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遠離疾病,做自己的家庭醫生?(2 / 2)

5內服藥與外用藥應分開放置。外用藥多有刺激性、腐蝕性、毒性,用時拿錯,將造成不良後果。大人用藥與小兒用藥有時濃度和含量不同,它們應分開放置,以免用錯,另外,家中有小孩的應把藥品加鎖保存,以免小孩誤服,發生意外事故。

因人而異選擇用量

一般藥品說明書上藥物劑量是指18~60歲成人的用量。60歲以上老人的用量應為成人量的3/4。兒童用量是按其體重計算,或按其年齡折算的。 

科學用藥

常言道:“是藥三分毒。”但隻要我們科學地掌握服藥時間,就能發揮藥物最大療效,減少藥物毒、副作用。

1清晨空腹服

多為滋補類藥物。如人參、蜂乳等,以利機體迅速吸收和充分利用。

2半空腹服

多為驅蟲藥。如驅蛔靈等,可在兩餐之間服用,便於藥物迅速進入腸道內,以保持較高濃度而發揮作用,又不致刺激胃腸道引起惡心嘔吐,甚至因腸道吸收快而導致中毒。

3早晨服

服用抗結核藥(雷米封)和糖皮質激素(強的鬆)等西藥,早晨7時左右1次頓服,可提高療效並減少副作用之。

4飯時服

多為助消化藥,如多酶片、胃蛋白酶等,飯前片刻服能及時發揮作用。

5飯前服(飯前30~60分鍾)

多為健胃藥、收斂藥、腸道消炎藥、止痛藥。如西米替丁、胃仙U、健胃片等,在飯前服用能提高藥效。對中成藥的丸劑,為了使其較快地通過胃進入腸道,不為食物所阻,也宜在飯前服用。

6飯後服(飯後15~30分鍾)

大部分藥物都可在飯後服,因飯後胃中有食物可減輕藥物的刺激性。如阿斯匹林、保泰鬆、索密痛等均宜飯後服用;四環素類和抗生素藥,飯後服用還可提高藥物利用率。

7定時服

指每間隔一定時間服藥。這類藥物多為吸收快、排泄快的抗菌消炎藥,為了保持人體有一定的藥效濃度,就得每間隔一定時間用藥1次。如抗生素類的藥物、先鋒黴素、四環素、紅黴素等。

8睡前服(睡前15~30分鍾)

多為催眠藥和瀉藥。如安定、魯米那、朱砂安神丸等服用半小時後見效;瀉藥酚酞、雙醋酚酊等,服後8~10小時見效,在次日清晨可望排便。

9必要時服

多為解痙止痛藥。如阿托品、顛茄等在胃痙攣疼痛時服用;心絞痛發作時,速在舌下含化速效硝酸甘油片;頭痛時服用去痛片等,都屬於必要時服用之列。

10糖開水服

驅蟲藥左旋咪唑用糖開水送服可增強藥效。用於治療肺燥、肺虛、腸燥便秘等疾病的中成藥用蜜糖水送服,可提高藥效。

11脂餐服

脂溶性藥物如維生素A、維生素E等在食用油性食物後服用,有利於吸收。

以下是一些需要在空腹或飽腹時服用的常用藥:

1空腹:氨苄青黴素、青黴素G、阿莫西林、紅黴素、利福平、息斯敏、胃舒平、大部分中藥或中成藥等。

2飽腹:青黴素V鉀、阿斯匹林、安定、複方新諾明、磺胺吡啶、環丙沙星、撲爾敏、幫助消化的胃蛋白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