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的大權不在這些倡導民主的和平人士的手中,新的軍政府掌權了。1989年,昂山素季遭到軟禁,如果她接受驅逐出境的審判,就可以獲得自由,與丈夫和兩個兒子團聚,但是她拒絕了。 

1990年,她獲得了國際上專門獎勵那些在人權方麵作出貢獻的人和組織的薩哈羅夫獎,隨後又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頒獎詞讚譽昂山為“亞洲近數十年來公民勇氣的最非凡榜樣”。她將諾貝爾和平獎的130萬美元的獎金成立了信托,用於改善緬甸人民的健康與教育。 

6年之後,她被釋放。但是她很清楚,若她離開緬甸去英國和家人團聚,就再也別想入境。所以她選擇留下,並且再也沒有見過她的丈夫。1999年,丈夫因病去世,他們就此永別。

非暴力不合作的“女甘地”

雖然被釋放了,但昂山素季的種種行動還是會被嚴密地監視和控製,她不能和自己的政見支持者見麵,並且在2000年9月再次被軟禁,兩年之後,她才被釋放。重獲自由的昂山素季稱自己的自由是“國家新的黎明”。然而,不到一年的時間,她再次被捕,經曆一段時間的關押和9月的一次手術之後,她繼續在仰光遭到軟禁。很多人為她爭取自由,要求政府釋放她。

在曆史上,有很多偉大的和平主義者,有弱不禁風、灰頭土腦的甘地,有與世隔絕、手無寸鐵的囚徒曼德拉,也有溫文爾雅、清雋秀麗的女子昂山素季。

“我們需要一個更好的民主政治,一個有著同情心和愛心的民主政治,我們不應羞於在政治上談論同情和愛心,同情和愛的價值應成為政治的一部分,因為正義需要寬恕來緩和。一位記者問我:‘你和別人交談時總是對宗教談論得很多, 為什麼? ’我回答:‘因為政治是關於人的,我不能將人和他的精神價值分離開。’”

2007年,大約有幾百人在緬甸仰光舉行了慶祝昂山素季生日的活動,他們做了祈禱,放飛和平鴿。那時的昂山素季,依然還在軟禁當中。

昂山素季如是說:

我們並不缺少發展所需要的科學與技術,但我們內心深處依然缺少一種真正的心裏溫暖的感覺。

畫外音:

為了讓別人也感受到“一種真正的心裏溫暖的感覺”,昂山素季不惜與家人分離。當我們在敬佩那些人所共知的名人時,不要忘記還有這樣的人在奮鬥。

昂山素季小檔案:

出生年月:1945年6月19日

出生地:緬甸仰光

學曆:英國牛津大學政治、經濟及哲學學士

所獲榮譽:諾貝爾和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