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暑假,李敏帶著孔令華來到南昌,向母親彙報。初次見麵,像毛澤東一樣,賀子珍相信女兒的選擇,一眼就喜歡上了這個女婿。但她給女兒的還是那句話:“你爸爸同意,我就同意。”
也就是這年的夏天,著名的廬山會議召開時,毛澤東和賀子珍這對分別了22年的患難夫妻在“美廬”秘密會麵了,這也成了他們的最後一次見麵。廬山會議一結束,毛澤東立即匆匆從廬山趕回北京,第二天也就是8月29日,他親自在中南海的家中給女兒李敏主持了婚禮。毛澤東親自擬定了參加婚禮的名單,有蔡暢、鄧穎超、王季範、曹軼歐、王海容和孔令華的父母孔從洲夫婦以及身邊的工作人員、李敏的同學等。毛澤東拿出400元錢在豐澤園頤年堂擺了3桌酒席,請諸位親友吃了頓飯,又在春藕齋看了場電影。喜宴上,不勝酒力的毛澤東高興得頻頻舉杯,並與大家合影留念。因為江青和李訥在廬山避暑,沒有參加婚禮,但江青還是送了一塊純毛料作為賀禮。
婚後,李敏和孔令華繼續上大學,李敏上的是北京師範大學,孔令華上的是北京航空學院,仍然住在毛澤東豐澤園的菊香書屋內。這對新人給毛澤東這個大家庭增添了快樂的喜氣。
□“文化大革命”中,毛澤東問女兒:“你怎麼不常來看我呀?”李敏隻好說:“門檻高了,不好進了。”毛澤東深深地歎了一口氣
作為“紅色公主”,生活在紅牆裏的李敏在普通百姓的眼裏好像是過上了天堂的日子,有好爸爸,又有如意郎君。其實,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李敏的個人小家庭生活是幸福的,但這個大家庭的人際關係的複雜性遠遠不是單純善良的她所能處理的。由於江青的褊狹自私,對李敏夫婦落戶中南海特別不痛快,開始尋釁滋事,但為了不給爸爸和遠在上海的媽媽找麻煩,她總是委曲求全,把一切酸苦都忍耐在自己的心底。
後來,李敏考慮再三,向爸爸提出搬出中南海的想法。對兒女從不偏心的毛澤東聽了李敏的心事,內心裏是希望女兒留在身邊的,他心情沉重地說:“手心手背都是肉啊!”李敏也懂得爸爸的愛,自己內心也舍不得離開爸爸。於是,她根據爸爸的意見與孔令華商量,就采取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小兩口搬出豐澤園,到中南海一所偏僻的平房裏去住,自己動手做飯,還保持著和爸爸的往來。住了一段時間後,李敏和孔令華覺得還是不要在父親的羽翼庇護下生活,因為怕父親不同意,就以李敏的名義瞞著毛澤東直接給中央辦公廳寫了一份報告,說:我已經長大成人,需要獨立地進行生活鍛煉,才能更快地提高,我希望離開中南海出去鍛煉。對此,毛澤東給予了支持,考慮到李敏學業未竟,他就每月從自己的工資中給李敏40元的資助。1961年,李敏夫婦在無奈中帶著孩子搬出了中南海。到了1963年,李敏參加工作後,再次給中央辦公廳打報告,主動要求停止父親補貼給她的生活費,開始了完全獨立的生活。
一搬出中南海,李敏出入中南海的證件就被收回了,這給以後她回去看望爸爸帶來了麻煩。李敏搬出中南海後,毛澤東經常想念李敏。據李訥回憶:“姐姐搬出去自己住,爸爸起初不知道,姐姐以為爸爸知道,心裏結著疙瘩。爸爸想起姐姐,就讓我代他前去看望。姐姐在大學,我去看過她,她那個時候做化學實驗,硫酸燒得褲子上都是洞。當時我去看過她,以後又看過她幾次。我們姐妹是挺好的。她住在兵馬司,後來又搬到景山後街。至少有兩三次是父親正式叫我去看她。我堅決執行,按父親的意思去看。”
“文革”中,在國防科委院校局工作的李敏對全國掀起的“造反”浪潮很不讚同,直率地對“造反派”說:“人各有誌,你們造反未必我也一定造反,不造反就有罪,這是什麼道理?”為此,她遭到了批鬥,被關押了5個月。而在北航任教的孔令華也被江青封為“四大學生領袖”之一的北航紅衛兵頭頭韓愛晶稱為“埋在毛主席身邊的定時炸彈”,並叫囂一定要挖掉。
1967年,因遭到“造反派”的圍攻,“老井岡”幹部、國防科委主任趙爾陸突發心髒病去世,而且被人誣蔑說是叛徒,是自殺。為了保護這些老革命,李敏要去找爸爸。父女見麵後,兩人拉起了家常。但當李敏將趙爾陸和鍾赤兵的事情彙報後,毛澤東臉色突變,一下子滿臉怒容,呼吸急促,手腳冰涼。這可嚇壞了李敏,她還是第一次看見爸爸發這麼大的脾氣。李敏連忙安慰父親,並打來熱水給父親洗腳。
不久,正在解放軍總醫院住院的國防科委副主任鍾赤兵又被“造反派”強行從病床上拉走,帶著氧氣瓶遭到批鬥。鍾將軍是和賀子珍共患難的戰友,李敏又不顧一切地跑到中南海找爸爸反映情況。這一次李敏在中南海門口等了好久才見到父親。她一進門,正好碰到江青。江青盛氣淩人地大聲說:“小保皇回來了呀!現在搞運動,回來幹什麼?想摸底呀?”聽得真切的毛澤東從屋裏走出來,一邊拉著女兒的手,一邊反駁江青道:“當小保皇有什麼關係。回來摸底,光明正大,搞運動不準女兒見父親,豈有此理!”毛澤東聽了李敏的報告後,認為鍾赤兵是好人,是打仗打出來的,是有功的,並要求李敏回去傳達。毛澤東的話保護了鍾赤兵。
1969年,李敏被下放到河南遂平縣蓮花湖“五七幹校”。1971年“林彪事件”的發生,給毛澤東打擊巨大。因病回京的李敏去看望父親幾次,但每次去,都讓她覺得父親“晚年的生活是孤苦的,內心是孤獨寂寞的,也是矛盾複雜的”,而其中一次見麵,父女倆竟然是“長時間的相對無語”。
1974年,江青企圖借“批林批孔”陰謀篡黨奪權,李敏和孔令華決定去中南海向父親反映情況。但有人奉“四人幫”旨意,借口“主席現在領導運動,特別忙,還要接見外賓,年事又高,不見客”為由,將他們擋在門外。李敏氣憤地質問道:“為什麼不讓我見爸爸?搞運動就要骨肉分離?我爸爸知道了也絕不會讚成你們這樣搞。你們這樣封鎖主席,為的是幹見不得人的事情。”李敏回家後,大哭一場。有一次通過汪東興,李敏好不容易才進去了,毛澤東問女兒:“你怎麼不常來看我呀?”李敏隻好說:“門檻高了,不好進了。”毛澤東深深地歎了一口氣。
此後,從毛澤東患病到去世,李敏總共隻見了爸爸3次。
第一次是在陳毅去世的時候。毛澤東在出席了陳毅追悼會後就生病了。李敏去看望他,他拉著女兒的手,深情地說:“嬌嬌,你為什麼不常來看我呢?你要常來看我啊。”李敏隻能含淚對爸爸點點頭。
第二次是她在孔令華所在部隊的駐地接到毛遠新打來的長途電話,告訴她父親病重,想讓她回去看他。可是等李敏風風火火地趕回來時,江青卻隻允許她看一眼,說什麼“主席搶救過來了,好多了,你走吧”。李敏不肯走,說:“這個時候我要守候在爸爸身旁。”江青恐嚇她說:“你待在這裏,主席出了問題,你負得起責任嗎?你要這樣,以後再也不讓你來看了。”李敏仍然不肯走,氣憤地說:“我看爸爸還要你讓嗎?”見兩人相持不下,守候在那裏的汪東興和華國鋒,隻得過來做李敏的工作,她隻好含淚忍痛離開了。
第三次見到爸爸是在毛澤東逝世的前幾天。李敏是在中央的一份文件上看到毛澤東的病情後,不顧一切地趕往中南海的。爸爸躺在床上,麵容憔悴,說話也已經很吃力。李敏強忍淚水,叫了一聲“爸爸”。
神誌尚清醒的毛澤東緊緊地拉著女兒的手說:“嬌嬌你來看我了?”李敏點了點頭。“你為什麼不常來看我呢?”麵對父親的埋怨,李敏的心都碎了。毛澤東又問道:“你今年多大了?”
“39了。”
“不,你38。”毛澤東用微弱的聲音吃力地糾正道。病入膏肓的毛澤東仍然清楚地記得女兒的年齡,父親的愛該是多麼深沉啊!然而他哪裏知道,女兒如今進中南海來看他一眼是多麼的不容易啊!
這時,毛澤東艱難地舉起右手,用拇指和食指彎成一個圓圈,說了一句話。但因為聲音微弱,李敏沒有聽清,她就詢問站在旁邊的張玉鳳,她也搖了搖頭。沒等李敏弄明白,毛澤東又陷入了昏迷之中。於是這就成了一個謎,始終藏在李敏的心中。事隔多年以後,她和摯友談起這件往事,覺得父親毛澤東的手勢可能與母親賀子珍的小名“桂圓”有關。難道父親知道自己即將離開這個世界,囑咐女兒一定照顧好媽媽賀子珍嗎?然而這竟是她見父親的最後一麵。
幾天後,中央辦公廳的汽車把李敏接進了中南海,她本以為父親已經轉危為安了,沒想到見到的是已經離開人世的爸爸,她不由得失聲痛哭……
父親毛澤東去世了,李敏和孔令華要求為爸爸守靈。但江青不同意她多守,還輕蔑地說:“讓你守一次就夠照顧了。”就這樣,毛澤東的大女兒、“紅色公主”李敏隻得和丈夫一起一連幾天都和瞻仰毛主席遺容的群眾一起排隊,來到爸爸的靈堂,向親愛的爸爸做最後的致意和告別……○
(此稿僅供《黨史文苑》專欄紙媒刊用,任何媒介不得以任何形式摘選或轉載。)
責任編輯張榮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