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外貿新常態的新內涵還包括貿易平衡問題。長期以來,我國對外貿過多強調出口,導致進口對國民經濟的作用未充分發揮。這種長期貿易失衡,大大阻礙了中國外貿競爭力的健康發展。
丁一凡認為,新階段應該更加認識到保持進出口平衡對激發市場活力、促進國內消費、提振企業信心等方麵的積極作用,“實現進口和出口的基本平衡是未來外貿發展的方向。”例如,鼓勵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以及高端生產服務業的進口,帶動國內技術進步和創新。加強與當前國內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相契合,通過內外良性互動,推動新一輪外貿轉型升級。
“2014年,中國大陸企業海外並購交易數量激增,環比增長逾三分之一,創曆史新高。”據普華永道發布的《2014年中國地區企業並購回顧和2015年前瞻》,2014年中國大陸企業海外並購交易額達569億美元,並購數達到272宗。
“過去我國企業競爭力不強,開展跨國經營的能力和條件有限,但這種局麵正在改觀。”在權威專家看來,96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已無法完全容納下中國目前龐大的工業生產能力,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明顯加快,這“對我國過剩產能轉移有積極意義”。
“我國企業在發展中國家的產業布局,帶動當地工業化進程,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從長遠來看具有‘培養市場的作用’。”屠新泉理解中,資本輸出帶來的影響遠比簡單的商品輸出更為久遠和深刻。
那麼,中國企業走出去最為深刻的意義何在?專家們的意見驚人一致:通過大規模走出去,在全球範圍內根據不同國家、地區的生產率和資源稟賦進行要素優化整合,全球分工合作,打造由我主導的全球產業鏈條。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就曾長期依靠勞動力成本優勢“以代工的方式嵌入跨國公司的分工鏈條”,隻能獲得非常有限的收益。重新安排和主導全球產業鏈的布局,就意味著掌握鏈條的利益分配權。權威專家認為,中國唯此才能真正實現由“打工仔”到當家做主“當老板”的跨越。
“目前,國際市場依然疲軟,正是原國際產業鏈鬆動的時候”,並且“一帶一路”戰略正逐步推進,白明提醒到,曆史給我國企業重構國際產業鏈條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當然,國家頂層設計需要基層行動的配合。在政府積極推進境外投資的法治化建設,強化公共服務和保障工作,出台金融、外彙支持的同時,企業必須主動地去打拚沿線市場。權威專家強調,這既需要企業有堅韌不拔的開拓精神,還需要有因地製宜的創新活力,適時調整企業經營思路、模式,更需要講求義利兩全謀求長遠。
同時,中國大規模“走出去”要與堅持30多年的“引進來”戰略做好機製體製協調。2014年,我國吸收外資規模保持增長,達1196億美元,外資流入量首次成為全球第一。權威專家認為,新常態下的引資,政府要從主要靠拚優惠政策向加強公共服務、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轉變,遵循市場化運作機製,“優先鼓勵符合我國發展需求的高技術、服務業領域的外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