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2010 版及之前幾份報告,美國人對自身軟硬實力有了新的認識,對中國的發展和中美關係也有了新的判斷
冷戰結束以來,美國在全球的權力份額經曆了一個先上升、後下降的過程。麵對新局麵,在2010版報告中奧巴馬提出,美國要重建和更新全球領導地位。報告認為武裝力量仍然是國家安全的基石,但必須有其他手段作為補充,外交與防務同樣重要。出兵之前,應該窮盡其他選項,仔細權衡利弊得失。即便不得不動武,也要爭取北約和聯合國安理會等國際機構的廣泛支持,增強軍事行動的合法性。
新版報告則對動武問題做了進一步闡述。一方麵,美國無法包辦一切。美國的資源和影響都有限度,單憑一己之力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另一方麵,在對外行動中,武力既不是唯一也不是最重要的手段,更不總是最有效的手段。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列出了美國力量的六大工具,外交排在第一位,軍事力量排在最後一位,而且強調“在需要時”使用。
為此,奧巴馬力推“靈巧”的國家安全戰略,即根據原則和優先級別,全麵綜合運用各種手段,而不是隻依靠武力。
2015版報告更加強調國際規則和多邊製度的作用,希望通過各國集體行動共同麵對挑戰。美國認為,即便是暴力極端主義等問題,從長遠看也應通過與他國的合作加以解決。
在推廣民主問題上,美國曆屆政府似乎都假定自身的例外甚至完美。奧巴馬上台後破天荒地提出,若要更好地在國外推廣價值觀,美國必須首先在國內完善自己,以身作則。在2010版報告中,奧巴馬對關塔那摩虐囚、酷刑逼供,在反恐偵聽中侵犯公民隱私權等進行了批評。報告認為,國內法治和民權不彰,既影響美國的聲譽,也妨礙在國外推廣民主的效果。
2015版報告又把價值觀赤字提高到影響美國全球領導地位的高度。一方麵,斯諾登曝出的大規模非法監聽項目,讓人們有理由懷疑“滿口仁義道德”的美國,其底線和操守究竟在哪裏。另一方麵,民主共和兩黨激烈纏鬥,為一己之私不惜犧牲國家利益。美國政治功能失調不僅侵蝕了其國際形象和領導力,也折射出“民主失靈”等深層次問題。
其實,美國的道義高地上還有很多深溝險壑。例如,在烏克蘭危機中,美國麵無愧色地舉起了“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大旗。實際上,長期以來正是美國以“民族自決”、“人權高於主權”為幌子,肆意分裂主權國家。科索沃就是最近的例子。再如,弗格森騷亂表明美國的種族問題依然十分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