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如何讓疾病對你“敬而遠之”2
第二章看中醫如何對付常見疾病
327讓降血壓像下樓一樣輕鬆
許多人被高血壓所困擾,經常不辨症狀地服用各種降壓藥。其實,不妨先找醫生去診斷一下,因為隻有對症下藥,才能讓降血壓像下樓梯一樣輕鬆。
一、偏於瀉火
這類病人常表現為頭痛頭暈、口幹口苦、口渴喜飲、麵紅目赤、急躁易怒、小便短赤、大便秘結、失眠多夢等症狀。
對此宜選用具有清肝火,瀉濕熱作用的龍膽瀉肝丸,具有清肝瀉火、通便導滯作用的當歸龍薈丸,具有鎮肝潛陽降逆作用的腦立清以及其他該類中成藥,如牛黃清心丸、牛黃降壓片、全天麻膠囊、天麻鉤藤顆粒、鬆齡血脈康膠囊等。
二、偏於滋補
這類病人常表現為頭暈眼花、口幹、耳鳴耳聾、腰酸腿軟、肢體發麻、足下無根、失眠多夢等肝腎陰虛症狀。
治療此類病症的中成藥,首選杞菊地黃丸。它有滋腎陰、清肝熱的作用。
三、補瀉同用
這類病人常同時兼有上述肝陽上亢、肝火上炎及肝腎陰虛症狀。
治療此病症的中成藥有:具有滋陰清肝、潛陽降壓等綜合作用的清腦降壓片,具有滋陰降火功效的知柏地黃丸。
四、補腎法
高血壓從一定意義上講也是由於腎精不足,腎陰虛導致肝陽上亢形成的病變。有些病人的高血壓是由於久病體虛,腎精不足,各種心腦血管疾病、腎病綜合征造成的。因服用各種控製臨床症狀的藥,他們的脾、胃、肝的傷害已經很大,若再直接降壓隻會使身體更加虛弱,因此明智的選擇是:滋腎陰。充足的腎精抑製了肝火,血壓也自然得以控製,並且控製了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的形成和發展。
328“吃”掉神經衰弱的煩惱
神經衰弱之成因眾多,病程較長,患者應解除煩惱,樹立信心,並根據各自體質積極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同時,應選用必要的藥物,對症治療。
肝火上升型症狀:心悸而煩、急躁易怒、失眠、脈弦細數。此類患者可選用具有清肝瀉火、養心安神作用的食物,如菠菜、油菜、薺菜、冬瓜、苦瓜、竹筍、鮮藕、芹菜、雍菜、黃花菜、小麥、桑葚、梨、桃、葵花子、綠豆、桂圓、雞蛋、羊肉、鴨肉、烏骨雞、蜂蜜等。
氣血兩虛型症狀:心悸失眠、夢多易醒、頭暈健忘、食欲不振、精神倦怠、脈沉細弱。此類患者可選用具有健脾益氣、補血養心作用的食物,如粳米、糯米、小米、黃豆及其製品、大麥、胡蘿卜、南瓜、西紅柿、奶類、人參、鯉魚、鱖魚、豬肝、豬肚、牛肉、羊心、兔肉、鴿蛋等。
心腎不交型症狀:心悸不寧、虛煩不眠、健忘、盜汗、腰酸膝軟、遺精、脈弦細數。此類患者可選用滋陰清熱、通交心腎的食物,如糯米、紅棗、百合、酸棗仁、枸杞、銀耳、鵝肉、豬肺、豬胰、冬瓜、苦瓜、茄子、鯽魚等。
329益氣活血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
冠心病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典型疾病,近年來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中醫對冠心病的預防和治療推薦益氣活血湯。此湯有溫陽益氣、活血通脈的功能,主治冠心病心絞痛。
組成: 黨參(人參)15克,麥冬12克,五味子8克,瓜蔞皮15克,桂枝8克,丹參15克,川芎15克, 赤芍15克,莪術15克,紅花10克。
做法:水煎服,1日1劑。
隨症加減:心氣虛衰,心功能不全者,加溫陽強心的製附片、黃芪、刺五加、萬年青,去瓜蔞皮;心陽不足,心動過緩者,加強心助陽的製附片、麻黃、細辛、鹿角片;心氣不勻,心律不齊者,加強心調心律的苦參、萬年青、當歸、珍珠母;心腎兩虛者,加補腎助陽的仙靈脾、仙茅、巴戟天、杜仲;血淤陽亢,血壓偏高者,加化淤降壓的天麻、桑寄生、野菊花、葛根、益母草;氣滯血淤,心絞痛頻作者,加活血止痛的玄胡、罌粟殼、乳香、沒藥;血淤痰盛,血脂偏高者,加健脾降脂的決明子、荷葉、山楂、苦丁香、三七;血淤脈澀,血黏稠度高者,加活血抗凝的水蛭、虻蟲、海藻。
330過一個遠離感冒困擾的冬天
冬季天氣寒冷,許多體弱者每到此時就會擔心自己又要感冒了,下麵推薦幾種對付感冒的方法,不妨試試哪種對自己有效。
1冷水洗臉。每天用冷水洗臉,可增加耐寒能力。通常,人受冷空氣刺激時鼻腔黏膜收縮,呼吸道纖毛蠕動減慢,血管收縮,使分泌物減少,即可引起抵抗力減弱。
2蔥根熬湯。中藥的蔥豉湯對預防普通感冒效果很好,古時將此用於四肢厥冷失去知覺(類似休克狀態)的人。大蔥有散寒解表之效,蔥白還有通陽作用。治療感冒用帶須和蔥白的蔥根洗淨熬湯,開鍋10~15分鍾即可飲用。對於老人、小孩和體弱者,在熬薏米或糯米粥時,可加入蔥薑治療感冒,具體做法是:先將50克薏米或糯米熬煮30分鍾左右,待米快熬爛時加入7~8克蔥根和15克薑片或薑絲,最後少加點醋飲用。
3鹽水漱口。每日早晚、餐後用淡鹽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治療口腔疾病,這是一個好的衛生習慣。在流感流行的時候此方法有預防作用,若仰頭含漱,使鹽水充分衝洗咽部,效果會更佳。
4熱水泡腳。天冷時人的四肢末端較冷,每晚用40℃至50℃的水泡腳15分鍾。泡腳時水要沒過腳麵,水涼了可再加入熱水,使人對溫度能慢慢適應,不要一次倒入太燙的水,以免造成燙傷。
5按摩鼻溝。兩手對搓,掌心熱後按摩迎香穴(位於鼻翼外延平行線與鼻唇溝外緣相交處,手按此處發酸。)3~5分鍾,可以預防感冒及減輕感冒後鼻塞症狀,也可治療鼻炎。
331兩湯一粥,輕鬆消滅胃病
1.雙魚湯:
清胃生肌、止痛。適合胃熱患者,即經常感覺胃裏有灼燒感,及因熱而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
原料:花膠100克,鮮魚腥草100克。
做法:花膠用水泡半天,切成細絲,加入1500毫升水,旺火燒開後,改小火熬煮約50分鍾,再加鮮魚腥草滾10分鍾即可,調味後食花膠飲湯。
2.胡椒豬肚湯:
溫中健脾、和胃正痛。適於胃寒患者,如經常因為吃涼的食物而腹瀉的患者。
原料:新鮮豬肚一個,白胡椒15克。
做法:將胡椒打碎,放入洗淨的豬肚內,用線紮緊豬肚切口,放入沙鍋內慢火煮至爛軟,湯中放入少許芫荽調味,將豬肚撈起,棄肚內胡椒,食肚肉飲湯。
3.大米牛奶粥:
補益氣津、養胃生肌。適合氣陰不足的胃病,即氣短、乏力、口幹、內熱的胃病患者,也適用於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原料:大米100克,牛奶500克。
做法:大米淘洗幹淨,加水旺火燒開後,改用小火煮成粥時,倒入牛奶攪勻,繼續用小火熬煮約40~50分鍾即成,可直接食用也可根據口味加糖或鹽。
332正確按摩重要穴位可降血壓
一些重要穴位或部位的按摩,可調節神經血管運動中樞的功能,改善周身血液循環,使小動脈、微血管擴張,循環阻力減小,血壓降低。
按摩百會穴:百會穴位於頭頂的正中央。手掌緊貼百會穴順時針旋轉,至少旋轉32圈,可以寧神清腦,降低血壓。
按揉太陽穴:手指按著太陽穴順時針旋轉,約旋轉32圈,可清腦明目,疏風解表,止頭痛。
摩擦頸兩側:左手掌擦抹右頸部胸鎖乳突肌,再用右手以同樣手法及同樣穴位擦抹左頸,擦抹32次,能解除胸鎖乳突肌的痙攣,起到降低血壓的功效。
摩抹腦兩旁:兩手五指自然分開,手掌從前額向耳後按摩,兩手交換使用,摩抹32次,能平肝息風,疏經通絡,降血壓,清腦。
按揉足三裏穴:分別用左右手的拇指按揉左右小腿的足三裏穴,引血下行,按揉32次,可健脾養胃,降低血壓。
按摩湧泉穴:用左手心按摩右足心及用右手心按摩左足心各100次,有降壓健身之效。
333巧用三種粥,輕鬆除口臭
口臭是由於胃火旺,或濕濁蒸騰所致。平時除了注意口腔衛生外,還應適當食用具有清熱化濕、避穢除臭之食品。如茴香作湯飲或生嚼、橘餅常嚼食、烏梅脯含化等。
海藻類植物如海帶中含高效的消除臭味的物質,其消臭的效果是現有口臭抑製物黃酮類化合物的3倍,因此,患有口臭的人,常食海帶有消除口臭作用。下麵介紹幾款粥同樣對防治口臭有一定療效:
藿香粥:將藿香15克(鮮品30克)洗淨,放入鋁鍋內(一定要用鋁鍋),加水煎5分鍾,棄渣取汁待用。再將粳米50克淘洗淨入鍋,適量加水,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熬煮,待粥熟時,加入藿香汁,再煮沸即可食用。
薄荷粥:將鮮薄荷葉30克(幹品15克)洗淨,入鍋內加適量水熬,棄渣取汁待用。將粳米50克淘淨,加適量水煮至米熟,再加入薄荷葉汁,煮沸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