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3〗第十章 把握健康,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JP〗?(1 / 3)

〖JP3〗第十章 把握健康,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JP〗

第一節 健康危機藏在生活方式中

健康的“頭號殺手”

的士,寫字樓,每天8小時以上的工作時間,越來越愛感冒,年過30又開始長起了“青春痘”……其實這一切都是你自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導致的。

與生活方式病有關的數據:

1良好的生活方式使得40歲左右的人的健康程度和20歲左右生活方式不良的年輕人的健康狀況幾乎一樣。

2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證實,人類的健康壽命問題40%在於遺傳和生存的環境條件:其中15%為遺傳因素,10%為社會因素,8%為醫療條件,7%為生活環境和地理氣候條件,而60%需要靠自己努力,去“建設”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

3目前,因生活方式病而死亡的比例在中國達到67%。

4不良的生活方式不僅使患糖尿病、消化性潰瘍、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危險性大大增加,而且45歲以後的死亡率比生活方式健康的人群高出數倍。

5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15年生活方式病將成為人類的頭號殺手。

這一串可怕的數字不得不讓人警醒,趕快留意一下你的生活方式吧!

現代生活方式病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麵:

1由於心理情緒緊張刺激增加、飲食營養結構不合理、環境的汙染、吸煙飲酒的人增多等多方麵的因素,導致心血管病、腦血管病、糖尿病、惡性腫瘤等因果性疾病發病率增高,成為早亡、致殘的重要原因。

2由於現代生活節奏加快,時空觀念、競爭觀念增強,獨生子女及離退休職工增多,生活中緊張刺激增加,心理因素和情緒反應已成為一個重要的致病因素,引起了一些心理情緒反應性疾病如臨考緊張綜合征、離退休生活不適應、情緒性腹瀉等。 

3由於缺乏美容化妝的衛生知識,接觸性皮炎、染發劑過敏性皮炎、戴耳環引起的感染等發病率在女青年中明顯增加。

4現代穿著引起的高跟鞋病、隱形眼鏡角膜炎、太陽眼鏡病等在男女青年中較常見。

5養鳥、養貓、養狗等寵物導致的疾病增多,尤其是狂犬病已在許多地區呈散發性流行。

6吸煙人數大增,已成為肺癌、心腦血管病的重要因素;酒精中毒經常發生。

7在腦力勞動者中間,由於久坐、用眼、用腦、寫字多,常造成腦力疲勞,視力疲乏。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亞健康

你是否曾出現過這樣的情況:無緣無故地頭痛,兩眼發黑,四肢無力,失眠,心緒不寧,心慌意亂,甚至視力模糊,呼吸困難,自我感覺不佳,工作能力下降。但當你去看醫生時,卻檢查不出任何疾患。這說明你已經步入亞健康狀態了。

何謂“亞健康”,專家說:“它是人們表現在身心情感方麵的處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健康低質量狀態及其體驗。”據世界衛生組織一項全球性調查結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僅占5%,經醫生檢查、診斷有病的人也隻占20%,75%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世界衛生組織稱其為“第三狀態”,“第三狀態”處理得當,則身體狀況可轉化;反之,則患病。

引起亞健康的原因不同,表現也各異,引起亞健康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生活方式方麵的疏忽,主要有以下幾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1工作超負荷

亞健康最常見的表現之一就是疲勞。疲勞也是導致亞健康的重要因素,可以說是萬病之源。持續不間斷的長期超負荷工作極易產生疲勞。

疲勞是人們連續工作或學習以後出現的一種活動效率下降的狀態。疲勞其實是一種正常生理反應,是防止機體過勞的警訊,也是機體功能的暫時性障礙。人處於疲勞狀態時,往往感覺渾身乏力、不愛動、不愛講話,並且頭腦發脹、記憶力下降。

2睡眠不足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普遍加快,睡眠不足已成為當今都市人的普遍現象。睡眠不足是導致人體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主要原因之一,對人體危害甚大,切莫等閑視之。

3營養不合理

生命首先在於營養。營養是健康之傘,沒有營養就沒有健康,營養不良或營養過剩就會疾病叢生。生病時不僅要吃藥,而且要加強營養,病再重,隻要吃得下,就有希望;病再輕,吃不下,就麻煩了。

4運動缺乏

在“亞健康”的形成原因當中,首推運動缺乏。眾所周知,生命在於運動,想有健康的身體,就必須經常活動。處在城市的人們,由於體力勞動已經相當有限,因此,平時積極參加體育運動就顯得特別重要且必要。在被問及的亞健康人群中,有近80%的人不愛運動,或者不經常進行運動,有的隻是每周或每月才運動一次,部分人有近10年沒有參加過一次體育運動。而那些經常(每三天至少運動一次)的人群中,幾乎沒有一位朋友平時會感覺身體不適,身體方麵的活力也明顯優於運動缺乏者。

另外,從國內外的部分運動與智力的研究資料中也發現,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人,思維速度明顯優於運動缺乏者。這些資料同時指出,經常運動有利於大腦思維細胞的休息,加快大腦的反應速度。

5亂用藥品

用藥不當不僅會對機體產生一定的副作用,而且還會破壞機體的免疫係統。如稍有感冒,就大量服用抗菌素,不僅會破壞人體腸道的正常菌群,還會使機體產生耐藥性;稍感疲勞,就大量服用陽補品,本想補充營養,但實際是在抱薪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