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曆山大學習很差。他自以為聰明過人,老師考問姐姐時,他就重複姐姐的答案。一旦老師考問他,他就來一個一問三不知。數學上的四則運算很難學,一遇到這類問題,普希金就犯傻了。除法更是叫他頭疼的課程。
外籍教師一個接一個,走馬燈似地換個不停。有的是受處分被辭退,有的是自己主動辭職。亞曆山大·普希金愈來愈不聽話,遊手好閑,反複無常,懵懵懂懂。他隻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他不是從課本上學習,而是在沙龍裏學習。他經常一連數小時趴在沙龍裏,靜聽名人們用法語聊天;他還從奶媽和外婆臥室裏學到了許多東西;他也在衣帽間學習,衣帽間裏常有幾位小哥薩克人蹲在那兒織毛襪;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這就是他在父親的書房裏學習。8歲時,普希金的法語就講得跟俄語一樣好。在父親的書房裏,他最感興趣的是法文書籍。他在計劃撰寫回憶錄時,稱那個時期為“酷愛讀書”的時期。在這裏使用“酷愛”一詞並非言過其實。小家夥全身心都鑽進了書堆裏。
他發現了什麼呢?普希金幼年聽奶媽和哈尼巴爾外婆講故事,然後就開始閱讀普盧達爾格、《伊利亞特》、《奧德賽》,還有比丹貝、拉封丹、莫裏哀、高乃依、拉辛、博馬舍、狄德羅、伏爾泰和帕爾尼的作品。哲學著作、18世紀自由派的小冊子、色情故事、百科全書等等,小普希金也照讀不誤。他似懂非懂,但十分貪婪地讀罷一本又一本。他對自己的才能感到吃驚。對這些用摩洛哥羊皮裝訂的偉人著作,他並不能完全理解。這些人都在談論自由、社會契約、人權和公民權,也談論男女私情、淘氣的牧羊女、妖豔的侯爵夫人,以及叫人深惡痛絕的暴君和作為犯罪和迷信大本營的教堂。當然,他們是偉人,講的是真情,他當然隻能相信他們的話。在談到伏爾泰時,普希金寫討如下一首詩:在很久以前,
在我那無知的童年,
有一個禿頭老漢。
他嘴唇微閉,目光閃閃,
微笑時就皺紋滿麵。
接著,普希金又閱讀了《奧爾良女郎》、《亨利亞特》、《老實人》、《查第格》、《矮人梅加斯》。爾後,他是越讀越愛讀。普希金的弟弟列夫寫道:“父親的書架上隻有法文書。普希金廢寢忘食地讀罷一部又一部。他總是悄悄溜進父親的書房裏,貪婪地閱讀那些書籍。普希金的記憶力非凡,11歲上,他就能記住全部法國文學作品。”
他不想作大胡子魔術師,也無意於身穿花邊緊身上衣的騎士,更討厭那些滿頭抹著蜂蠟的公爵夫人。普希金想成為一名自由人,就像他所崇敬的法國作家們那樣去譏諷人間的惡習。他不信鬼神,要去追求人欲之樂。他要像他們那樣去創作,去撰書,而且要用法文去寫。他將《托裏亞特》詩稿焚燒之後,又模仿莫裏哀的作品寫了一部喜劇,取名《魔術師先生》。他姐姐奧爾加長他兩歲,姐姐既是他的知己,也是他的觀眾和評論家。他在姐姐麵前表演自己的劇作,姐姐則給他喝倒彩。普希金一生氣,即席作了一首四行詩、一首歪詩。請你告訴我,
後排觀眾為何要把倒彩喝?
因為劇本的作者,
模仿了莫裏哀的劇作。
亞曆山大長到能同父母外出的年齡後,父母帶他參加了巨富布杜林的盛大招待會。布杜林業餘收藏著許多書籍、繪畫、花色圖案和手稿。當時有人寫道:“在他那裏,我可以跳舞,可以向俊俏、白淨的B伯爵夫人求愛。小普希金則在我們腿下鑽來鑽去,我和別的客人都沒有留意他。”
但是,他卻在留意觀察別人。他當時就已打定主意:他要當作家,當詩人。已經有幾位女郎把紀念冊遞給他,普希金紅著臉為她們題了幾句法文詩,全是模仿帕爾尼和伏爾泰的詩作寫成的。叔父瓦西裏已開始稱讚他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