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山素季:靦腆的蝴蝶
昂山素季,作為“緬甸之父”的女兒,有人說她是一位柔情似水的女性,有人說她是一名性格剛強的鬥士,但也有人認為她是令人頭疼的麻煩製造者。無論如何,她的命運都同緬甸的命運緊緊聯係在一起。無論她在國際上的號召力多麼大或者多麼小,至少她獻給牢獄的那些青春是珍貴的,是一個女子的芳華。
“緬甸之父”的女兒
看看我們每天都在關注什麼,學習、新聞、明星,似乎很少關心別的國家,即便有,也是留意那些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比如好萊塢的大片、日本的動漫、韓國的遊戲等。當然,這個世界上還有一部分人,他們在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奮鬥,他們為了自己的國家,不論這個國家是否強大,而爭取更合理的製度。昂山素季就是這樣一個人,她看起來非常文弱,卻是如今少見的女性鬥士。
昂山素季曾經幾度入獄,原因是她的主張不符合政府的思想,她希望建立更加合理的社會製度,讓孩子們以及所有人都能生活得幸福,但是這種迫切的願望似乎不符合現實,她被關押了6年。為什麼這個看似弱不禁風的女子有憂國憂民的“好事”脾氣?這和她的家庭有關。
昂山素季的父親在緬甸人民心中有很高的威望,被譽為“緬甸之父”。1947年7月,就在昂山將軍與英國談判緬甸獨立時,與6位部長同時遭到暗殺。但令人欣慰的是, 6個月以後,緬甸正式獨立了。為了紀念這位“國父”,緬甸將昂山將軍遇害的當日作為緬甸的“烈士日”,直到今天,每年都有紀念昂山將軍的活動。昂山將軍被害以後,留下了隻有兩歲的女兒昂山素季。
15歲時,母親被緬甸政府任命為駐印度大使,昂山素季隨母親去了印度生活,她在那裏讀完了高中,順利地考取了英國牛津大學,在牛津學習政治、經濟和哲學,又在英國唯一一所專門研究亞洲、非洲、近東和中東的高等教育機構——亞非學院學習。
27歲時,昂山素季與英國亞洲學學者阿裏斯結婚,他們有兩個兒子,生活幸福美滿。在國外生活的她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家庭,緬甸對她來說已經是遙遠的故鄉了。但是,她所研究的政治,正是關於這遙遠的故鄉的。
一定要留在祖國
昂山素季從小在母親身邊長大,但是自從到英國留學之後,就和母親長期分開了。1988年,母親突然中風,昂山素季日夜兼程趕回了緬甸,照顧母親養病。當時,緬甸的局勢非常動蕩。
昂山素季在緬甸仰光發表了一場公開演講,她說:“作為我父親的女兒,我不能對這裏發生的事情無動於衷,緬甸正在發生的民族危機,完全可以被看做是緬甸正在爭取第二次獨立。”昂山素季的學者身份、出眾的演講才華和她作為“國父”女兒的背景,為她贏得了很多人的支持,她成為緬甸最大的政治反對派組織“全國民主聯盟”的總書記,從此開始在緬甸巡回演講,宣傳民主。
美國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和印度聖雄甘地非暴力理論對昂山素季的思想有很大的影響,她希望緬甸的社會製度可以變得更加合理,但是並不希望有人為此失去生命。她呼籲以和平方式實現民主改革和自由選舉,這種“婦人之仁”,也是對所有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之愛。昂山素季向往的社會,是一個撒滿愛心、眾生平等的規範的世界。很多人覺得她的想法幼稚,她卻願意為了這種“幼稚”而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