民軍隊南征北戰;建設時期,他的視察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工作雖然很累,他卻樂此不疲,88歲高齡時還能登上艦艇去檢閱海軍將士。忘我的工作加上有序的生活,造就了他十分健壯的身體。

3愛好廣泛、情趣高雅

朱德元帥每年在外視察工作的同時,必研究當地的森林、土地、石林、岩洞、古刹、山川,也欣賞名畫、木雕,有時還在古刹與僧人談經論詩。他酷愛書法,字跡蒼勁有力。他喜歡下棋,常與彭德懷、陳毅等同誌切磋棋藝。

此外,他還十分愛好地方戲曲,如京劇、川劇等,有時還會唱上幾句。他研究《蘭花譜》、《花經》等,並親自栽培花卉。

從朱德的養生方法中,我們可以看出,身心兼修是長壽的必選之路。

鄧小平:心態樂觀,注重食補

鄧小平是中國的一代偉人,他為中國革命和改革開放建設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這些偉大的功績與他健康的體魄是直接相關的。他75歲健步登上黃山,80多歲能在大海中暢遊一個多小時。他享年93歲,在中央高級領導人中,像鄧小平這樣長壽且體質一直很好的並不多見,就是在世界偉人中也不多見。 

鄧小平的長壽得益於他科學的養生之道。首先是一直保持樂觀心態。鄧小平一生經曆坎坷,除政治上“三落三起”外,個人生活與家庭成員也屢遭不幸,但他在逆境中從不怨天尤人,始終保持樂觀的心態,這極大地保證了他身心的健康。

另外,小平同誌講究飲食營養,主張食補,是其健康長壽的原因之一。鄧小平身邊工作人員曾對他的一日三餐做過記錄:早餐愛吃雞蛋、饅頭、稀飯、泡菜;午餐、晚餐常是兩素、一葷、一湯。他生活很有規律,每天7點鍾起床,到點就開飯,早餐7點半,午餐12點,晚餐6點半,而且不隨季節變化,幾十年一直如此。除了請客,鄧小平從不主動向廚師點菜,也從不挑食,廚師做什麼,他就吃什麼,隻要營養平衡就行。食譜的營養搭配,他則完全聽從保健醫生的意見。相比之下,有些人社會地位提高了,立即想到的就是把過窮日子時沒吃上的好東西補回來,亂吃補藥,每頓飯都要大吃大喝,結果造成營養失衡,疾病纏身。

正是良好的心態和規律的生活習慣讓鄧小平在時代的動蕩與沉浮中處變不驚,也正是這些讓他麵對生活上的變故泰然自若,最終成為一代偉人並得以高壽。

張學良:釣魚消遣,森林養生

1936年12月,張學良發動了著名的西安事變,這次事變成為中國曆史發展的轉折點,其重大意義曆史學家已有公論。然而此次事變的發動者張學良卻開始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囚禁生涯,國民黨從大陸潰敗後,他又險些被蔣介石泄憤處死。但是在這樣的逆境中生活,張學良卻活到了101歲的高齡,他的長壽之謎遂成為各界人士關注的話題。

張學良獲得健康長壽的一個重要的養生法就是釣魚養生。電影《西安事變》一開始,就有一個張學良和趙四小姐在特務監視下默默垂釣的鏡頭。可以說,垂釣生活,貫穿了張學良將軍的大半生。張學良被軟禁在湖南鳳凰山時,有一大樂趣,就是釣魚消遣。他經常漫步到山腳河邊垂釣,有時沒釣到魚,也得買一條魚掛在鉤上。有一次他去釣魚一無所獲,就買了一條4斤多重的魚掛在自己的釣鉤上,放在河裏觀賞。

釣魚可以鬆弛緊張的情緒。釣魚時,人的眼、神專注於水麵浮鼓的動靜,意識完全沉浸在水麵上魚漂的一抖一動中,大腦皮層隻有一小部分在興奮和活動,大部分腦細胞得到了休息,所以釣魚能起到調節、放鬆、消除疲勞的健身作用。尤其當“魚漂送起,竿彎滿月”時,一條活蹦亂跳的魚兒釣出水麵,必然會產生興奮感,不良心境和疲勞煙消雲散。所以,釣魚能解乏、清肺、養性、順氣、增加食欲。古人還將垂釣發展成人生的存在方式和自身的生命狀態,以至泛化出了禪意,就是說在流失的歲月中參悟了人生的玄機。張學良在特務“監護”下的垂釣中想到了古代的端靜禪師,禪師自稱“本是瀟湘一釣客,自東自西自南北”,表示自身五大皆空,心無掛礙。張學良就是這樣逐漸超脫了煩惱。 

張學良被軟禁後,他的一生便與森林結下了不解之緣,這也是他長壽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恢複自由前,張學良一直被軟禁在山裏,1990年獲得人身自由後,張學良定居美國夏威夷。這些地方有一個共同特點是山清水秀,水質好,水中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綠樹成蔭,含氧豐富,空氣新鮮,負離子濃度高;而且幾乎沒有工業汙染和噪音公害,適宜人類生活,為長壽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 

張學良是個豪爽、大氣、有血性的漢子,他沒有辜負大自然的恩賜,盡情享受著身邊的自然環境,住在山中,人和山相得益彰。山中多森林,色彩斑斕的植物能讓人的心理平衡,產生美感,從而消除疲勞。森林中鬆濤鳥鳴,具有城市噪音不可能有的安神作用。植物葉子能夠吸附灰塵、淨化空氣,空氣是維持生命的必需條件,呼吸含氧高的空氣,可以淨化心肺。森林地帶雲多、霧多、雨多,冬天森林內的溫度比外麵高,夏天則內部溫度比外界溫度低,氣候平穩宜人,不至於使人因為炎熱而損耗津液,或者因為寒冷而損耗陽氣。

張學良晚年時,森林浴開始流行,心態年輕的他很快也學會了這一新鮮事物。所謂森林浴,就是到樹林中去感受那裏特有的氣息,享受森林的滋潤。樹木自然散發出一種木屑香氣,其主要成分是菘萜、檸檬萜,具有鬆弛精神、穩定情緒、降低血壓的作用。林中小溪的流水聲、觸摸樹皮時的感覺也會讓人心曠神怡。

如果說蔣介石囚禁張學良,限製了他的人身自由,扼殺了少帥的滿腔抱負,使張學良被迫過起了賦閑的生活,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張學良將軍被禁,也免去了軍旅生活的鞍馬勞頓,更不必思慮政治上的得失,反而成就了他的提前“退休”養生。

宋美齡:清水灌腸,及時就醫

中醫學認為,“毒”侵害人體、阻滯氣機、耗氣傷津,使髒腑、經絡、氣血之間關係失調,從而導致人體陰陽偏衰或陰陽失調。

宋美齡並沒有便秘,但她每天都堅持睡前灌腸。用清水灌腸,這樣保持了腸道下部如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等部位的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