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1+1〗第十二章 健康錦囊,製定受益?一生的健康計劃〖BT)〗(1 / 3)

〖BT(1+1〗第十二章 健康錦囊,製定受益一生的健康計劃〖BT)〗

〖BT(2+1〗第一節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重視嬰幼兒的健康〖BT)〗

掌握嬰幼兒的基本特征

初為人父母,許多人都手足無措,不知道寶寶怎樣才是健康的,也不知道如何讓孩子更健康,其實這些都是建立在對了解嬰幼兒基本特征的基礎上的,所以做父母的一定不要把這個環節給忽視掉。

臍帶是寶寶在胎兒期與母體“溝通”的通道,在寶寶出生後,它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但臍帶未脫落以前還是很重要的,因為臍帶殘端是一個開放的傷口,而且與血管相連,如果處理不當,就會使臍部化膿,病菌就會趁機而入,嚴重時可引起全身感染,導致發生新生兒敗血症。

因此,父母要細心照料寶寶的肚臍,保證肚臍清潔、幹燥。觀察時尤其要注意,若發現寶寶的肚臍濕潤,就要及時處理。如果一周後臍帶還沒有脫落,那就要帶寶寶看醫生了。給寶寶喂奶時可以觀察寶寶吃奶的情況是否正常,有無吐奶的情況。

剛出生的寶寶吐奶也正常,隻要他臉色和情緒都不錯,就不用太擔心。如果寶寶出生後第2周開始,出現每次喂奶時都吐得很厲害,體重也不增加,就應該看醫生了;此外,如果寶寶吐個不停,全身無力,或者又吐又發燒,也一定要立即去醫院。

大多數寶寶在出生後12小時以內開始排出胎糞,顏色為深綠色,是由腸黏膜脫落上皮細胞、羊水及消化液組成的,呈黏糊狀,無臭味。胎糞約3~4天內排完。

如果小兒生後24小時以後不見胎糞排出,應交給醫生檢查,看是否為肛門閉鎖。以後隨著給小孩喂奶,糞便顏色逐漸變淡。一般母乳喂養的寶寶,大便呈黃色或金黃色;人工喂養的寶寶,大便為淡黃色或土灰色;混合喂養的寶寶,大便略為黑褐色。如果寶寶的大便顏色為其他,或者呈水樣、油樣等,就應該去看醫生了。

此外,父母還要注意寶寶大便的變化,如次數的變化、形狀的變化,如果與平時相比有比較大的變化,應該向醫生谘詢。

新生寶寶體內缺水,腎髒發育也不完善,所以,一般尿比較少。他一般要在出生後第一天開始排尿,但如果寶寶出生後48小時還沒有排尿,則應該請醫生檢查。

新生兒的視、聽、味覺、觸覺、發育良好,痛覺、嗅覺(除對母乳外)相對差些。足月兒出生時已具有原始的神經反射如覓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擁抱反射和交叉伸腿反射。

例如,當你用手指或衣物觸及寶寶臉頰或嘴角時,嬰兒會立即把頭轉向碰觸的一側,並張口尋找,這說明他有正常的覓食反射;當你將手指放進嬰兒嘴裏,就會引起吸吮動作,這說明寶寶有正常的吸吮反射。又如,當用強光照寶寶時,他會立即閉上眼睛,說明他對光亮有反應;當身後突然發出響聲時,寶寶會立即睜眼或眨眼,這說明他的聽覺正常。

寶寶們天生就會哭,而且他哭鬧的原因也很多。

寶寶正常時的哭聲比較婉轉,當寶寶哭鬧的時候,父母可以拍拍他,和他說說話;或者是抱著寶寶,將他貼在自己身上,讓他感覺到你心跳的聲音;另外,你還可以把寶寶的手握住,放在他的胸前。這些方法都會使他安靜下來。如果他還不能安靜,父母就要找原因了,看看是餓了,還是尿布濕了。凡是采取了一點“行動”就能使寶寶安靜下來的,這種哭鬧就是正常的。

如果寶寶的哭聲與平時不同,比如說發出的是尖叫般的哭鬧聲,或者一直哭個不停,還不願吃奶,甚至還伴有嘔吐、臉色發青等症狀時,就不要再掉以輕心,而要立刻帶寶寶去醫院。

新生寶寶的頭皮有時會結一層黃色粗糙的垢,它會慢慢消退,對寶寶沒有什麼危害。媽媽可以每天用橄欖油或燒熟冷卻的其他植物油塗在寶寶結垢的地方,一小時以後,用很柔軟的寶寶發刷輕輕地刷,這樣垢會消除得比較快。 

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最關鍵

每天孩子們都會接觸到細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孩子在接觸這些微生物時是否會得病,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的免疫力的強弱。為了孩子免受各種細菌和病毒的傷害,能夠健康茁壯地成長,做父母的就一定要提高孩子的免疫力。