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冷藏集裝箱海鐵聯運發展對策(3 / 3)

4 我國發展冷藏集裝箱海鐵聯運的對策

隨著我國多式聯運體係的逐漸形成,冷藏集裝箱在冷藏運輸領域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目前,鐵路冷藏設施、設備等配置已不能適應冷藏運輸市場發展需要,其冷藏貨運量逐年下降。冷藏集裝箱海鐵聯運是鐵路冷藏集裝箱運輸的未來發展方向,因此,有必要為其創造更好的運行條件。

4.1 建立冷藏集裝箱和托盤回送機製

為滿足海鐵聯運的需要,有必要建立較為完善的冷藏集裝箱運輸管理體係,確立冷藏集裝箱和托盤回送機製。為此,可由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鐵集裝箱公司)作為管理主體,根據冷藏集裝箱流量和流向,確定列車開行模式,並在開行循環集裝箱班列的站點之間建立卸貨後集裝箱和托盤通過原列返回的機製;對於不能編入循環班列的冷藏集裝箱和托盤,由中鐵集裝箱公司負責其跟蹤管理,卸貨後的冷藏集裝箱和托盤在集裝箱辦理站集結後,由中鐵集裝箱公司將其回運至指定地點。

4.2 改善供電模式

鐵路冷藏集裝箱運輸需要不間斷供電,發達國家鐵路冷藏集裝箱運輸一般采用集中供電、成組或成列運輸模式,采用發電車或發電箱作為供電設備。我國鐵路冷藏集裝箱運輸供電模式的確定需要根據平均運輸距離、貨物批量大小等情況進行技術經濟分析,選擇“一拖一”(1個動力裝置支持1個冷藏集裝箱)或“一拖多”(1個動力裝置支持多個冷藏集裝箱)動力裝置配置方式。“一拖一”動力裝置方便靈活;“一拖多”動力裝置有利於節省費用,方便管理及檢修。根據我國鐵路網絡布局、國土麵積及人口構成等情況,考慮到冷藏貨物平均運距較長以及大城市對冷藏貨物的需求量較大等因素,可選用“一拖多”供電方式,每組冷藏集裝箱數量可根據貨源流向和貨流量大小、貨源穩定性、列車編組和場站設施情況等確定,也可參照國際通行做法。

4.3 加強場站設施、設備規劃和建設

要發展冷藏集裝箱海鐵聯運,就必須不斷完善冷鏈物流配套設施、設備,為鐵路開展全程物流服務提供基礎支撐,具體措施如下:(1)根據冷藏集裝箱貨物流量和流向、冷藏集裝箱辦理站及港口接運站等情況,對冷藏集裝箱運輸發展進行總體規劃;(2)在各主要區域設立鐵路冷鏈物流中心,配備冷庫、裝卸機械等設施;(3)提高集裝箱裝卸機具水平,根據冷藏集裝箱的堆碼等作業特點,在集裝箱辦理站選擇正麵吊和軌行式門式起重機,並配以叉車、吊運機等流動機械,同時在集裝箱中轉站配以空箱、叉車、堆高機等裝卸機械;(4)加強鐵路集疏運設施建設,完善從鐵路冷藏集裝箱辦理站到鄰近港口的鐵路運輸線路,形成鐵路與港口硬件設施的無縫銜接。

4.4 廣泛吸納社會資本參與投資

冷藏集裝箱具有投資大、係統性和專用性強等特點,僅靠自身業務收入和融資很難實現快速發展,因此,可依靠國家對鐵路放開民營投資的政策,采取多種融資形式,積極吸引戰略合作夥伴。鐵路冷藏集裝箱運輸資本投資有以下途徑:一是由鐵龍公司獨立投資;二是由中鐵集裝箱公司獨立投資;三是鐵路企業與路外企業合資,吸引有業務需求的大型企業參與投資,實現業務快速拓展,例如,可以由港航企業與中鐵集裝箱公司和鐵路局聯手建設鐵路集裝箱場站,開發供電車,為冷藏集裝箱海鐵聯運的進一步發展打下基礎。

4.5 加強信息化建設

集裝箱信息係統的完善是保證集裝箱運輸質量的首要條件,沿海與內陸跨區域以及港口、鐵路與船公司跨部門、跨行業信息資源共享和信息係統互聯互通是集裝箱海鐵聯運發展的重要環節。應在當前鐵路冷藏集裝箱監控係統基礎上,加強冷藏集裝箱信息係統建設,充分利用自動識別、全球定位係統、無線射頻識別等現代技術,實現鐵路與港口冷藏集裝箱電子單證信息交換和自動處理、冷藏集裝箱動態信息的有效跟蹤及溫度監控係統的互相對接,以及鐵路冷藏集裝箱與海運冷藏集裝箱的一體化管理。

4.6 建立合作聯盟

為實現冷藏集裝箱海鐵聯運的快速發展,在建設全程物流網絡、開發冷藏運輸裝備時,鐵路可通過與港口企業、船公司、貨代、公路運輸企業、冷庫企業等構建企業戰略聯盟,在業務銜接、設施租賃、共同投資等多方麵進行合作,以達到互惠互利的目的,並使海運部門與鐵路部門通過合作形成更加穩固的資源互補關係,快速形成冷藏集裝箱海鐵聯運網絡,為冷藏集裝箱海鐵聯運提供全麵的解決方案。

5 結束語

冷藏集裝箱運輸是世界食品運輸的主要方式。隨著我國集裝箱海鐵聯運的發展、鐵路投融資政策的放開以及鐵路運輸能力的釋放,我國冷藏集裝箱海鐵聯運的條件越來越成熟。目前,我國鐵路冷藏集裝箱運輸已經起步,冷藏集裝箱海鐵聯運發展勢在必行。依托日益完善的運輸網絡和運力條件,鐵路在冷鏈物流體係中將充分發揮運輸大通道作用,而冷鏈物流係統的發展又會為鐵路冷藏集裝箱運輸提供更好的外部環境,進而促進冷藏集裝箱海鐵聯運的發展。

(編輯:曹莉瓊 收稿日期:2012-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