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ABC新聞社總裁看出她的窘境,並願意出手相救。他讓一些主持人到華盛頓、芝加哥和倫敦等地去出名,當然,那個拒絕和沃爾特斯合作的最大的明星裏納森不願意留下,他辭職另謀出路。為了證明ABC沒有白花錢雇自己,沃爾特斯開始強迫自己尋找更大的新聞。“我不能後退。”她說。那段時間,她做出了一生中最多的新聞,她到古巴采訪卡斯特羅;到巴拿馬采訪領導人奧馬爾?赫雷拉;她采訪以色列總理貝京和埃及總統薩達特。盡管這樣勞碌奔波,還要忍受失敗帶來的恥辱,但她總算是站穩了腳跟。
想讓我流淚就談傑姬
沃爾特斯常常讓被采訪的人上節目時痛哭流涕,但她對自己幾乎絕口不提。這與美國黑人女“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截然相反。芭芭拉的磨難可以說從童年時代就開始了。
芭芭拉很小的時候,家裏有一段時間很緊張,父母的關係不好。有一個哥哥3歲時死於急性肺炎,那時她還沒有出生。姐姐傑姬是一個先天癡呆患兒,每當說到幫助母親照料姐姐的時候,沃爾特斯就忍不住哭泣:“那真是令人傷心的事。”直到姐姐去世,她從未公開談論過姐姐的事情,“想讓我流淚就談傑姬”。
芭芭拉很少見到父親,他在波士頓、紐約和邁阿密開過幾家夜總會,他們家也總是來回搬,她曾在4年中讀過3所中學。芭芭拉過得並不輕鬆,“我沒有無憂無慮的童年,我從小就非常嚴肅”。7歲時,父親還在曼哈頓開了頗有名氣的“拉丁區夜總會”,那是當時美國最著名的夜總會之一,因此他們全家也一度生活很奢侈,有自己的社交圈。“我們那時很有錢,上得起昂貴的私人學校,住著豪華的頂層公寓。”
但父親不斷破產,甚至不得不賣掉夜總會。在沃爾特斯23歲時,父親精神崩潰,企圖自殺但是沒有成功。父親欠了很多債,“政府進行幹預,查封了房子和汽車,拿走了所有東西”。豪華生活煙消雲散,她搬進一套小公寓,開始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沃爾特斯先是在美國一個地方電視台做導演助理,之後又當了一陣子公關、撰稿,甚至裝扮成兔女郎……直到1963年,沃爾特斯開始了自己的電視新聞主持人生涯。
芭芭拉?沃爾特斯如是說:
我別無選擇,必須成功。
畫外音:
困境讓人別無選擇,隻能成功。有時將自己逼上絕路,反而可以爆發出意想不到的力量。
芭芭拉?沃爾特斯小檔案:
出生年月:1931年9月25日
故鄉:美國紐約
社會身份:美國電視節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